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小子!
可恨!!
他们村里一开始也有不少姑娘看上知青,跟知青结婚,刚下乡的知青一个个斯斯文文,和乡下汉子不一样。
可成亲以后怎么样?
能撑得起一个家的只有一部分,另一部分大多在姑娘家吃,在姑娘家住,每天拿的工分还不如姑娘多,姑娘家几个嫂子怨念极大。
许父在心里把姓楼的骂了千万遍:“你想想咱们大队你何叔家的姑娘,你想想她过的什么日子!”
她嫁的就是知青。
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一个大男人活生生比何青苗还弱,要不是何家人照顾着,何青苗能被这人拖死!
许甜甜想了一下:“不一样的,爹。”
“青苗姐之所以过得那么累,不是因为她嫁的人上工不行,而是因为她嫁的人上工不行,却还没有其他的手艺,只能靠下地养活自己。”
“如果王知青能有一门手艺,比如会木工,甚至就算他会编竹筐,青苗姐都不会过得那么差。”
但楼知青是有其他手艺的啊。
“就冲这一手烤肉手艺,楼知青就不可能把我饿死。”
许父:“……”
虽然他很不想承认,但女儿说的还真没错。
如果姓楼的小子在村子里烤一次肉,婚丧嫁娶时,大家肯定愿意浪费一些粮,让他帮帮忙。
许甜甜再接再厉:“而且我能养家啊,每个月10块钱就够我们吃花了,养家还挺简单的。”
许甜甜:“最重要的是,爹,楼知青是个知青!”
许父同意自己女儿能养家,但第二句他是个知青,许父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知青怎么了?
许甜甜:“您觉得让我嫁出去,在别人眼皮子底下生活好,还是一直住在一起,在您眼皮子底下生活好?”
许父:那当然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生活好。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比许父更爱许甜甜。
许甜甜:“像青苗姐这样,还住在自己家不好吗?”
许父天平彻底倒了。
他得承认,嫁到别人家,哪有在自己家更好?
嫁到别人家,是在别人屋檐底下住着,有婆婆有公公,他们只会站在自己儿子那边。
住在自己家恰好反过来,许父绝不会让自己女儿受委屈,如果家里一定有一个人会受委屈,那肯定是姓楼那小子。
至于知青会不会回城?笑话!
这么多年年年有知青下乡,回城的指标他们大队每年却还不到一个!
大不了以后给姓楼这小子也买个工作,他们县城工作500一个,他还买得起。
许父感情上虽然还是觉得不能接受,但理智却告诉他这件事可行。
这时许甜甜说了最后一句话。
她说:“当然了,我现在还没追求楼知青,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呢,我只是先让爹有个心理准备。”
许父:???
许父:????
“他还没答应你?需要你去追求他?”
许甜甜:“嗯呐。”
许父:
没眼光的兔崽子!
不嫁了不嫁了!
—
下午场的话剧结束,广场周围并没有散开。
大家热烈的谈论着刚刚的话剧。
“这黄世仁就该被拉出去枪毙。”
“喜儿姑娘太可怜了。”
“除夕夜本该是大团圆的日子,杨白劳却喝下卤水自杀,都是杀千刀的地主黄世仁的错!”
“还是咱们新中国好啊。”
许奶奶也拍着大腿跟别人一起骂:“杀千刀的黄世仁!”
许爷爷跟许伯娘说,让她回去做一些饼子,顺便再灌一些开水过来。
距离晚上场时间也不远。
他们就不回去了。
许伯娘正跟别的婶子说到兴起,她不想动,推推许大红:“去,赶紧回家做饭去,别忘了给你弟煮个鸡蛋。”
许大红看了眼许小宝,家里的鸡蛋都让他吃了。
许大红回家,看到二叔的自行车停在院落中,想起来今天是二叔回家的日子。
于是多蒸了几个饼子。
土灶火力,饼子十来分钟便熟透了,许大红把开水壶中,剩下的温水倒进水壶中,用纸包好饼子和酱菜,朝二房喊了一声:
“二叔,甜甜,锅里我蒸好了饼子,你们想吃自己拿!我去给爷奶他们送饭。”
许甜甜探出头:“好嘞姐!”
许父出来,勉强露出个笑容:“大红,等会我也去看话剧,还有位置吗?”
许大红有些怀疑,为什么二叔的脸色这么差:“有,下午占着甜甜的位置呢,咱们几个挤挤坐的下。”
许大红:二叔累到了还是?
许父:“好。”
许父是准备去看看楼昭。
甜甜跟他说了,下午两人是在广场碰面的,这说明姓楼那知青对话剧也有兴趣,晚上应该会去看。
许甜甜快快乐乐的抓了两把玉米,准备一会换两捧爆米花,她也要去看话剧。
天色黑下来,气温比白天要凉快很多,许甜甜觉得可以去看看。
走到屋门处,许甜甜突然想到什么,两捧爆米花好像不够啊,还有楼知青。
要追求人总要表现出态度,她之前去接许父,没时间写情诗,爆米花不能再忘了楼知青。
既然都拿了,许甜甜干脆又从柜子中抓了一捧红虾酥,这是她爹今天带回来的酥糖,挺好吃的,让楼知青尝尝。
带的东西多了,许甜甜干脆重新背起自己的小挎包。
“爹,走吧。”
广场上被挤的满满当当,话剧暂时没有开始,后排的人直接坐在凳子上,场地周围除了换爆米花的,不知何时又多了一个换瓜子的。
其他大队的人有些下午过来时就带着干饼子和水,有些不准备吃晚饭,准备等话剧结束时再吃不迟。
许甜甜和许父走到许家人的位置,许甜甜鼻子动了动,家家户户晚饭吃的好像都是酱菜。
周围充斥着一股酱菜气息。
晚上有风,汗味被吹淡了很多,许甜甜还能忍受。
许父跟许爷爷打过招呼,目光一直在周围人群中打量,知青队伍所在的地点他已经发现了。
现在天色还没黑透。
啃饼子的王爱国不理解,他们身上有什么不对吗?怎么感觉这位老乡一直在看这边?
时间渐渐流逝。
天色黑头,话剧社带来的两个大灯照在舞台之上,话剧即将开场,周围喧嚣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舞台幕布上写着巨大的两个字。
《雷雨》。
许甜甜有些烦恼,雷雨这部话剧她已经看过好几遍了,她更想看新的。
话剧即将上演。
许父眉头皱了起来,姓楼那小子好像没出现,他没来?
许甜甜把注意力从舞台上收回来,也注意到楼知青没出现。
是在外围墙上,还是在知青点?
她摸了摸手里的挎包,把糖给许父留下一部分:“算了,爹,我去知青点看看。”
反正雷雨都看过了,还不如去追会做肉的楼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