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调开当然能调开,我回去就把他们俩分开坐,不过你们在家里可得管着点儿,可不能这样了。颜颜本来就是留级的孩子,现在刚开学功课都很简单,她明明都会的,她就是懒,不想写。”
贺成:……好吧。
放学回来赶紧训一顿,俩都训一顿,颜颜不许再懒,卷卷也不许再给姐姐写作业,这种忙不能帮。
以前写作业,贺成还敢走开去做别的,也就是留意看一下,现在干脆坐旁边看着,堤防姐弟两个互相抄作业。
主要是防止颜颜抄弟弟的作业。
贺成渐渐发现,卷卷,好像不用他教,该会的都会。这年代老师也不要求家长签字,做完了作业,贺成就给他们检查一下,留级的颜颜好像进步了一点,好歹不至于啥都不会拖后腿了,而卷卷,作业都完成得挺好,除了老师反映上课表现不咋样,其他的都还行。
贺成虽然宣称退休,姜雅倒也不至于把家务全丢给他。她炒股投资也不是天天忙,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听广播、看报纸,了解经济形势和政策风向,炒股没那么简单,需要随时掌握股市行情。家里收拾打扫、洗衣服、接孩子这些家务活,主要都是贺成的,抽空他还养了一只狗,就最普通的土狗,还有一只猫,最普通的三花猫。
姜雅做的家务主要在厨房,喜欢弄点儿吃的喝的。等俩孩子放了学,夫妻俩就一个监督孩子写作业,一个做晚饭。
晚饭贺成炖了羊肉汤,连骨带肉炖了一大锅,提前跟姜老大和宋士侠说不用做饭了,晚上他们从大棚干活回来,贺成就端了一锅羊肉汤、拿了几个烧饼过去,连香菜和葱丝都是切好的。
宋士侠盛了一碗羊肉汤,汤里大片的羊肉和粉条,上边撒着一层切碎的青蒜苗,再放点儿香菜进去,看着都香。
宋士侠笑眯眯说道:“大成这样也好,你看我们现在,经常都能吃上现成的了。”
姜老大鼻子里哼了一声:“没出息的货,死懒不动!”
宋士侠说:“你管人家呢,他前几年应该挣着钱了,家里日子过得去就行,人家又没吃你挣的。”
姜老大:“这叫不思进取!他们现在不愁吃喝,孩子大了怎么办?俩孩子大了要花钱的,那是一个钱两个钱吗,爹娘不济,他们做爹娘的不努力,将来孩子要吃苦、要埋怨的。尤其卷卷一个男孩子,娶媳妇成家不用钱吗?我这个年纪,我还干活挣钱呢,他一个大男人整天呆在家里,烧锅洗碗带孩子,像什么话!”
宋士侠:“你怎么不说你闺女懒,你看你闺女懒的,动不动还往外边跑,说是去永城玩几天,她啥也不管,大成不干能行吗,家里总得有人管,一家四口吃喝拉撒,就够大成忙的了。”
姜老大:“你那个闺女,你也不管管她,女人家没有女人的样子,男人没个男人的样子,这家子没法说了。”
宋士侠:“我能管得了她?就你那个闺女,什么时候听人管了,大成自己都不管她。”
姜老大又哼了一声:“窝囊废,连个媳妇都管不了!”
隔壁,挨骂的夫妻俩美滋滋喝着羊肉汤,烧饼掰碎了泡着吃,简易版羊肉泡馍,再调点儿辣椒油进去。
俩小孩写完了作业,吃饱喝足就跑出去玩了,乡村的夜晚,童年最大的乐趣,一大帮小孩在村里窜天猴似的,到处疯玩。
小岭村的孩子这方面格外优越,跑到村头的大棚之间捉迷藏、逮蟋蟀,大人们瞧见了就嘱咐几句,渴了饿了,随便跑到谁家大棚,摘个黄瓜、西红柿,或者弄个小香瓜吃吃。
姜雅说:“我看卷卷还行,上学没那么笨。”
贺成说:“希望吧,这才一年级呢,一二年级小孩成绩不作数的,当不得真,他要是能保持住,不留级,将来就能跟颜颜一起上初中了,我们还省一年事,值当接送。”
姜雅:“要求不高,能考上高中就好了。等他们这一波小孩高考时,大学应该都已经扩招了,大专什么的花钱就能上。”
一对爹妈重新燃起了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一年级寒假,颜颜数学总算考及格了,66分,语文还考了八十多。卷卷,双百。
老师说今年试卷有点绕,全班四十几个孩子,就卷卷一个双百,老师给了那么大一张三好学生奖状。
小岭村村里有钱,舍得给学校投资,学校别出心裁,给三好学生奖励了一套文具和两斤猪肉,那么大一块长条五花肉,卷卷一路拎着回来,一路上有点难为情的样子,却把颜颜高兴得要命。
一对爹妈没怎样,毕竟平常心里有数,考双百也在合理范围。却把姥爷给高兴坏了,姜老大狠狠把卷卷表扬了一番。
姜老大说:“卷卷,你看咱们家,姥姥姥爷没上过学,从你爸妈、你舅舅大姨那一辈,就没一个读书的料,统统都是笨蛋。卷卷你好好上学,好歹给咱们家出个大学生。”
姜老大:“卷卷你要什么奖励,要什么姥爷给什么!”
姜老大:“卷卷你要是能考上大学,咱们老姜家,祖坟也得冒青烟了。”
姜雅没忍心提醒老爹,卷卷明明是姓贺的,颜颜才跟她姓姜。
91年底,随着姜丰收和苗冬青的儿子出生,姜老大和宋士侠又开始庆幸颜颜姓姜了,得亏姜雅当初精明。
姜丰产跟前一个儿子,姜丰收又生了个儿子,姜丰收是村干部,并且本来也不打算再生二胎,姜丰产那边呢,石巧玲一直惦记着生个二胎闺女来着,两口子发家致富搞得很好,二胎至今也没动静。
姜老大一琢磨,得亏颜颜姓姜,要不然他们老姜家,恐怕就没有孙女儿了。
在老姜同志顽固的老思想里,外孙女不随他姓,毕竟就是外孙女,不一样,姓姜那就是他老姜家的娃。
一年级期末,卷卷不声不响,低调地保持着双百分,低调得老师都有些惊奇,平常那些表现特别好的孩子,还没考双百呢。
期末考试后,92年暑假,贺成和姜雅带着姐弟俩去永城小住,方便给他俩选个特长班。一番操作,姐弟俩也不知谁忽悠的谁,竟然一起选了个书法班,每天上午两个小时,一周上六天,星期天正常,星期天就到处玩。
暑期班为期一个月,夫妻俩合计着就先给练练吧,要是有兴趣,开学后再考虑继续学,那就要考虑买房+转学的问题了。
俩孩子大一点了,包兰香一直住在他们老宅这边,一家四口长期住着两间房子,就有点挤了。随着村里新式大平房、小楼房一座座建起来,夫妻两个眼下两手准备,一边跟村委要了村后的宅基地,筹备着入秋开始建新房,一边商量着,要不在永城先买个房子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