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阡陌(54)+番外

迎春:“……当真?”

“妹妹何曾骗过姐姐了?”

“这倒是,那你复盘吧,记得明天拿来和我也讲一讲林表哥是怎么说的。”说着,拿起桌子上的木梳子,走到黛玉身后,亲自替她梳理起散落的头发。

不知何时,史湘云也带着两位甄姑娘进来,正好听了个尾巴,甄二姑娘接口道:“不过是姑娘家的玩乐,妹妹何苦去麻烦林侯爷?他如今入了户部,事务烦忙,怕是没多少空闲理会。”

所有人的视线全都看向说话的甄二姑娘,林黛玉更挑起一边秀气的眉毛,这人说话,怎么那么不中她听呢?

宝钗走到黛玉的身边,伸出食指,悄悄的在黛玉的后背写了几个字,黛玉了然。

“二姑娘多虑了,姑娘的担心是不存在的。”之后便再不多言。只把个甄二姑娘臊得满面通红。

第39章

忙过了一日, 用过晚膳,贾赦和贾政来到荣庆堂, 竟是有事和贾母商量。

贾母问道:“可是甄家说了什么?”

贾政道:“我瞧着应嘉兄有意将嫡出的二姑娘与林家外甥结亲。这乃是大大的好事儿, 儿子便想着请母亲去同外甥提上一提,母亲意下如何?”

贾母从今天和甄大太太的交谈中已经心知肚明了甄家人的打算,她当时给推了,没想到还没翻过一天呢,贾政就来提这件事情了。

贾母尚未开口,贾赦便嗤笑道:“我的好弟弟,我劝你别去淌这趟浑水的好, 别到时候马屁没拍着,倒拍到马腿上了。”

贾赦说得粗鄙,贾政很是不服气,“兄长何出此言?在我看来, 甄家地位在那里,林外甥有出息,到底才入官场,无人提点, 在朝中总是行不通。和甄家结亲,这些顾虑便都没有了, 再是合适也没有了。”

贾赦摇头,要不是眼前这个人是他的亲兄弟, 两房还没有正式分家,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他还真不想理会这个人。

“那日外甥行冠礼时,你难道没看出来,外甥和昭瑞亲王之间的关系不一般么?”

此话一出,贾政大吃了一惊,贾母却是神色平静,似乎是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似的。

贾政厉声道:“大哥,这话可不能乱说!”

贾赦却是不甚在意,“这件事情可不只是我这般说了,京城里好些人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的那点子事儿,你们没见这次外甥的冠礼忙得不可开交,最后出来送客的人,除了那位武昌侯爷外,便是这位昭瑞亲王了吗?而且这位王爷,还是以晚辈的姿态,跟在武昌侯身后行事的!”

贾母听后,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贾政却是满脸的不赞同,“那又如何?他们二人都是男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二人即使结成契兄弟,亦是不影响各自成亲的,不是么?”

贾赦冷笑,“这只不过是你的想法罢了,你莫不是忘了,昭瑞亲王今年已经二十挂零了,至今尚未成亲。自圣人登基以来,只在第一次选秀时,圣人有意为昭瑞亲王赐婚,最终被拒。再之后,昭瑞亲王便表明不愿成亲,如今都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你可曾见过昭瑞亲王府后院进过人?”

虽说那是个王爷,可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想要知道一些事情,总是有些门路的,何况徒阡本就没打算瞒下这些事情。

“昭瑞亲王尚且不成亲,与他结契的陌哥儿想成亲?呵呵!”

贾政被呵呵了一脸,虽觉贾赦是无稽之谈,却也想不出话来反驳他。

谁知贾赦又道:“还有,你可别忘了,那甄家都在背后做了些什么?虽说各为其主,可过后的清算,谁人能挡得住?别到时候偷难不成蚀把米。”

没见甄应嘉都被“武英殿大学士”这根大萝卜给钓到京城来了么?甄家的根基在江南,离了江南,甄应嘉就如离了水的鱼儿似的,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贾政看不明白这一点,贾赦却是敏锐的感觉到了。

贾政已经无话可说了。

贾母亦道:“老大说的极是,此事咱们家,还是莫要掺和进去的好。”

贾母已经发了话,贾政自然不敢再多言,回到外书房后,第二天就让人去甄府上将这件事情给推了。

林陌哪里知道自己又躲过了一场不合时宜的招婿行为啊?此时的他,被徒阡提醒了一件事。

“妹妹的亲事,你也该准备起来了。”

“嗯?却是为何?”林陌不解。

徒阡道:“大明宫的那位,怕是要不好。”

“甄太妃吗?”林陌挑眉。

算算时间,这位甄太妃应该没多少时日了,他记得,原著上详细描述过,因着宫中太妃薨逝,举国上下还要守孝呢。

徒阡奇怪道:“你为何会觉得是甄太妃要不行了?”

“难道不是吗?”林陌瞪大眼,更奇怪了。

徒阡摇头,“自然不是,是,太上皇。”

林陌:……

看来当今对这位太上皇的怨气很重啊,这都要“被”不行了,多大仇啊!

徒阡刚才那话的意思,林陌也明白了,太上皇薨了,是国孝,整个大晋,上自当今皇帝,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是要守一年国孝的。

到时候,黛玉的亲事就要往后推了。

这其中有不少变数,按照云舅舅和公主舅母的意思,还是先把两个小的亲事给办了的好,以免夜长梦多。

林陌扶额,“我还想再多留妹妹两年呢。”

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在他的前世,还只是个孩子呢,哪家初中一二年级的孩子嫁人生孩子的?

然而,这里是古代,是红楼的世界,他,林陌,还没有撬动这个世界规则的能力,他只能按照这里的规则行事。

“行吧,明日我们去舅舅的府上,和舅舅商议一下吧,我的意思,妹妹还是在家里过了及笄再出门子的好。”

徒阡自是支持他的。于是,第二天,林陌带着黛玉,外加一个怎么赶都赶不走的昭瑞亲王,来到了武昌侯府。

一进侯府,林黛玉自然是被送到了德阳长公主这里,娘们儿两个总有说不完的体已话,平日里无事,德阳长公主都要把黛玉接过来玩儿,再制造点机会,让小未婚夫妻两个有机会相处相处,何况是今天这样的情形。

正好,德阳长公主又有要事想要询问黛玉,她今天过来,倒是及时。

“我且问你,荣国府的那位迎春姑娘,品性如何?”

黛玉眨眨眼,没想到德阳长公主一来就问她这么个问题,一时间有些愣神。

黛玉回想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二姐姐的性子最是温柔和顺了,只是有些沉默。因着出身,长辈们对她都不上心,大舅舅和大舅母又是那样儿的,日子过得还不如二舅舅家的探春妹妹。她平常时候最爱下棋了,棋艺也还不错,早先的时候,我都下不过她,后来经过哥哥的提点,才能侥幸的赢她两三回。”

黛玉实话实说,这种事情,没有必要瞒着,德阳长公主的身份在那里摆着,想知道什么样的消息,还不是轻易就能得到?长公主亲自来寻她问话,这是尊重她,黛玉可不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