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意千宠(261)+番外

这过程反复重复,暧昧的声响不绝于耳。

她快被他弄得疯狂了。

气息凝重时,他放缓了动作。

她搂紧他,脚趾都蜷缩了起来,“裴师虞……你……”你又忍着,又耍坏!腹诽着,却没说出。

“怎样?”他笑得坏坏的,吻了吻她的额头,“你求我。”

她才不。低下头去,双唇落在他胸膛,恣意吮着咬着撩拨着他。

他呼吸急促起来,动作加大幅度,又将她的脸托起来,“阿浔。”唤着她的名字,焦灼索吻。

她回应着他的吻,语声模糊:“一起。”

一起攀上顶峰,步上云端。

**

翌日,夫妻两个去了什刹海的别院。晚间乘坐船只,去水面上散心。

船上散放着几个香炉,散发出的香气含着淡淡草药味道。夏日蚊虫多,这香便是用来驱赶蚊虫的。

这条船专属裴奕,船舱俱是玻璃窗,里面角角落落都放着冰,凉爽惬意。

两个人一起做了清蒸蟹、香辣虾、油炸小黄鱼。

裴奕由着叶浔吃虾和鱼,只是不让她多吃螃蟹。螃蟹性寒,他还想着让她再添个孩子呢。

叶浔则是想等庭昀大一些再怀胎,不想让女儿重复庭旭的经历——到时他一定又要让两个孩子离她越远越好。眼下两个孩子就整日黏着他,到了那时候,肯定要把她晾到一边儿去。她才不肯。只是这些明面上的事,她自来由着他,阳奉阴违还是不难的。

两人边吃边谈,她不时给他斟一杯酒,过了五杯,唤人进来把酒壶酒杯拿走。便是酒量再好,在他伤病痊愈如初之前,她都不允许他多喝。

裴奕无所谓。有酒量不代表他嗜酒,又深知她的约束都是为了他好。

叶浔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的夜景。

上一次到这里的水面,距今已几年之久。

岁月无声消逝间,身边这男子容颜依旧,风华不减,待她一如当初。

在她是柳阁老最疼爱的外孙女的时候,他不曾对她有畏惧逢迎;在他建功立业打下最稳固的根基的时候,他不曾对她生出半分轻慢。

在他眼里心头,她只是她,从来与其他无关。

所以,不论是前世的错过,还是今世的相守,他都是她最值得珍惜、信任的男子。

夜色深了。

裴奕起身遣了在船上服侍的人,携了她的手,转入船舱里间,“明日一早,一起看日出。”

“好啊。”她欣然点头。

歇下之后,他欺身过来。

她抬手阻止,“不行。夏日炎热,你不能放纵。”

“……”裴奕蹙眉看着她,“你给我一刀算了。”帮他调理是好事,可调理到这一板一眼的程度,就是他没法子忍受的了。

“但是医书上都是这么说的。”她一本正经地对他说,“你自己就深谙医理……”

“所以,我的情形我自己说了算。”

他打断她的话,以吻封唇,勾动一船风月。

☆、第132章

太夫人带着庭旭、庭昀去护国寺住了十多日。

两个孩子竟也不吵不闹,一点儿想念父母想回家的意思都没有。

两个小家伙如此,叶浔和裴奕却绷不住了。尤其裴奕,难得留在家中,自然是希望一家人聚在一起。由此,亲自去了护国寺一趟,接祖孙三个回府。

叶浔自然是喜闻乐见,孩子一回到家中,就亲自下厨,犒劳两个小馋猫陪着祖母斋戒的功劳。

庭旭对衣食起居没什么讲究,最爱吃母亲做的饭菜,每到这时候便多吃点儿,平日里厨房做的饭菜没那么鲜美,也能将就。

两岁的庭昀却正相反,挑剔得很,恨不得每顿饭都要吃到母亲亲手做的。这次在护国寺,全赖那里的素斋是远近闻名的好吃,才勉强让她忍下了抱怨。这一回到家,自然是围着母亲打转儿,数着自己爱吃的饭菜:“鱼,娘亲,我要吃鱼、炸虾。嗯……还有、还有狮子头。”

庭旭笑得星眸眯了起来,“妹妹爱吃鱼虾,和娘亲一样。”

“是啊。”叶浔先捏了捏女儿的小脸儿,“都记下了,你不说也会给你做。”又问儿子,“旭哥儿想吃什么?蟹黄包还是文思豆腐?”

庭旭挣扎了一小会儿,“文思豆腐。”他喜欢吃蟹黄包的过程,却更享受看娘亲将豆腐切成细丝的经过——爹爹和祖母都说过,那样的刀功,不是轻易能练就。

庭昀却道:“都要。”

叶浔开怀地笑起来,“好,两样都做,祖母也爱吃。”

午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饭。太夫人和裴奕、叶浔看着两个孩子大快朵颐,笑意藏也藏不住。

今日两只猫反应迟钝了,饭后才颠颠儿地跑了过来,看着丫鬟收拾碗筷直起急,很有默契地跑到庭旭跟前,可怜巴巴地叫着。

庭旭伸手端了剩下的小半盘油焖大虾,跳下座椅,对两只猫招手,“来,跟我去外间。娘亲特地给多做了一份,别急,少不了你们的。”和叶浔一个样子,总把两只猫当成小孩儿。

两只猫翘着尾巴,跟着庭旭去了外间。

庭昀怎么会错过这种热闹,溜下椅子,小跑着向外,“哥哥等我!”

余下三人一面喝茶一面说话。

裴奕和太夫人商量:“等到秋日,就让庭旭跟着李海学拳脚吧?功课还是让阿浔教。”

叶浔很有些意外。这么早?才四周岁多一点儿的孩子。

太夫人想也没想就摇头,“旭哥儿年纪还太小,过一两年再说这件事吧。”

裴奕略显困惑地望着太夫人,“我刚满四岁就开始学拳脚功夫的。”

太夫人抿了抿嘴,瞥了儿子一眼——别的事稀里糊涂,这件事他倒是记得清楚。啜了口茶,她索性不讲道理了:“旭哥儿跟你那会儿是一回事么?晚一两年再学也不迟。还那么小,磕着碰着怎么办?”

“怎么就不是一回事了?”裴奕语带笑意,“您又不是不知道,学功夫就要趁早,早一年学起,早一年学成。娘,您可不能偏心啊。”

太夫人哪里不知道他说的在理,可是……她是真舍不得啊。儿子是一定要习文练武帮她挑起家业的,孙儿就不用再和他一样了吧?毕竟已经打下了根基。她为难地看向儿媳。

叶浔看看裴奕,又看看太夫人,也是踌躇不已。裴奕说的在理,太夫人说的却是她的心声——她又何尝舍得儿子这么早就开始摔摔打打。

她想也不需急在这一时,起身去给太夫人续了一杯茶,“娘也别急,慢慢商量。”语声未落,便听到了在外间的庭昀稚嫩声音:

“哥哥,爹爹说什么呢?”

庭旭语气透着点儿兴奋:“在说过一阵让我习武呢。”

“我知道这个。”庭昀问出自己不解之处,“爹爹刚才说祖母偏心。”

“好像……是吧?”庭旭分析着方才听到的一番话,“爹爹满四周岁就学武,我已经过了四周岁——比爹爹晚,祖母还不想同意。”

上一篇: 未来之亲传弟子 下一篇: 意千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