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伪盗墓]蛇蜕(44)+番外

我一边吃着,就问他:“这是什么啊?”

小鬼刚要说我手机就响了,一看是我妈打过来的,我接起来就听我妈说:“韩宇你还在游乐园吗?还在过来一起吃午饭,我们在主题餐厅呢。”

我其实不太想去,不过又觉得跟姑姑姑父出来一趟一起走了50米就给人家脸色看心里有些不好意思,加上我还真饿了,就答应了我妈。

挂了电话我跟小鬼说:“我妈叫我过去吃饭,你怎么办?不然一起来吧?”

小鬼摇摇头,“没事,我也该回家了。谢谢你今天陪我玩。”

我一想也好,就跟他道了别往那个湖外面走,走了几步忽然想起来,又回过头说:“对了,儿童节快乐。”

小鬼点头,“嗯,你也是。”

我忽然想笑,心说我早不是儿童了,就继续往外面走。走出几十米再回头看的时候,那个小鬼已经不见了,也不知是从什么我不知道的路走了。

那天中午我胃口出奇得好,吃了很多东西,吃完回家睡了一个下午,醒过来的时候,恶心的毛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我始终觉得是那些果子的功劳,可又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果子。上百度知道发了问题问,没过多一会就有人回答:“柿子。”

我又追问:“真不是柿子,我能不知道柿子啥样么?大夏天的柿子还绿着呢,而且比柿子小多了,味道也不一样。”

第二天再去看那条问题,底下又多了很多回答。

“就是柿子。”

“小柿子。”

“还柠檬味口香糖的味道……楼主你舌头怎么长的?”

“LZSB不解释。”

“楼主你连柿子都不认识,人生不完整哟~~”

……

于是我放弃了。

我妈始终觉得恶心的毛病能治好全是仰仗她六一带我去游乐园的英明决断,我也懒得跟她掰扯。

中考之后我又去了那个游乐园一趟,结果完全找不到当时到湖后面去的路。我划船划到那附近的位置,竟然发现湖后面根本没有什么树林,而已经是游乐园围墙的栅栏,栅栏外面有三五米的绿化带,之后就是大马路,正来来回回过着车。

我算彻底闹不明白这件事了。

后来我好几次想起那个面容恬静的小孩,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有缘分再见的话,真想再带他去一趟游乐园。

直到六年多以后的大年初一,我见到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也是从四五米高的树杈上跳下来,落地几乎一样的轻巧,才猛地发现这幅画面我在很多年前也见到过。

小鬼低头理了理衣服,确认身上的棉衣非常平整端正之后,才又抬头对着我,抬起右手朝我比划了一下,“哟。”

☆、(三十四)包围

我还清楚地记得,大概三周之前,我做过一模一样的梦。

梦中我被冤枉偷了同学的东西,老师强行倒我的书包,就在书包中倒出了那颗琉琉。

在那个梦的最后,小鬼捡起了琉琉,对我说了一句很短的话,却完全被大货车的声音掩盖,我无论如何都听不见。

这一次,我的周围却出奇得安静,没有一丁点响动。我感觉自己两只耳朵都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胀得难受,整个人陷入一种让人发慌的寂静和空虚。

然后小鬼的声音并没经过我的耳道和鼓膜,而是直接在我脑中响起来。“蒲阳温”三个字,跟他嘴唇的动作契合得天衣无缝,我却像是在看一部真人现场配音的无声电影,有种莫名其妙又挥之不去的违和感。

那个声音无论是跟我所熟悉的小鬼的声音相比,还是跟我偷听到的小鬼跟“李逸之”对话时的声音相比,都有微妙的不同。我甚至觉得,这三个字是我一生中听过的最深沉厚重的一句话,就像一个太久太久没有说过话的哑巴终于治好了喉疾之后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含混之中有难过,有欣喜,有解脱,还有更多我完全不懂的感情。

说那句话时,小鬼脸上带着微笑,表情看起来却是无比的寂寞和悲伤。

他把琉琉捧在手里面对着我的样子,如果不是我已经知道了琉琉原本是属于他的,我几乎会以为,他是要把琉琉还给我。

“李逸之”说,琉琉就是他的命。这句话应该是个比喻,在说琉琉是对他如生命般重要的东西。但是小鬼又好几次说过琉琉“只不过是个哄小孩的玩具”,对他没有任何用处,“李逸之”也说小鬼并不在乎鹰眼,这样岂不是前后矛盾?

……他把琉琉捧在手里面对着我的样子,简直就像是想要送给我一件精心准备的礼物,却被我嗤之以鼻弃如敝履。

然而他却没有愤怒,没有暴跳如雷,甚至没有愤然离去。他仍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我,显得那样的悲伤,又深情。

我忽然觉得,这也许并不是梦。

如小鬼所说,一个梦的开始总是无比真实的,到了后来的某一点,人才会猛地发现“凭据”,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我梦到自己偷东西那一次也是这样。

可是这一次,我竟然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梦。我尝试着去回想自己是什么时候发现这是梦境的,结果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似乎我在进入梦境之前就知道了这一点。

我对自己的处境知道得太清楚了。这不符合梦境给人的感觉。

这是留在我大脑中的那个蒲阳温的回忆吗?

我从没见过9岁的小鬼,却能梦到他9岁的形象,也是因为大脑中确实留有一些不属于我的记忆?

蒲阳温跟他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

我只能从“李逸之”的话中听出来蒲阳温做过对不起他的事。那件事情是如此恶劣可恶,甚至毫不相干的人听说了,都会恨得牙痒痒,想要为他报仇。

可为什么他明明是当事人,却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那种眼神,那种表情,出现在一个九岁的孩子脸上,实在没办法让人不心疼。

他不恨蒲阳温。

他不恨我。

我猛地发现,这竟是一个比他很我入骨更让我难以自处的想法。

如果一个人确实做过伤害别人的事,他就有责任承受来自对方的怨恨,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是人类社会最浅显的守则之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我和所有普通人一样信奉这一点。那种圣人式的清高和宽容,我虽然钦佩,却不欣赏,更无法接受。

现在以德报怨的事情却发生在我身上。我自己,还是那个怨。

我心里极不是滋味,就想冲过去摇着他的肩膀叫他不要对我露出这样的表情我们有话说话你哪怕说你恨我恨得咬牙切齿都比现在这样更让我好受。刚走了两步就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

我确实是“听到”了这个声音,好像一直塞着的耳塞被拔起一点,露出了一条缝,那个声音的一小部分从缝里挤进来,传入我脑中的效果十分含混不清。

我又停下仔细去辨认那个不真亮的声音,听了半天竟然觉得那像是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上一篇: 老屋(出书版) 下一篇: blood纯血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