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额娘带我去夺嫡[清穿](425)+番外

康熙没想到这个时候明月还没走呢,想着是徽之的而家人好容易进宫一次,自然是有许多的话要说的。康熙淡淡的说:“皇贵妃很是想念家人,岳母闲着可以时常进来看看。阿布鼐的身体如何了,听说阿布鼐这些日子在家忙着编纂治河的经验。这是个好事情,他需要什么只管上折子。”

早有小太监扶着明月起来,明月谢了康熙,也不敢坐下来,小七过来给明月请安,慌得她忙着拉着小七,这边正寒暄着,康熙就在徽之上手坐下来的,随意的扫视下殿内。外面廊子底下放着不少的新鲜的水果康熙就知道是明月惦记着徽之的喜好送来。

这殿内除了一株桃花,还有些精致的锦缎等物,忽然康熙的眼光落在春儿身后的一个丫头身上。康熙一瞬间竟然有些恍惚起来——这个丫头长得太像徽之了!

这边明月拉着小七正说话,忽然眼角扫到了康熙这边,明月心里紧张起来,忙着说:“皇上恩典,今天能见着娘娘也放心了。时候不早了,也该告辞出宫了。还希望娘娘保重身体。家里一切安好不要挂念。”

徽之也发现了康熙的异样,她对着康熙笑道:“皇上一来,我额娘便要走了。”康熙才收回了眼神,若无其事的对着明月说:“横竖还有见面的日子,岳母年事渐高,有些事情可以叫小辈们代劳就是了。你也不用拘泥规矩,每个月可以叫母家进宫请安。”徽之谢了皇帝,赏赐了礼物给明月,方氏和春儿,叫人带着她们出去了。

等着殿内安静下来,徽之看了一眼小七,发现女儿正在外面看花呢,她端了一杯茶过来给,刚要说话就听见康熙说:“刚才跟着你妹妹进来的那个奴婢,真的把朕给吓一跳!猛地看上去和你竟然与几分相像!”

徽之愣了下,才想去来个和韩姨娘神似的女孩,顾杏儿确实标致,难怪康熙会注意到她。徽之一笑:“皇上是夸奖臣妾呢,还是眼馋了?那个是我妹妹特特给方承观物色来的丫头。怎么皇上喜欢?我去和妹妹说,拿着个丫头换来如何?”徽之说的咬牙切齿,酸溜溜的。康熙则是得意的笑起来:“你个醋坛子,朕不过是随口夸个丫头。方承观是朕的臣子,哪有主君夺臣下的姬妾的?听着你的意思好像不待见方承观纳妾啊!”

“我是气我自己!真是瞎了眼了,当初我就该拦着这门婚事!”徽之对着康熙抱怨起来,这个环境如此,徽之越发的不指望的方承观成为个二十四孝的好丈夫。但是不管如何春儿都是和他一起冲流放之地出来的,也算是患难夫妻了。可是方承观呢,对着春儿,虽然春儿不说,可是徽之明白方承观对她不贴心。要知道是这样,就同意他们的婚事了。

康熙却是不在意的笑道:“方承观如今也是个一品大员,家里几个妾室也不算是过分。你妹子还没说什么,你倒是先出来义愤填膺的。”康熙和徽之说笑着。

康熙和徽之说了一会,就到了晚膳的时候,康熙对着徽之说:“你这边不少的新鲜菜蔬,朕就留下用膳。”

“臣妾早就叫人预备去了,选的都是皇上喜欢的菜蔬。其实和宫里温泉庄子上的出来的新鲜菜还是差点,可是到底是我额娘和嫂子的心意。皇上也尝尝,算是她们没白费心思。”说着外面早就安排好了桌椅,做好的晚膳也端上来。徽之服侍着康熙洗手,拿着毛巾仔细的把皇帝每个指头都擦干爽。

康熙忽然满足的长叹一声:“若是今后日日能如此,守着你,胤禩也长大了没能独当一面,儿孙满堂,朕也就满足了。”徽之抬眼正对上康熙深不见底的一双眼,她的心里忽然动下:“皇上说这话的语气好像是自己七老八十一样。皇上一点也不显老,今后还要皇上主持大局呢。说起来孩子虽然长大了,可是还缺少历练啊。”

康熙却是认真的对着徽之说:“朕是心累了,真的老了!”康熙的话音刚落就见着个太监站在门口,似乎有话要说的样子。徽之先看见了问:“什么事情?”

“方才惠妃娘娘宫里的管事太监回话说,魏贵人这几天神思不畅,身体困倦,今天一早上就欲呕恶心,情了太医诊脉是确定了喜脉。”那个太监还想说些恭喜的话,可是发现徽之脸色不怎么高兴,也不敢说了。

徽之似笑非笑的对着康熙福身:“恭喜皇上,方才皇上还疑神疑鬼的说自己老了!看看,皇上龙马精神,怎么能说老了。知道了,你对着惠妃说这是好事,请她好好地照顾魏贵人。我明天去看看她。”

本来魏贵人怀孕的事情在宫里也不算是特别的喜事,康熙的孩子多了,放再以前康熙只说个知道了,就过去了。但是这次,康熙倒是对着魏贵人有身孕的事情很高兴,特别赏给了魏贵人些东西,多派了几个嬷嬷。徽之自然是顺着康熙的意思,特别加了点东西,孩叫魏贵人挪出来惠妃的宫里,住到比较宽敞的长春宫去。

作者有话要说:老康又要作妖了!

☆、第195章 三观崩坏1

日子还是这样一天天的过去,转过年去胤禩整天跟在康熙身边学习政务,康熙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放心,日日都要提点着。可是慢慢的康熙发现胤禩实在是个聪明的学生,一点就透,一学就会,还能举一反三。最难能可贵的是胤禩虽然聪慧,可是一点没骄傲自满,更不会不会自作主张,张扬跋扈,胤禩反而是更加看重康熙的意见。每件要紧的事情都要先听康熙的意见。皇帝的话胤禩都放在心上。

康熙越发的满意,时常在大臣面前夸奖胤禩。那些大臣们看着康熙这个架势,心里都明白了,原来这个储位还是落在了八爷的身上。

徽之可算是明白了什么叫母凭子贵了。一向是很安静的景仁宫竟然变的热闹起来。不是宫妃们过来请安奉承,就是命妇们想办法来在徽之跟前露脸说话,拉关系。

尽管知道那些笑脸都不是出于真心,可是徽之还要沉住气和她们周旋应酬。日子不咸不淡,德妃倒是安静的叫人害怕。自从那天康熙下旨圈禁了德妃,永和宫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一夜之间大家好像都忘记了还有个永和宫的存在,还有个德妃的存在。

听着“服侍”德妃的太监和嬷嬷过来回话,德妃并没预想的哭哭啼啼,也没疯疯癫癫的口出怨言,甚至是恶毒的诅咒徽之。德妃那天晚上的疯狂就像是昙花一现,现在德妃可以一天天的不说话。那些服侍她的奴才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她都没什么反应。她现在就成了个会喘气,会吃东西喝水的活死人。

德妃如此安静,徽之的心里却是有点发毛了。德妃能甘心认输,等着引颈就戮吗?或者德妃真的是觉得没了希望,干脆是放弃了?徽之心里嘀咕,逸云和青萍看出来徽之的嘀咕,不由得全解徽之放宽心:“大概是德妃觉得没了希望,她现在虽然被圈禁起来可是外面的风声还是能听见些的。皇上这样器重八阿哥,德妃就该明白她妄想的事情没指望了。而且十四看起来根本不管德妃的死活。这个儿子真是白养了,德妃那样宠溺他,可是出事了他比谁都撇清的快。听说这些日子十四整天跟在八阿哥后边,竟然比九爷和十爷还要勤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