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八阿哥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最近十四忽然一盆热火的贴上来。要说胤禟已经是个人精了,可是还被十四给说服了,竟然到自己跟前说:“其实十四人不坏,他虽然和老四是亲生兄弟,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看着十四也是个能干的。咱们需要帮手,多一个老十四也是好事。”
十四花费这么大力气,原来是为了若曦!那个丫头到底是那里好了?叫十四和十三都这么魂牵梦绕的。“原来是为了这个,其实我哟也主意,既然额娘不想看见若曦嫁给任何一位皇子,干脆等着选秀的时候叫她落选好了。若兰的意思是不想看着她妹妹入宫或者嫁给皇子们,只希望若曦能回家陪着父母,选个能知根知底的婆家。还能时常去照顾父母。”
徽之捏着个栗子,垂着眼皮:“你这个侧福晋是个明白人。她在你身边可还尽心?我心里有的时候也很纠结矛盾。一方面我希望你和□□能和和美美,一生一世一双人,两夫妻好好地生活下去不要有人来打搅你们。可是有的时候我也想,你身边有个温柔细心的人尽心的照顾你,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徽之发现在这个环境里面呆的时间越长,现实和理想就会越发的矛盾。按着徽之的三观,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专一的人,对妻子忠诚,两人相互扶持。但是胤禩身边有个完全依附于他,专心致志的照顾胤禩的人也是个不错的事情。人都是自私的,徽之是胤禩的亲妈,有的时候徽之还是不由自主的歪向儿子。
“额娘是最无私的人,怎么会是自私呢。其实□□也接受了若兰。若兰知道分寸,我也不会特别冷落了她。家和万事兴,做一家之主要公道些。额娘放心。把这个事情交给我办,我保准叫十三和十四都死心。”胤禩对着徽之拍着胸脯保证。
“我的宝宝真的长大了,会帮着额娘分忧了。时间不早你也该回去了,你可是去给你皇阿玛请安了?”徽之伸手拍拍胤禩的脸。心里都是满满的幸福。
“额娘,我不是小孩子了你还叫我宝宝!叫人听见了我的脸往哪里放?”胤禩无奈的抗议着。为什么额娘会给他起这么个无奈的小名啊。
“我这就过去,本来我是想先给皇阿玛请安的,可是太子在里面,我想还是先来额娘这边,省的叫太子见着我不舒服。”胤禩无奈的叹口气,阿芙蓉的事情,不管胤禟有没有被牵连,胤禩决定都要捂起来。太子和他算是成了死敌,以后还是远着些好。
“你也不想看见太子吧。这个话额娘想了好几天,你不管心里如何,以后再人前,尤其在皇上跟前买,还是不要把对太子的厌恶露出来。毕竟他是君你是臣,他是皇上亲立,亲自教养三十几年的太子!你这会露出来厌恶之色,甚至要和他分庭抗礼,皇上的心里怎么想?大家怎么看?你这不成了无君无父了?”徽之心疼的看着儿子:“若是太子是个聪明人他一定会明白你和他一样都是被算计了。你对他示好,太子就该知道你没恨他,太子就会接下来你递上来的橄榄枝。”
“若是太子是个糊涂人,就认为一切都是我的苦肉计,我们母子联手坑他呢?”胤禩郁闷的摊摊手。
“世界上哪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不要怕困难,总能有解决的方法。额娘给你推荐个人,肯定能把这件事办好。”徽之一笑,在胤禩的耳边低声的说了些什么。
康熙带着大队人马从塞外回到了京城,这个时候正是京城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徽之站在景仁宫的院子里抬头看着一队队南飞的大雁。
“娘娘,八福晋给娘娘请安来了。”徽之转眼一看,□□带着弘晟被一群丫头婆子簇拥进来。□□未语先笑,对着徽之利落的请个安:“给额娘道喜。额娘大喜!”
徽之知道□□说的是下个月徽之册封贵妃的大典。“什么喜不喜的,都是皇上恩典。你这会进来正好,我正想着弘晟呢。”徽之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抱着弘晟掂了掂分量:“几天不见又长了好些。”
“额娘还不知道吗?皇上下旨,要重查旧案,听着爷说就是为了给当年的事情翻案的。这下额娘再也不用为了以前的事情受那些小人的气了。”□□一脸的兴奋。可是看见徽之并没一点高兴地颜色,□□立刻担心的问:“额娘,你怎么了?这是皇上的恩典,为了以前的那件事,额娘和八爷受了别人多少的气。一样的皇子就是八爷被人拿着以前的事情说嘴。更不用说额娘——”
“我没有不高兴,只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人都不在了,再翻出来有什么意思呢。你家里一切可好?”徽之转开话题,问□□家里的情景。
听着徽之提起来家里的事情,□□露出个得意的笑容:“额娘的主意太妙了,我请了安王府上几个积年的老嬷嬷,整天围着若曦给她教规矩——”□□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明显,她拿着手绢捂着嘴咯咯笑起来:“真是一场好戏呢!”
徽之想象下若曦被人围着教规矩,简直是五个容嬷嬷围着她折腾,举手投足,连着眼睛眨巴几次都要用规矩量着,就算是若曦是小燕子转世,再开外挂也没有逃出生天的道理。“她现在怎么样了,还是那样闹腾不成?”从现代社会穿来的,很容易变成个激进的民主先行者。嘴里嚷嚷着蔑视一切规矩,依仗着别人的疼爱和容忍搅乱一切。
徽之本来不想再理会若曦这个穿越者的。不过现在的形势,她也只能先从若曦的身上下手了。□□是她嫡亲的儿媳妇,徽之很清楚自己该站在谁的一边,家里有这么个姑奶奶,算起来还是客人,想必平日里□□也很是头疼。趁着机会给她一点教训,告诉她那些私自,没礼貌,矫情在这里行不通。
“她刚开始可是了不得,简直能扯旗造反呢。开始和嬷嬷们顶嘴,要和她们辩论大道理。嬷嬷们开始还想说服她,谁知竟然是鸡同鸭讲,若曦这个孩子也不知道是哪里学来的道理,简直是大逆不道!嬷嬷们想着和她说人话既然不懂,就不用废话了。就直接给她点罪受,若曦岂能是乖乖挨罚的人,竟然要和嬷嬷们动手。我按着额娘的吩咐,叫来若兰和她好好地说了。若兰倒是个知道道理懂事的,说她妹子以前被惯坏了,很是该学规矩收性子了。这样下去别是出去给父母祖宗丢人,就是进宫待选也叫人悬心,宫里是什么地方,相差踏错一步,别说是若曦挨打,被撂牌子出来,若是皇上申斥了她们父亲,岂不是害了马尔泰一族人?他们一族的姑娘将来可怎么说亲事呢?因此若兰正发愁着如何规劝妹子,我提出来叫安王府上的嬷嬷来教导她规矩,若兰欢喜的什么似得。对着我千恩万谢的,还说清嬷嬷严格些别手下留情。我趁机和她说,叫她看紧了若曦,把她身边的银子和值钱的东西都收了,别若曦一着急,自己跑了。现在不用我说话,她被自己的姐姐和嬷嬷们看的结实着呢。我还特别知会了家里上下的人,要看着若曦不,她敢踏出二门一步就要他们的皮!”□□口齿伶俐,一大篇子话说下来,这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