老太太想想觉得丈夫的主意不错,她叹口气:“也只能如此了,胡家倒是很识趣没闹腾。只是悄悄地把他们家孩子接走了,还特别叫人上门说他们家哥儿不懂事,闹出来两家不好看。意思两边都不提了。事情能就此遮盖过去就是好的。”
“只是大妹要在外面受委屈了,按着祖父的意思,横竖京城不少人都知道大妹身子不好,她出家修行的消息慢慢的放出去才不会惹人注意。太医院那边已经安排好了,是王太医帮忙的,他请了太医院相熟的好友,明天我亲自去请他过来给大妹“诊脉”。剩下的事情我来安排吧。我还要赶着回城外的驿站里面,如今我是有官身的,按理不奉召不能擅自进京城。因此来装扮成这个样子回家。祖母保重身体,有什么事情就叫弟弟通知我。我还要去兵部办事呢也不能在家耽搁久了。”王子腾说着站起来要走。老太太看着孙子有些不舍,奈何非常时期也只能嘱咐了些话看着他离开了。就在王子腾刚走没一盏茶的功夫,外面忽然来报:“胡家的胡启忠亲自上门,他说有要紧的事情要见老太太。”
老太太心里一惊,暗想着不是两家有了默契不提这件事了么?他来做什么?本不想见胡启忠,奈何老太太担心事出有变只能道:“请他进来。”
管家请胡启忠到了正堂,没一会老太太被一群丫头婆子簇拥着出来。胡启忠倒是很恭敬地站起来,殷勤的上前问好,老太太见他态度谦和,心放下一半,不熟的两个人没什么客套话,尤其是在出了那样的事情之后,两个人不尴不尬的寒暄几句就进入正题。胡启忠站起来对着老太太深深一躬身:“晚生今天到贵府上不是为别的,实在是天下父母疼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我半生蹉跎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他就是我的命根子,还请老太太准许两家孩子的婚事。”
老太太一听脸上挤出来的微笑都不见了,她盯着胡启忠死死地看了几眼,不敢相信的说:“胡先生说笑了,我家子骞已经许配人家了。再者女儿婚事有她父母做主,我可不能做主。还是等着她父亲和祖父回来再说吧。”
“晚生也知道贵府上的千金那里是我家的犬子能妄想的,只是犬子对着贵府上的千金一往情深,而且晚生很是羡慕老先生和定乾兄的才干,有结交的意思。还请老太太看在两个孩子的份应允吧。有道是冤家宜解不宜结,若是两家能化干戈为玉帛,结成秦晋之好也是双赢的好事。我那个儿子不知深浅,我也不能关他一辈子。我担心哪天孩子跑出来,闹出点事情,府上的脸面也不好看啊。”胡启忠话里有话,拿着王家的声誉开始威胁了。
第39章 胡启忠的“妙计”
胡启忠听见家人的回报说儿子被王家抓住扣起来的时候,他内心竟然有些狂喜,多年之前一步闲棋竟然在关键时候发挥了大作用。他对着一脸着急的妻子说:“你慌什么,他们既然找上门就知道了良人的身份,王家也不是以前的王家了,就算是看在魏王的面子上,他们家也会善待良仁的。你去叫几个有脸面的家人去接了那个逆子回来。若他们家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也不要生气,到底是咱们的儿子不对。”胡妻只有胡良仁一个儿子,十分溺爱,她听着丈夫的话有些不满:“那是他们家的姑娘做出来不要脸的事情,还反咬一口!我才不受那个气呢!叫他们家把孩子亲自送来。”胡妻是胡启忠贫贱时候的结发妻子,小门小户出身,没什么见识。她以前跟着胡启忠着实吃了不少苦,胡启忠虽然对着发妻瞧不上眼,可是碍于以前的情分对妻子还是让三分的。
但是听着妻子越发没体统了,重重的拍下桌子:“胡闹,你还想咱们家不够丢人么!”胡妻不甘示弱的说:“王家靠的也不过是太孙罢了。现在谁都知道江山迟早是魏王殿下的,你是魏王身边的亲信,谁现在惹你也就是惹了未来的首辅大臣。你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他们家还敢不知死活不成!”听着妻子说的不像,胡启忠越发的后悔暗想着贫不择妻果真是如此。那个时候靠着妻子做针线过活,哪里想着选个贤德的姑娘主持中馈。娶妻不贤毁三代啊。
“你知道什么,若不是我教训儿子的时候你在边上护着,良人也不能是现在不成器的样子。”胡启忠黑着脸训斥妻子,亲自叫来去接胡良仁的家人嘱咐半天。胡妻见丈夫生气也不敢再说什么,她依旧是嘀咕着:“你个没良心的,若不是我当初你早就饿死了!哪有现在的风光。如今不过是被妖精们迷住了,我和儿子不好,我们离开你,你叫那些妖精们给你生儿子吧。”对着妻子的埋怨胡启忠充耳不闻,他站起来淡淡的哼一声就走了。
没一会家人接了胡良仁回来了,经历一番波折胡良仁脸色苍白,他虽然也过过贫寒的日子可是从小被母亲捧在手心上,哪里受过一点委屈。忽然被人家抓住,虽然没有被打骂可是那种经历还是大大的刺激了胡良仁。原来外面的世界并不是一帆风顺,美丽姑娘的家人一点也不温柔。
见着儿子没受什么外伤,精神也还好,胡启忠心里稍微放下了点。他咳嗽一声,站在底下的胡良仁浑身哆嗦一下。胡良仁对着父亲还是敬畏的,从小到大,胡良仁最怕的就是父亲。他不管是做了什么总会被父亲挑剔斥责,和母亲的溺爱百依百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前他为了偷懒不读书被父亲狠狠地走揍过。现在他闯了大,王家没打断的他的腿,可是父亲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王家也是大家子,规矩甚严。你却能他们家的大小姐暗通款曲,莫非是他们家的家教都是样子货唬人的吗?”胡启忠心里已经猜测出来事情的因果,多少年前,那个时候自己刚刚进魏王府里谋一个小小的差事,却在无意之间布下一招闲棋。今天怕是那招棋子的功效吧。
“我,他们家虽然治家甚严,可是门房上的人和他们家大姑娘身边的人却帮着我进出方便,其实我也没做出格的事情,只是通了几次信,他们家来京城之后才悄悄地进去看她几次。我知道做错了事情,还请父亲责罚。”胡良仁在父亲跟前总是老实的近乎窝囊。他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经过全都竹筒倒豆子一般倒出来。
原来多年之前胡启忠刚刚考取功名,他正志得意满的在京城的街头上闲逛,暗想着要在魏王身边做出一番事业,重整胡家的门楣。也好光宗耀祖,叫以前那些落井下石的小人看看。谁知他刚在一个茶馆里坐下来,就看见两个人贩子在进行交易。被卖的是一家人,卖家要一家三口都卖出,买家却只要那个女孩子。“谁要这两个老家伙,我不是看小妞子长得不错,也不会拿出三两银子来。我也不占你的便宜。还是三两银子,那两个老的你自己留下。万春园的妈妈叫我物色十二个女孩子,这才是得了一半,我没时间和你磨牙。”听着自己的女儿要被卖进烟花之地,那对夫妻哭的伤心,跪在地上苦苦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