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在赚到钱之后,简平终于受不了身上的麻布衣服,给全家都换上了纯棉的衣服。
也是这个时候,简平才发现,抄书赚的那几两银子是真不怎么算多。
麻布一匹不过一两半,棉布一匹居然要五两。要不是简平的脸皮还没厚到给自己一个人穿好的,让全家人继续吃苦,简平差点就不想买了。
想想也是,像是简家村这种地方,有种蓖麻的,却没怎么见到种棉花的。所以纯棉的布料价格贵一些,也就在所难免了。
不过,和那些动辄几十两上百两的绸缎丝绸什么的,还是没办法比的。不过现在简平的收入,也不支持他奢望那些东西。
所以除去从白唤空那边得到的暂时不能随意花的五千两银子之外,之前简平还以为很好赚的银子,其实真的不多。
给家里人一人买了一匹棉布之后,简平的存款已经宣告为零了。而且,还是在那五千两里挪用了五十两的结果。
穷,简平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到底有多穷。
钱这东西,就算是到了古代,也还是不经花啊。不过,想来距离大笔银钱入账的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简平看着自家的院子,眼中的不满又多了几分。现在自己一个人住一个房间,那自然是没什么。
等以后和田文结契,基本上还是要住在简家的。就算不住在简家,恐怕这边的房子也是要盖新的了。
毕竟,下面的弟弟也要长大了,而简家的第三代也在慢慢的长大,总不能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更何况,简平可是很向往那种能纯享受的大宅院的。
而自己的初步梦想,可就要看这次玉米的收获了。
第50章
很快,七天的时间过去了。简家地里的玉米开始丰收,是真正意义上的丰收。
在简家人虽然很激动,但硬是被全村人的激动对比反衬的显得冷静的情况之下,简家地里的玉米开始收了。
而村里的人居然有很多,因为等不及直接动手帮忙。于是,在简平都没想到的情况之下,简家十亩的玉米地,一天就被收完了。
等村长等人在简平同意的情况之下,拿了称称完地里的收益之后,所有简家村的人都惊呆了。
亩产八百斤,相比于之前村里最好的吴大爷家亩产三百斤的成绩相比,多了将近三倍的产量,这是什么概念啊!
这就是简家十三口人,今年交完税之后就算什么都不干也绝对不会挨饿的概念啊。
甚至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卖掉一部分贴补家用的概念啊。
一时间,整个简家村的人,眼睛都红了。更快的,是所有人有意无意的往村长家里转悠的事情。
简平家的玉米产量这么高,现在在所有人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种子的缘故。
而现在新粮刚下来,正是换种子的好时机。如果时间耽误的再久一些,恐怕就换不到他们手里了。
本来这种事情,应该是直接找简平去说才对。可是简平的秀才身份,也不是放着好看的。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平日里简平为村里做的事情不少,但众人对简平产生的,却是敬畏之心多一些,亲切感反而没有敬畏之心多。
年轻人是因为本能的觉得简平是老大,而年长的人因为简平的身份还有之前展现出来的东西也不敢强硬的逼迫简平什么。
说实话,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毕竟摸着良心说,简平并没有对村里人做什么。就算是曾经算是出言恐吓过的田钱氏,也不能说简平真的对她们家做过什么。
可是,畏惧感就是充斥在每个人的心头。
也许,是所有人都想要遗忘的,在几个月之前,简平手里拎着一把滴血的大刀,还有地上躺着的五个山匪的事情早已经深深的在所有人心目中都扎了一根尖刺。
只不过后来简平没有再做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凶残的事情,所以众人本能的想要遗忘掉那个画面吧。
不过,简家村的年轻人看得更加明白。恐怕村里的那些长辈们不敢直接去找简平,也是因为简平攥着他们家里赚钱的命根子吧。
军营收菜的事情,基本上每天都能给那六十多户人家提供十文钱以上的收益。要知道就算那些人家的壮劳力去县城里当苦力,累死累活的情况之下,每天的收益恐怕也就十几文钱吧。
而现在,就坐在家里收收菜,十几文钱就能弄到手。最关键的是还不耽误家里任务事情,就算小孩子也能做好这件事儿。
更关键的是,看起来这还是一个长期的买卖。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没人会想要去惹恼简平,然后失去自己赚钱的机会。
威逼利诱,而且还是无形之中的威逼利诱。一下子,让简家村所有人都本能的畏惧着简平。
不过如此一来,简良才是真的痛并快乐着。快乐的是也看到了简家今年的收成,也想到了种子的问题。
痛的是,全村的人都将这个压力堆到了自己身上。简良才蹲在地上狠狠的吸了一口旱烟,然后狠狠的抹了一把脸。
为了村子的人明年能过个好日子,自己这张老脸也只能豁出去了。
很快,简良才在全村人希翼的目光之中,去了简平家。
“平小子在家吗?”简良才站在简家外面喊了一声,心里也是无奈。别人都是小辈去看望长辈,而自己这个长辈倒是三天两头来‘看望’简平这个小辈。
还是自愿的!
很快,简家的大门就被从里面打开了。过来开门的人是还没到简良才大腿的栓子。“太爷爷,大伯在呢。”
简良才看着说话做事儿越发有气度,越发不像一个屁孩子的栓子,在心里再次感叹一声。简家出了一个简平,看起来真的是要鸡犬升天的意思了。
以前的栓子最多也就只能算是乖巧,而现在,身上居然隐隐有点书生的气度了。
现在整个简家村,谁家不知,谁人不晓,简平家上到简大柱下到栓子,可都在读书识字呢。
甚至就连简家的女人,都跟着天天读书识字。虽然有很多眼红的人在背后说酸话,但说到底,还不都是在羡慕嫉妒嘛。
“好好,栓子乖啊。”简良才心里感慨,却是一点都没耽误他进门。在栓子的小脑袋上轻轻的拍了拍,就跟着笑眯眯的小孩向着后院走去。
简家的院子,现在被塞的满满的。十亩地八千斤的玉米收获,还有上千斤的还没彻底晒干的豆子,将简家本来还算宽敞的前院,现在衬托的很是狭小。
饶是到了这个年纪的简良才,看着这满院子的粮食,都有点忍不住眼红。而现在,简家除了简平之外的所有人,都搬着小凳子坐在玉米山旁边在撕玉米。
玉米这种东西,和小麦还有水稻比起来,就麻烦了许多。种植的时候麻烦,收获的时候也麻烦。
光是这些摘回来的玉米棒子,就先要撕开叶子然后编成一串串挂好晾干。不是不可以直接弄成光玉米棒子在地上晒干,只不过那样一来恐怕地方就真的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