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狐妖传奇之封三娘(3)

那姑娘目不斜视,不理睬他,脚步不停,月牙长裙拖曳,径自绕过范成走了。

范成观望她的背影,仪态纤纤,如神仙一般的人物,正揉着眼睛想要想细瞧,那已不见芳踪。

正思想间,又一火红身影从后而至,一见到范成横眉道:“别挡了本姑娘的去路。”

范成见她年纪尚轻,穿着胭脂色交叠襟长裳,腰间围着牙色玉带,悬挂一桃木剑,手里执着一方铜镜,铜镜周围雕画着奇怪图案。

“你望着我作什么,”那姑娘挑眉,俯身问,“你可见到一个白衣女子经过?”

“姑娘是人?”

“废话,”女子蹲在他身边打量他问,“看来你见过那只狐妖,正好,她往哪里去了?”

范成犹豫片刻,指着方才那白衣女子离去的方向,这抹胭脂色身影便头也不回地朝着小径追去,留下一句话言道:“你至亲之中有一位贵气之人,好生照看他。”

不待范成再细瞧,此女也一如先前那人一般一溜烟地迅速消失在拐角处。

普陀山最东端青鼓垒山,有一妙处所在,山上有一洞,常人不得近,此洞名为“梵音洞”。梵音洞地势险峻,又终年被云雾缭绕,山下人看不见山上情形,又有采药人云,曾经看见穿着白衣的仙人出入,故山下的凡夫俗子又对此洞敬畏了几分。

有好事虔诚者意欲攀援此峰,入内拜见神仙,但无奈岩壁滑不溜手,因此作罢。

却说那胭脂色装束女子名唤红玉,因拜了崂山道士为师,学得一身捉妖本事,身手矫健法力高强不在话下,但因年纪尚轻,经验尚浅,也颇费了功夫,蹭破了手腕和衣裳,才好不容易爬到了洞前平地,略作休整之后,起身观望四周,也不免为这里的奇妙景象所叹服。

面前有一道石桥通往天门处,天门由不知名的玉石铸成,上书“天门清梵”四个娟秀大字,入了此门之后,由着两道青蒨的白杨夹道,过到一洞府门前,这便是闻名遐迩的梵音洞府所在。

红玉摸索入内,但见七彩琉璃顶,珍珠玛瑙铺成的地面,还有道边摆放的水晶雕花灯,两侧偶见的五色玲珑长石凳,无比流光溢彩,闻所未闻,见过未见。

又绕过一道拐口,红玉闻见了一阵幽兰清香,迈开脚步向那清香所在追去,但见一抹裙裾隐没在下一个拐角处,红玉又立即跟上,到了尽头再作打算的时候,但觉脚底一空,自己身子便迅速落了下去。但见下方寒光闪闪,红玉灵机一动,拿出桃木剑横举着,幸而这小洞越来越狭小,红玉借助桃木剑卡在半空。

额头一滴汗落下,落在了下方幽黑的液体中,瞬间便“呲”地一声冒出一小股青烟。红玉内心一惊,拿出青铜馃子丢了下去,只消片刻,那青铜馃子便迅速地被液体融化。

“妖孽,快放我出去!”红玉仰头呵斥道。

“你是谁?”上方那人问。

“崂山子虚道人门下第一降魔弟子红玉!”

“崂山的人......你为何要闯我修行圣地?”

“封三娘,你为了修成人形杀了宁波府三百男子,我红玉立志为天下人除妖降魔,有你这等妖物危害人间,我自然要出手阻止。”

上面的人略作沉默,继而淡淡道:“那些男子皆是忘恩负义之徒,留在世上也是祸害,与其如此,不如为我所用,有何不可?”

“休要狡辩,”红玉道,“妖孽杀人即是错,先前师傅还道你有最有灵性,对你指点一二更让你寻觅到了这等好去处,哪知道你心怀鬼胎,用旁门左道之法吸取男子精血助你修成人形,今日好不容易找到你,我是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随你。”上面的人一语过后拂袖而去,留下红玉一人在生死关头挣扎。

十一醒来之后发觉自己身处一陌生房间,紫檀木床榻上的雕花精美,画着不知名的图腾。

四周摆设皆是华贵非常,令人目不暇接。十一系出名门,但也未曾见过如此奢华的景象,待要下榻的时候,却见外头列了一队婢女,为首的样貌端庄,微笑恭敬道:“贵客醒了,请贵客梳洗。”

“请问这里是何处?”十一揉着脑袋问。

“此处是普陀山一修行道场,”那人答,“姑娘和姑娘的母亲为三小姐所救,见姑娘昏迷不醒,三小姐便带了姑娘回来休息,不知道姑娘此刻可还好了些?”

“是好多了,”十一总算想起了那对赤目,便问道,“不知道你家三小姐何处,她是我的恩人,我想去和母亲一同谢她。”

“三小姐不喜欢有人打扰她,只怕姑娘是见不到她的了。”那女子摇头道,“如果姑娘收拾好了便告诉我们一声,我们也好及时安排姑娘下山。”

十一听罢点头,心里想道,依那日海上所见,她口中的三小姐应该不是寻常人,此处离普陀山最近,是哪位神仙道家也说不定,今日我为她所救,是她的大恩大德。只是她既为仙家,自然是不屑与我等凡人为伍,今日离去,也不知道何时再能相见了。

这番想罢,又重重叹了一口气,颇为惋惜。

一番梳洗完毕,重出了房门,七拐八拐地出了洞府,但见母亲尤氏已经在天门处等候。母女见面分外感慨,母女二人执手相望。

“贵客下山只用这吊篮滑行到对面即可。”女子说罢转身便欲回。

“姐姐且慢,”十一喊道,见她转身便将腰间玉玦置放在她掌心,目光楚楚道,“我知道此去一别应然是再无相见之期了,这是我家传宝玉,希望姐姐交给恩人,她要也罢,不要便丢了,无论如何算是一个纪念。”

“好。”女子应道。

十一见她应了,便点头随着母亲上了吊篮,滑行到对面山峰之时再回头望,却早不见这仙府所在。

“那玉玦原本是留给你将来成亲所用,你怎么......”尤氏欲言又止。

“母亲,救命之恩,岂能是这一块玉玦能相报的。”

作者有话要说:修了大纲,与之前的很不相同,不过往后就不变了,嗯,就这样。

☆、普济惊魂

十一与母亲尤氏别了普陀洞府,下山时候见到一处寺院,名为“普济禅寺”,十一遂与尤氏叩门入住,里面有一眉清目秀的小僧迎之,他见到十一眼前一亮,分外殷勤。尤氏不觉不妥,但十一见这小僧一双眼睛一直若有似无地盯着自己,心中警觉,待小僧离开之后迅速拉着尤氏道:“母亲,我觉得这寺庙有古怪。”

“哪里有古怪?”

“其一,我们进来便只有一个小僧,并未见到其他僧侣。其二,这个小僧年纪轻轻,头上又没有戒疤,身上衣着布料像是苏州缎子,精贵非常,他一个修行之人住在深山内,怎么会用这般华贵的布料?”

“普陀名山所在,大庙里的僧侣用的东西也是非同一般的。”尤氏铺好床铺,回过头对着十一道,“倒是先前救我们的那个姑娘,你觉得她如何?”

上一篇: 九月花满庭 下一篇: 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