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影视同人)飞跃大明宫之皇后奋斗记(82)+番外

要是孝顺的孩子不能得到奖赏,这个世界岂不是没了天理了?皇帝安慰了一番小儿子,叫身边的内侍总管亲自把稚奴送回去:“晋王身体不好,你用朕的步辇把晋王送回去,告诉娘子,只说是朕的旨意,晋王身体还没痊愈,不准有人来打搅晋王修养。要是谁有什么话,就叫他来和朕说。”内侍总管躬身领命而去。

皇帝送走了心爱的小儿子,他又陷入了沉默,因为皇帝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青雀竟然在骗自己。

和皇帝猜想的一样,送稚奴回去的内侍回来说晋王在回去的路上真的遇见了魏王的侍卫,他们是奉命来请晋王过去说话的。好在是有皇帝的话,魏王身边的侍卫只能讪讪的离开了。皇帝被这个消息刺激一下,重重的把手上的杯子扔在案子上。

杯子没有放稳当,咕噜噜的滚下去,一个纤细的手捡起那个杯子,转身悄悄地出去了。正在皇帝想着如何能自圆其说,把稚奴推上太子的位子的时候,一个娇媚的声音响起来:“陛下请用茶。”武才人奉上一杯新茶,站在一边看着皇帝。

最近武媚娘很是郁闷,晋王对自己似乎没什么好感,皇帝对自己也不是独宠,武媚娘的处境有点尴尬,她预想的事情没发生,自己在嫔妃里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侍寝的次数不少,可惜一点消息都没有。有的时候武媚娘甚至想着自己不求什么虚幻的富贵了,只要能生了一个儿子有了傍身的本钱也好啊。

正在武才人对前路彷徨的时候,李承乾的事情叫她又看见了一线生机。自己若是帮着晋王登上太子之位,他岂不是欠了自己一个大大的人情,人都是讲感情的,现在晋王的心里留下个好印象,如何不愁以后的富贵呢?

李二凤忽然心血来潮对着武才人漫不经心的说:“你看魏王和晋王谁更好呢?”

“当然是晋王更堪当大任!”想也没想,武才人脱口而出。她根本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生出来多少事端。

作者有话要说:拼命地双更,可惜木有长评,留言也少的可怜。~~~~(>_<)~~~~ 好桑心啊!打滚求安慰。不过感谢两位亲亲的地雷,想想还是更新了。

明天还要更新么?摸下巴望天中

☆、无赖李二凤

现场直播两仪殿皇帝自杀现场,李二凤陛下一进了两仪殿,就看见岑文本和刘洎一班子魏王拥护者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班子晋王拥护者已经是泾渭分明,整整齐齐的站在那里了。太子也是国本,是储君,这个年头医疗条件太差,皇帝又是个珍稀品种,很容易出事。因此有一个能够随时承担重任的太子是全国一等大事。因此两班人马对着速立太子达成一致共识。可惜的是对于谁该做太子两边人马产生了分歧。

岑文本认为长幼有序,晋王年幼没有经验,相比起来魏王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成功的把前任太子逼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建树颇多,是个能够随时上岗的好太子人选。这些理由被拿着冠冕堂皇的话讲出来,真是花团锦簇啊。长孙无忌那边则是坚持皇帝首先要是个好人,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晋王年纪小自然没有那样多的建树,但是晋王仁厚,具备了做皇帝的首要条件。

正在两边争执不下的时候,李二凤转向了一边的魏征,这个乡巴佬以前总是有滔滔不绝的话等着朕,动不动的就是皇帝应该节俭巴拉巴拉,皇帝应该爱惜民力巴拉巴拉,皇帝应该好色如好德巴拉巴拉。谁知今天魏征怎么安静了?对了他支持谁呢?

李二凤点名魏征发言,一来是皇帝好奇话唠魏征如何变了哑巴,二来是李二凤实在是好奇魏征心中的太子人选会是谁。魏征被皇帝点名发言,他也不急着表示什么,只是上前对着皇帝恭敬地说:“李承乾谋反,固然是太子身边的人不能劝谏,太子也不能检讨自过失的缘故。但是陛下不教而诛,乱了君臣分际也有责任。陛下溺爱魏王和晋王,许魏王不去封地,整个王府的花费远远超过了太子的东宫,还亲临魏王的府邸,赦免延康坊的赋税和死罪。这些恩宠远在太子之上。太子时时刻刻担心恐惧也是陛下考虑不周全的缘故。如今陛下若是里魏王为太子,还请陛下先把庶人承乾的亲王待遇全都撤掉,叫晋王立刻离开京城,去并州再也不要回来。”

李二凤听见魏征的话差点眼前一黑昏过去,这个死老头,这不是专门戳朕的肺管子呢。其实皇帝嘴讨厌的就是听见别人把承乾被废掉的原因推到自己身上,自己花费了心血,好容易教育出来个太子容易么?想想以前只出征的时候,太子监国,父子两个感情那样好。可是谁知道到了后来就变了呢,出事情之后皇帝也曾经在半夜三更扪心自问,承乾在黔州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听说整天郁郁不乐,眼看着头发都白了。若不是自己太偏心青雀叫承乾有了想法,他也不会走上今天的路。

皇帝能这样想,但是大臣们不能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今天魏征一番话先是捅伤了皇帝的小心肝,接着抛出来的震撼弹更叫李二凤哭出来了,他发现自己好像真的走错了路,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了。魏王羽翼渐丰,又占着年长的优势,自己以前还把青雀的声望抬得高高的,这一会要是忽然转向,可不是要在朝廷里面引起动乱么?自己的头上已经为了承乾的事情落上个不教而诛的名声,若是青雀再闹起来,自己的老脸怎么办啊!

底下的大臣全看着皇帝低下头去不吭声了,长孙无忌这个时候心里松了一口气,暗想还是魏征这个倔老头有办法,能够一上来就毫不留情面的直接戳了皇帝的痛处。看样子陛下是动摇了,这是不是代表着晋王能有希望呢。正想着只见晋王悄悄地进来,长孙无忌一看见自己外甥那副憔悴的样子,心里暗自叫好,以前还以为稚奴过于单纯迂腐了,长在皇帝身边没经历过风雨险恶的。谁知现在看来稚奴还是个可教之才。

长孙舅舅对着自己的外甥使眼色,失意稚奴过来,刚才在殿门口稚奴就听见魏征的话,他很清楚魏征讲话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存在感缩到最小。因此晋王一声不吭把刚才的话全都听见了,趁着皇帝低头的时候,稚奴才悄悄地蹭进来。

一接受到长孙无忌的眼神,稚奴就悄悄地过来,长孙上下打量下自己的小外甥,几天下来一向是软乎乎的好脾气晋王忽然变得成熟起来。长孙无忌在晋王的耳边低声的说:“大王若是想要保自己一家富贵平安,就快点向圣人乞就藩。”

稚奴看一眼长孙无忌,立刻跪到耶耶的面前,恭敬地说:“儿请圣人准了郑国公的谏言,准许儿去并州为父皇驻守祖先兴起之地。”

李二凤听见稚奴的声音抬起头,眼泪汪汪的也不看稚奴,却是哀怨无比的看着魏征。半天皇帝才幽幽的挤出来一句:“朕不能叫稚奴离开。”听见皇帝这话,长孙无忌内心的大石头算是落地了。魏征这个时候还是不放松,他步步紧逼的对着皇帝拱手:“还请陛下准许晋王的请求,叫晋王尽快的离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