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24)+番外

“你要是能做到,就还是我的好儿子。”

“要是做不到,就跟你老子滚一块过去吧!我带着你媳妇过。”

可怜村长大人,背上的鞭痕还没好呢,中午疼的睡不着,还要给家里编筐。

他妈临走的时候撂下狠话了,每天至少给家里编出来两个竹筐,不然就甭回家吃饭了。

本来章家兴还心存侥幸,不回就不回,他还有自己的小家庭呢。

结果回到家才发现,家里冷锅冷灶的,除了猪圈里的食槽有猪食,厨房里是一点吃的都找不到!

打电话一问,媳妇呢?

“我和妈在山上采茶叶呢,啥?家里没饭吃?柜子里有泡面呀,妈说让你对付两顿……”

这天中午和晚上,章德富和章家兴父子俩,中午吃泡面,晚上吃的还是泡面。

连鸡蛋都没加,因为老婆子临走的时候,把家里的鸡蛋都锁起来了。

王桂芝带着儿媳妇,跟着村里的女人们,上山采了几天野茶,送到镇上的茶叶厂,加工成干茶,卖给九姑婆,一斤高山绿茶,能卖到八十块钱一斤呢。

婆媳俩都是做惯了农活的,手脚勤快,每天卖茶叶都能赚个五六百块钱,哪里舍得放弃赚钱的大好机会,回家给家里那两个男人烧饭吃?

有手有脚的,怎么就不能自己做饭了?做不好菜就下面条,吃泡面!两个大活人,难不成家里没女人给他们做饭,他们俩还能饿死不成?

果然,一个人的潜力都是逼出来的。

以前亲妈和老婆,把两个家庭的活儿都给包揽了,父子俩每天摆烂,日子照样过得非常滋润。

可现在,王桂芝说服了儿媳妇,拉上儿媳妇,婆媳俩自顾自搞钱去了,把这对“摆烂父子兵”丢在一边,这俩货也没饿死啊。

非但没饿死,还学会了煮面条、煮粥,每天编筐还能给家里挣一百来块钱呢。

王桂芝抿着嘴直乐呵,对儿媳妇说:“你记住了,男人就是不能太惯着!以前是我把家兴给惯坏了,让你跟着受苦了,以后你只管放开手,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这男人啊,哪怕几十岁了,都跟个小孩子一样,不打不骂,不成才!”

婆媳俩统一战线,村长家从此画风突变,成了全村人茶余饭后的八卦重要来源。

第18章

为了让村民们都跟着赚点钱(她也跟着赚亿点点金豆豆),这几天,章启慧也忙的脚不沾地。

村里的女人们,被她忽悠着上山采茶叶去了。

章家村所在的红星乡,山高林密,山上的野茶树特别多。

以前都是老百姓自己上山摘一点,回家自己喝,毕竟这种老茶树没人照看,产量少,有的茶叶上还有虫眼,再加上没啥名气,不像什么“十大名茶”,卖不上价格。

可现在不一样了,九姑婆说了,山里的野茶,炒好了送到她那里去,有多少她要多少,收购价按照茶叶大小,能卖到八十块甚至一百二十块钱一斤!

一时间,村里但凡是能走的动路的,都跑到山上找野茶树去了。

像王桂芝婆媳俩这种干农活的好手,运气好的,一天能挣六、七百块钱呢。

村里的女人们都掉进了九姑婆挖的钱眼里,男人们也没闲着。

章二毛家果园,最后一茬鲜果摘下来之后,九姑婆也没放过章家义这小子。

不就是跟老婆过不下去、离婚了吗?天底下离婚的男男女女那么多,也没见谁离了婚就不活了呀。

男人太矫情,多半是闲的!

章启慧让他从村里雇了一些壮劳力,上山把果园里沟沟坎坎的地都整出来,种上了本地辣椒、毛豆、红葱头和南瓜。

上次章启慧卖给系统的那些本地辣椒,系统说总部提供的客户反馈特别好,几乎是供不应求,结果后来章启慧从批发市场给系统进了一批大棚辣椒,居然直接被系统判定不合格,农残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在系统那里,各项农残检测结果显示严重超标……

这单生意,章启慧不但没挣到钱,还赔进去两千多块钱,搞得她现在都不敢去批发市场进货,“忽悠”系统了。

这个统子,现在愈发不好忽悠了呀~

后来章启慧又试着从村里人手里,收了一批村民自家种的蔬菜,送给系统一检测,踏马的!居然比批发市场采购的辣椒,农残检测结果更高!

那一刻,九姑婆终于明白,为啥二毛说,村里的地现在都离不开农药化肥了。

这玩意儿就跟人类嗑那啥一样,一旦土地对农药化肥养成了依赖性,你不用的话,就等着这块地绝收吧。

于是,今年用一瓶,明年就得用两瓶……害虫越打越坚强,农药的种类是越来越多。

章启慧到一些村民家的菜园子里看过,但凡园子里的蔬菜长得特别肥壮漂亮的,基本上都是拿药养出来的,连忠厚老实的二毛都不能免俗。

二毛带章启慧去看过自家种在边角地的包心菜,因为没有打过杀虫剂,整颗包菜都被虫子啃成了渔网。只有里面一点点包菜心能吃。

这还是二毛一家专门给小孙女种的“特供菜”。

听说小孩子不能吃化肥农药养出来的蔬菜,二毛家每年都会单独种一些时令蔬菜,用自家沤的猪粪肥做底肥,也不打农药,虽然产量低的令人发指,种出来的菜,有将近一半都是不能吃的,但只给小孙女一个人吃的话,勉强还是够的。

章启慧当时就给整无语了。

没办法捡现成的,为了挣系统的金豆豆,九姑婆只能拼命“压榨”族里的小辈们——都别摆烂了,赶紧上山给老娘种菜去!

章家的男人们,在山上苦哈哈地锄草耕地,九姑婆却带着“亲信”二毛,在山下搞“实验田”。

二毛家今年也种了两亩地的胡豆,但因为农残检测不符合系统标准,全部摘下来,兑给了到镇上批菜的菜贩子,价格同样便宜得令人发指——新鲜刚摘下来的蚕豆荚,连壳四毛五一斤。

章启慧拿了样品去找系统询价,系统还以为她找到了没有农残的无公害新鲜蚕豆,给出了一百斤蚕豆两颗金豆子的收购价。

九姑婆默默在心里换算了一下,发现卖给系统的话,一斤蚕豆差不多能卖到十块钱一斤。

顿时心痛到无法呼吸。

就连最亲切的二毛,在她老人家眼里,都变成了败家子。

你说说!这两亩地的蚕豆,要都是没打过农药的,哪怕减产呢,卖的都比现在贵!

可不能再让二毛浪费家里这些珍贵的土地资源了。

正好她找系统兑换的土壤改良催化剂,一直都没用过,等二毛把家里这块地上的蚕豆都收了,蚕豆秧苗也拔了出来,章启慧让他先把这块地翻耕一遍,按照系统给的使用说明书,土壤翻耕晾晒到表面干燥之后,把浓缩催化剂,按照1:1000的比例,兑上清水,喷洒在地里。

章二毛在地里喷洒催化剂的时候,村里好多人都来围观了。

上一篇: 我的玉佩通垃圾星 下一篇: 潦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