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影视同人)飞跃大明宫之皇后奋斗记(319)+番外

李恪明白皇帝不会真的把长孙无忌给一捋到底,也不会对自己彻底放心,因此李恪也就很识时务的闭上嘴不说话了。皇帝看看佳芝和阿狸的话说的差不多了,笑呵呵的过去:“这里潮湿的很,娘子仔细身体,你如今不同以往,总该注意些。你们明天就能出去,好好地休养几天,朕再召见你们说话。”说着皇帝带着佳芝要走。

“还请圣人和娘子留步。”李恪忽然叫住了皇帝和皇后,佳芝转身看见李恪又跪在地上了,“多谢娘子照顾臣的几个犬子,娘子体恤臣子,叫李恪不胜感激。”听着李恪给自己唱赞歌,佳芝觉得李恪的情商也不低么。她不过是吩咐对李恪几个儿子照顾些,人家倒是领情了,把自己夸奖的和长孙皇后一样了。“吴国公不需如此,都是一家的子侄,照顾是应该的。夫人也该到长安了,现在府上狭窄些,国公又是孝顺人。不如把太妃接到大内,萱晖殿就是圣人为了诸位太妃们修建的。太妃过去见着故人,说话解闷也方便。”杨氏就这样成了人质,双保险!

李恪只能谢恩,他心里真的要泪牛满面了。皇帝和皇后还真有夫妻相,一样的狡诈!李恪心里冷嗖嗖的好像被冬天的北风吹的干净的地面,他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奏疏,举过头顶:“真是臣自省悔罪奏疏,还请陛下御览。”

王福生上前把奏疏接过去,皇帝和皇后在众人的拥簇下走了。等着脚步声远去,阿狸从地上起来,看着还跪在地上的李恪:“你还跪着做什么?今天还没跪过瘾么?放心圣人看见你的血书也不会真的和你为难的。”阿狸说伸胳膊要把李恪拉起来。

李恪瞪一眼阿狸,忽然明白了什么:“你小子是不是知道点风声?”早上起来就梳妆打扮,跟新媳妇出嫁似地。

“小心!你怎么了?”李恪起来的猛了,眼前一黑差点又摔倒。阿狸反应快,赶紧把他扶住,产搀李恪坐下来。“你们去端一杯热水来!快些。”阿狸叫着狱卒拿热水,一边从篮子里面翻出来一小块黑兮兮的东西。“热水来了,郎君慢用。”那个狱卒对阿狸和李恪客气的叫人蛋疼。

阿狸把那个小黑块放进水里,很快的小黑块融化了,“喝一点,是糖水。你在奏疏上说了什么?”阿狸不死心的打听消息。

李恪端着水碗,冷冷的飞过去个眼刀子:“干卿何事?!”

阿狸:……算我没说。不是关心你么?

…………………………

长孙无忌黑着脸进了后院,一进来就看见好些东西摆在廊下。“这是谁送来的东西?”阿狸被扔到幽州,李恪全身而退,自己在皇帝面前留下个坏印象,还把皇后给得罪了。长孙无忌心里不顺序,正想找人撒气。

“叔父安好,是侄女回来了。”阿狸的妻子,长孙氏来了。她跟着长孙夫人出来,给多日不见的叔父请安。

是四娘啊。你今天怎么来了?长孙无忌打量着侄女身上的装扮和脸上的气色,长孙氏穿戴的倒是比当初在家更好了,头上的首饰都是上等东西,身上的料子什么的都是极好的。侄女的脸色也还好,江南的水汽和景色,长孙氏养出来更加细腻的肌肤,脸上也不见被虐待和责难的神色。长孙无忌的心稍微放下来,王家还算是知趣,可是他更愿意王家和他翻脸,至少也不要这样装着不知道阿狸吃官司和自己有着莫大关系。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的口气变得焦躁起来:“你的丈夫还在牢里,你来做什么?”

“夫君,四娘这是好心来看妾身。她在南边,多长时间没过来了?不是四娘的夫君已经没事了,他还被圣人点了做幽州刺史的。若是这样,咱们和四娘又不知道何时能见了。”长孙夫人对着丈夫的话表示不满。

“你不要放在心上,你叔父最厌恶的就是人家说情”。长孙夫人拉着长孙氏:“咱们进去坐叫他一个人生气去!倔脾气的老头!”

“侄女请求叔叔婶婶收留!”长孙氏忽然对着长孙无忌夫妇跪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双十二大放送哦,亲!就拍下来吧亲!别忘了给好评哦亲,要花花。

你们还想看阿狸和李恪的无责任番外咩?要的话留言啊!撒花啊!

☆、犯太岁 无奈何

“这是怎么回事?你方才不是说婆家对你很好么?!”长孙夫人吃惊的看着侄女,忙着对长孙无忌说:“王家也太欺负人了,四娘哪里不好了?为他们家生儿育女,对着公婆很是孝顺。我要去和王家的夫人说理去。”唐朝对于离婚看的不是很重,可是长孙氏和王氏都是大家族,若是传出来长孙家的女孩子被人休了,以后长孙氏一族还有脸面在长安城立足么?更要紧的是长孙氏新一代的女孩子慢慢的长大了,在节骨眼上闹出来王家和长孙家和离的消息,会影响他们家的女孩子的未来的。别的不说,皇后的娘家还是很有名头的。那些跟风的人若是趁机起哄,怎么办?

长孙无忌听着侄女的话,心里一堵,好像一团乱麻塞进去,吞不进去吐不出来。皇帝有点看着自己碍眼了,莫非是皇后在皇帝的耳边吹了风?她暗示王家逼着四娘自请下堂,难道是圣人要对着自己下手了?或者王家前几天的宽厚隐忍都是假象,他们早就恨死了自己,看着皇帝站在他们一边,因此就有恃无恐的露出来真面目。长孙无忌的脑子里冒出来无数的想法。

“咳咳,你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如何总说些儿戏之言?咱们先进去慢慢的说。”长孙无忌复杂的看看长孙氏,对着夫人使眼色,叫她把仆人全遣出去。

“是啊,四娘起来吧。你是长孙家的女儿,若是在娘家受了委屈只管说。小夫妻之间没什么要成这个样子的。”长孙夫人拉着侄女跟着长孙无忌进了屋子,她对着贴身的心腹侍婢丢去一个眼色,那侍婢带着下人都出去了。

花费了一盏茶的功夫,长孙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柳氏在阿狸被带走的时候担心的要死,但是听说阿狸是在南边做刺史,经办李恪谋反案子被牵连进去的,她等着阿狸被抓走了,虽然急得要死,可是她还能撑得住,进去问了长孙氏是怎么回事。

长孙氏自从上次在船上和阿狸言语不和,心里憋着一股气。刚到了长安几天,长孙氏和阿狸都忙着各自的事情,因此他们在江南结下的心结一直没说开,忽然听见阿狸被抓走了,还牵连进了李恪的谋反官司里面。长孙氏自然是担心的,但是一种你看如何,叫我说中的感觉也油然而生。柳氏进来问她阿狸到底是怎么和李恪的案件掺在一起的时候,长孙氏的言语之间倒是不见多少的着急,反而叫柳氏觉得儿媳妇好像很高兴似地。

就是现在的婆婆也要生气了,何况是唐朝的便准贵妇人柳氏呢。“长孙氏,阿狸是你的丈夫,你丈夫如今背上了谋反的罪名,你却是毫无担忧之色。若是全家流放,你难道以为自己会留在长安城么?”柳氏终于对着儿媳妇发飙了。在她看来阿狸当然是最好的,若不是佳芝反复的嘱咐她不要对着长孙氏为难,也不要把儿子媳妇紧紧地攥在眼前。柳氏早就要对着长孙氏的一些作为表示不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