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妻本是同林鸟(239)

凭什么那两个老不死的能在县城过那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好日子,她却要龟缩在乡下?

何壮可是自己肚子里生出来的,就是孝顺,也该在自己身边孝顺。

可是今天何壮的一番话,才让赵春花知道,自己在这个儿子面前,实在是什么都不算,他早就看出来了,这火是自己点着的,而且,儿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清清楚楚。

这还是自己那个小时候憨厚的儿子吗?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了。

赵春花想拿捏自己这个儿子,可是她知道,现在已经不成了,儿子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

而且,以前的赵春花无非是仗着是何壮的亲娘,所以才有恃无恐,可是何壮说的律法的事儿,尽管张家的丈夫死了,可是并不是因为被休或者和离,那么她的身份就是张家的未亡人。

既然是张家的人,那么她就该在张家过日子。

可是,要回到张家,让那个继子养活自己?

不不不,这绝对不行,她怎么能够再会张家呢?可是毕竟当初她是改嫁了的。

赵春花听了何壮的话,哭着说道:“我不就是想去京城吗?这难道也不可以?我去了京城,你也不用还养着我了!”

“做 人不能没有良心,你自己不养儿女,舅舅们替你养了,你却这样回报舅舅们的,呵呵,真是可笑,你去京城,难道靠的是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用别人的银子,过 着安逸的生活,更不用说,你本身就是个麻烦,所以,我现在明明白白的跟你说,给我好好的在这乡下呆着,我还能供着你吃喝不愁,如果再有这样的事儿发生,那 么我可不管你是不是我的亲娘,你以后就靠自己养活自己吧。别拿是我亲娘的事情说事儿,你到外面去打听打听,我即使不养活你,别人也只会说是你的不是,再 说,如果我怕别人说什么,而不敢做什么,那我也不用这么辛辛苦苦的赚钱养家了!”

何壮把话已经跟赵春花说明白了,而且更是多派了几个人好好的‘照顾’赵春花,免得又不小心走水了。

他对自己这个娘,已经仁至义尽,如果她真的再不管不顾的作下去,那么他的耐性也会消失殆尽。

他是个男人,有这些麻烦还说不上什么,可是妹妹那边是当人家媳妇的,真要是赵春花去了京城,那么最难做人的是自己的妹妹,就是为了自己的妹妹,他也不用允许赵春花去京城的。

再者,舅舅对自己有恩,他不能做这忘恩负义的事情,把麻烦都留给舅舅他们。

那样,他也不配做人了!何壮自己又写了一封信,给京城那边送去了,虽然不见面,可是和京城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他过年后就要成亲了,也希望舅舅家能回来人,参加自己的婚事。

☆、第183章 祭祖

何莲也自然知道了自家那个娘做的事情了。没想到为了到京城来,连放火的事儿都敢干的出来。

何莲对赵琪说道:“不成,这次见到外祖父,我一定要把这个事儿说说。”

如果不是有外祖父那边的指望,她娘也定然不会这么闹腾,可是自己的外祖父却站在自己那个娘身边,好像以前做的事儿都忘了一样。

赵琪说道:“我看祖父听了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他祖父是个什么性子,他心里清楚,原来都恨得要把自己的女儿都出族了,可是现在还不是这样?

“只要二叔那边不松口,姑母是不会被送过来的。”

依赵琪的看法,祖父和这个姑母兼丈母娘,都是瞎折腾,他们也不想想,这府里当家作主的是谁,难道真的以为拿着孝道,就能让二叔乖乖的听话吗?

如果这是这样,二叔也不会十来年的功夫,就坐上了三品的京官。

“我还是说说吧。”她实在是觉得受不住了,自己那个娘做的这些龌蹉事儿,她想一想,都觉得没有脸见人。

所以从庄子上回到府上,何莲见到外祖父,就把她哥跟她讲的,自己娘做了什么事儿,告诉了老赵头。

老赵头听了不敢相信,说道:“莲儿,你娘现在已经够可怜了,你不能因为不想她过来京城,就说这种谎话吧,她一个人,怎么敢放火烧房子呢?”

何莲听了,真是郁闷的不行,她总算是明白自己丈夫的话了,外祖父这样的,就只听自己喜欢听的,不听那些自己不喜欢听的。

何莲说道:“那个是我娘,如果她真的没有做这个事儿,我当女儿的会胡乱诬陷她?祖父您要是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了。”

何莲本来还想跟自己这位外祖父说道说道,不过想着赵琪的话,跟他说了也是白说,反正事情她已经告诉了,如果外祖父还是那么的偏执,她也就无法了。

就像赵琪说的那样,这个家里当家作主的不是外祖父,如果是外祖父当家作主,那么早早的就把她那个娘给接过来了,还用这么折腾?

只是外祖父的话,怎么听着那么难听呢?好像自己这当儿女的,就见不到父母好一样,还随便诬赖了。

小年的时候,各衙门也都没有什么事儿了,只是剩下轮值的人分别去衙门里看着,到了腊月二十九的时候,那就是彻底的封印,连轮值的人也没有了。

官印都封起来了,还用得着当值的吗?

六部又不像是五城兵马司的,就是大过年的,也得有人值班,不然,这过年的治安怎么办?

赵水生从小年后,也就只有一天去轮值,基本上算是歇下来了。

赵家的人都已经全部在京城里了,虽然张芸儿还在管家,不过实在是各府里送年礼的太多,有的还是人家的夫人亲自过来了,李梨花忙着招待这些夫人们,都忙得不亦乐乎。

更何况,他们也还要给别人也送年礼,想温家和刘家,都是李梨花亲自过去送的,刘夫人和温夫人都是他们的长辈,只派个下人过去,也太失礼了。

就这样,忙叨叨的,一直到二十八,李梨花才算是松了口气。

以前在外地,也没有这么忙的,现在回到了京城,忙了不止一倍。

加上赵水生还是皇子们的先生,这些皇子们的外家,也是变相的代替各位皇子和生母给这个先生送了礼。

好在皇子们是不需要回礼的,倒是省了不少事儿。

二十九的时候,家里的下人们都喜气洋洋,因为这一天,就要发月钱,和新衣服。

今年因为二夫人发话了,所以除了多了一份月钱外,还另外多出一套衣服。

更有那些当管事的,除了这些,还能每家分到半扇猪肉,另外点心等等。

家里有了这些,就是过年也过的过去。

更不用说,主子身边的心腹下人,更是赏银多多,分到的东西也多。

知春两口子自然不用说,猪肉除外,另外还给了十来斤的鹿肉等稀罕物。

鹿肉可是个好东西,一般人还买不着呢。

下人们也是轮值当差,李梨花在这方面也不苛刻,给大家轮番过年的时间,只要把手头的差事做好了,主子身边不缺人了,可以按照顺序去轮值或者回家。

上一篇: 穿越之野人纪 下一篇: 豪门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