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130)+番外

夏仲芳丰盈处被含住了,只觉一股酥麻涌向全身,一时颤动着,半推半就道:“王爷,府间事多,却不能尽是缠绵。且喆哥儿还要找我呢!”

“唔!”沈子斋不理夏仲芳,又含又吮又吸的,直撩拨得夏仲芳全身软下来,这才松开她道:“好了,你去吧!”

“王爷,你这个磨人的男妖精!”夏仲芳学着沈子斋的口吻嗔了一句,一时起身整衣裳,准备出房。

沈子斋却又拉住她,在她唇间一吻,耳语道:“晚间喂奶,本王再好好地……”后面的话,却是低不可闻。

夏仲芳俏脸赤红,推了沈子斋一把,终是出了房。

至晚,夏仲芳过来喂奶时,虽没有真正如何,到底还是缠绵了好一番,沈子斋虽感不足,也知道现□内余毒未清,不能太过。

不上几天,王家却有消息传过来,说是王瑜生病了,韦清眉请人侧算了一番,道是王瑜今年不宜论婚事,若论了,损寿元云云。王星辉因递折子上禀,要求拖后婚事。景宗皇帝转头批示,准他们延后一年再办婚事。

沈子斋和夏仲芳听得消息,都大喜过望。

王家要拖婚事,太子一下就知道,王家其实是不准备和太子府结亲了,一时哼道:“不识抬举!”

皇帝年事已高,本太子只要不犯错,自能登位,到时你们只怕就……

季鸣春和陈轩听闻太子府再次和齐王府对上,却感觉有利四王爷,一时喝酒庆贺,陈轩笑道:“齐王不过一个皇孙,却敢和太子对抗,真是不自量力啊!”

季鸣春道:“陈兄瞧着,太子和齐王什么时候会真正撕破面皮,两败俱伤?”

陈轩道:“应该差不多了,到时,我们推波助澜一下,更是热闹。”

值此时刻,苏家却准备将苏玉叶许配人,正在择夫婿。

夏仲芳听得苏玉叶要许人,和沈玉仙道:“王爷当时悔婚,确实是得罪了苏家,不知道苏家准备将叶娘许配给谁?”

沈玉仙和苏玉叶关系一向好,虽沈子斋悔婚,沈玉仙还时不时令人去看望苏玉叶的,倒知道一些消息,因道:“听闻有几家求亲,现下究竟要选哪一家,还得淑妃娘娘作主。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淑妃娘娘考量的,自是哪一家对苏家最有利,就选那一家。”

夏仲芳听得苏玉叶的婚姻还是为家族谋利的,不由暗叹气,作为贵女,也是身不由已的。她叹完气,倒是眼睛一亮,转头道:“若这样,咱们也鼓动韦家去求亲。”

沈玉仙一听,这才想起来,韦清耳虽在边关,但韦家其它人却在京城,一时也道:“果然,若是韦家和苏家结了亲,叶娘又成咱们亲戚了。苏家自然也和齐王府缚到一起,又多一条助力,且咱们一样和淑妃娘娘有了连结。”

夏仲芳也认同沈玉仙的话。

韦清眉到齐王府时,夏仲芳就将此事告诉了她,问道:“舅舅家,还没成亲的,有哪几个?看看哪个堪配叶娘的,自然要让他去求亲。”

韦清眉先前住在齐王府时,和苏玉叶也多有接触,一样颇喜欢苏玉叶,闻言道:“叶娘是一个不错的,若能求娶为韦家妇,是韦家福气。只是韦家在京城的 子弟中,只怕没一个能让叶娘瞧得上的。真要配得上叶娘的,就是你舅舅大儿子韦天泽了。只他随父在边关,也不知道定亲了没有?且待我写信去问。”

韦清眉写的信还没送出去,就收到韦清耳的信了,原来他听闻京城形势,早几个月已是派韦天泽领了一队私兵上京,不日将到京城的。在信中,他又拜托韦清眉给韦天泽寻一门合适的婚事,说是在边关,婚事耽搁了。

看完信,韦清眉却是喜出望外,韦天泽领私兵上京,自是来护卫王家和齐王府的。这些私兵,一定是千挑万选的精兵了。

太子也听闻韦天泽领兵上京的事,却准备参韦清耳一本,说他让其子私调兵马上京,图谋不轨。

苏淑妃知道太子将参韦清耳,忙令戴公公出宫,密报给沈子斋知晓,让沈子斋通知韦天泽,作好应变之策。

☆、第92章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府谋士田安墨听闻韦天泽上京,忙求见太子。

太子身边,有几位得力的谋士,田安墨是其中一位。

见田安墨来了,太子忙令他坐下说话。

田安墨谢过太子赐座,这才道:“韦清耳闲搁了那么多年,好容易掌兵,自会谨慎行事,万不会令其子带兵上京的,此举,只怕是要引太子殿下参他一本,过后他自辩,再让皇上更加不喜太子殿下的。”

太子悚然而惊道:“亏得田师爷提醒,本太子差点中计。”

田安墨看定太子道:“太子殿下,现齐王联手王家韦家,四王爷又步步进逼,皇上那儿,倒是隔山观虎斗,似乎……”

太子负手看窗外,有瞬间,恨怨无比。他自十五岁起,便封了太子,至今年,已经四十五岁,太子这个位置,他坐了整整三十年,却一直没有坐稳。为何呢?还不是皇上偏心,一直偏向老三那一房。

景宗皇帝当年想立三子沈永泰为太子,百官却坚持要立现下的太子沈永昌为太子,最后,太后和皇后甚至也联了百官,一起站到沈永昌那一头。景宗皇帝逼于无奈,只好立了沈永昌为太子,封沈永泰为王爷。此后,景宗皇帝便一直不喜太子。

太子也担心,景宗皇帝年老糊涂,临死会变卦,废了他这个太子,改立四王爷为太子,或是立沈子斋为皇太孙。现形势逼人,他却是坐立不安。

田安墨沉静地看太子,待太子转过头,便道:“太子殿下与其这样日日煎熬着,何不……”

太子心中一跳,好半晌道:“皇上虽有春秋了,但这两年看着又健朗,若是突然出事,只怕百官要怀疑。”

田安墨道:“许多老人家看着健朗,突然跌一跤,或是受了寒,不上几日就去了。”

太子脸色变了变,胸口再次猛跳,看定田安墨道:“只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田安墨应道:“有七八分就能行事了。太子正是这样优柔寡断,才会一直受制,以太子之尊,却要顾忌着一位病弱的齐王,顾忌一位不在京城的四王爷。”

太子负在身后的双手,已是交握起来,握得紧紧的,心下挣扎着,作着斗争。

若是逼宫成功,便不须日日担惊受怕了。

好一歇,太子立定身子,沉声道:“且好好布置,不能有丝毫的错失。”

另一头,苏淑妃听闻太子不准备参韦清耳了,倒是一愣,接着笑了,“好,他这是想从根源着手,不准备费精力去锄那些枝叶了。”

韦天泽却是七天后到京城的,果然没有带什么兵马,只带了三百名家丁。

王星辉见到韦天泽身边的家丁时,倒是一愣,这哪儿是什么家丁了?分明是三百名精挑细选的精兵。但只有三百名,数量不多,太子若真是参了一本,却真要闹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