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几日,看你就憔悴了这么多,难道是想着谁家姑娘了?”贾环过去,伸手就去抽他手里的书。
刷拉!
书是抽到手了,图劲也蔫儿哒哒的趴到了桌子上也不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了?”贾环过去看他,发现他还是一脸的木然,但眼睛已经有些灵动了,想来并无大碍。
“我说三爷,您这样看得我心疼啊!”贾环笑嘻嘻的把背在身上的画筒子解了下来放到图劲面前,“许是你看看这个心情就好了呢?”
图劲看了一眼,似乎有些嫌弃。但再看贾环那笑意盈盈的,像是他是真的拿了什么灵丹妙药好宝贝似的,心里也有些好奇,便伸手打开了画筒子,从里面抽出一副卷好的绣品来。
那绣品拿出来一展开,正如夜明珠于暗室之中大放光彩一般,就让图劲眼前一亮,整个人都闪亮亮了。
果然是个好宝贝!
这绣品绣的奔马好。
这绣品的针脚也好。
背面也是奔马,不过是倒过来的,却是一幅双面绣!
再看尺寸,足有一人高,这绣娘可须绣得多久才能绣出这么一副来?!
贾环哪里敢说,他央求晴雯绣这个,那也是绣了小三个月的,其余的东西不过月余那是因着它们都小,衣裳也不需要绣大片大片的花儿啊朵儿的,只是这奔马不同,必须越大越看着有孝心不是?
贾环道:“这是我家里的一个绣娘绣出来的,她绣了许久,熬得眼睛都红了,三爷,您瞧着……这万寿节的时候这幅奔马可配得给万岁爷做贺礼?”
“做得做得!何止是做得!”图劲哈哈大笑,抚掌安心道:“环哥儿啊,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啊!”
却原来,图劲这几日备受委屈,贾环也是知道的,更是听他诉苦过。
现如今也不需要什么诉苦了,还有什么苦呢?靖和帝若是能把坐山观虎斗的那点子快活略略收了,别让不想夺嫡的人被殃及池鱼,那就没有什么苦不苦的了——图劲叹息一声,道:“你放心,我不贪你的。”
贾环却摇头:“我只求别贪我这绣娘的就好,我就无所谓了。”
第101章 一百零一
一百零一
万寿节当天,果然,图劲把那奔马图送了上去,靖和帝见了奔马图顿时豪气万千,早就忘了自己已然是上了春秋之人,更觉得这个三儿子还真是懂得他的心思,一时间甚至忘了自己曾经对这个三儿子的态度有如何的不当回事儿了,喜得直接拿了个好差事来犒劳图劲。
因图劲一直是“太-子党”,所以太子倒是不觉得如何,还想着图劲能得到父皇青眼是总算开窍了,算是他的助力,更觉得图劲可以用得,是个能委以重任的好弟弟了。
而二皇子却因此而气得七窍生烟却不能也不敢声张,只恨恨地看着图劲。
靖和帝不觉得如何。他用皇位让底下几个儿子打得头破血流是他的事情,而他的儿子做得不得他的心意就不行,所以大儿子与二儿子争斗得由暗转明又由明转暗这种事他倒是清楚得很,更是清楚老三也因为两个儿子争斗被卷得里外不是人,可是这与他又有何干呢?
当皇帝的,对儿子也须得算计着来,否则这些小狼崽子长大了,翅膀硬了,谁会被架空?
没做过那个位置,没尝过那个权力的时候,人都还好,可是一旦碰了权力,那味道就变了。便是皇帝,也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儿子。
不过这一次因图劲献上了奔马图,还是绣品,皇上高兴,一口气赏了许多。
皇后也高兴,拿了绣品仔细看了看,笑道:“陛下,这可不是宫里的手艺,也不知是谁做的,还是双面绣,这还有些江南水乡的意思呢!”
图劲忙道:“母后慧眼。这是儿子眼见了有人在绣,就开口跟那家主人讨要,最后用了点儿宝贝换来的,那绣奔马图的绣娘其实也并非绣娘,而是落难的一位大户人家的丫鬟,现如今儿子出手帮了她,这才得了这绣品。”
皇后来了兴致:“还有这等奇闻异事?你快讲来。”
图劲就把晴雯的事情说了,只说这晴雯虽然是个丫鬟身子却偏生了个小姐性子,见不得奴才欺主的事情,也见不得做丫鬟的笼络少爷,这才让人赶出了府门,却正是病重的时候出府的,也是买断了一生,没有自家,只有个姑舅哥哥,却不是个正经人,便想要去自杀,却给主人家的另一个少爷碰见了带回去,这方才有心报恩,绣了这奔马图。
这么一说,倒是把晴雯给抬高了许多似的——实则晴雯脾气本来就大,又是个不服输的性子,会被撵出来也不是在意料之外的事情,只是比起她来,该被撵的又何止是一个两个?
但是轮到皇帝跟皇后听了,却觉得这姑娘是个义女,知恩图报,又深恨那些污糟事情,显然是个好姑娘啊!
“父皇、母后,你道这救人的小少爷是谁?”图劲卖了个关子。
“你可别卖关子了,就说吧!”靖和帝被他逗笑了,摆了摆手,让他说下去。
图劲道:“这小少爷便是贾代善之孙,荣国府的庶出儿子贾环,那小丫头则是贾宝玉屋里的丫鬟,只因那丫鬟平日里总跟屋里的有着另个心思的丫鬟对上,不是骂就是训,若是比她更得脸的,她也要刺一刺。”
这话说起来就有好多意思了,不过皇帝与皇后先对晴雯的印象好,这也就会往好了去想,便笑道:“果然是个有心的好丫头,何苦跟一群夯货计较呢?”
皇后想了想便降了道懿旨,把晴雯脱了奴籍不说,又赐回给了贾府,做了贾政的女儿,还记在王氏名下做了嫡女,又赐给她一副珍珠头面,说是这丫头针线上的功夫实在是好,赏她的。
靖和帝也觉得好,还赐了个小丫头给她做丫鬟。
说是做丫鬟,其实一则教导她,二则是为了记下那些乐子传回来给帝后解闷儿罢了。说白了,在皇帝眼里,贾府也就沦落成解闷儿的角色罢了。
甄家想动,甄太贵妃还在,与太后虽然是分庭抗礼,却有太上皇护着,靖和帝不敢动甄家,可与甄家关系好的贾家却不一样啊!贾家,要什么没什么了,唯独也就解闷儿用了才好。
万寿节之后,贾环领了懿旨,带着他新上任的姐姐晴雯,一路颠儿着就进了贾府。
出门时,晴雯就一件袄子,穿着贴身的衣衫,钗环首饰都给卸了下去,要什么没什么凄凄惨惨的就这么一路走出城去寻死;回来时,晴雯大包小裹,带了个皇帝赐下来的丫鬟,戴着皇后赐的珍珠头面,身上穿着水红色的攒花褙子,里面是雨过天青的对襟罗袍,下面系着绛色马面裙,却是绣着一套的芙蓉纹,整个人看着光彩照人的,与之前的丫鬟装扮简直判若两人。
这晴雯进了贾府,贾环先送她去见了老太太,说是帝后喜欢她的针线才赐回来做义女的。贾母只得叹了一声,心下明白,这晴雯的针线,以后是只能送进宫里了,便是宝玉要用,也是没可能了,便赐了一对儿錾金嵌珍珠的镯子给晴雯,让她去见贾政与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