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和古代名人同在(209)

听听,这水平,院子里凡事听到这些的锦衣卫那一个个,就差没有挺胸叠肚了,骄傲啊,我们锦衣卫就是这么敞亮。咳咳咳,这会儿大家都选择性的忘记了在锦衣卫里内部倾轧时的艰难。这心可真是够宽的,或许这也算是集体荣誉感?

漕帮,这个词,在清朝那是时常出现,实力势力都颇为可观。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这漕运为生的帮派似乎历史挺悠久。可事实上,细究起历史,却不是那样。在隋唐之前,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所以供漕区域在北方,漕运路线呈东西走向。那个时候的漕运基本是军人,或者说水师自己干的,没漕帮这个词。

之后因为经济重心南移,唐朝及以后王朝的供漕区域变成南方甚至东南方,京杭大运河开始变得重要起来,这才有了这一条路线的繁荣。到了宋朝开始出现专门管漕运的漕卒,而这一制度一直沿续道明朝中后期,也就是说一直到万历这会儿,大部分的漕运依然是有军队来负责。某些明朝小说里尝尝出现的什么巡检,就是河道专业官员,有从九品的正式官职。

只是到了后期,军饷克扣严重,再加上官商勾结,贪腐遍地,各个官卡等地成了一部分人敛财的重地,于是对下越发的苛刻。以至于各个漕运关卡的漕军军户的大量逃亡,不得不雇佣无业游民充当船工水手,这些船工水手和漕军就是后来清朝出现漕帮的基础成员。

阿玉如今说的也正是这些人,这些人里有曾经的漕户,也有外来的贫民,靠着做苦力拉纤等挣钱,在这一条河道上结成团伙,抱团取暖,消息作为灵通。也正是因为曾经是军户,对于官职,对于锦衣卫,比常人更多几分敬畏和崇拜,用这校尉的名额做鱼饵,用实在的银两做备注,那是绝对能让漕帮的人动心的。

你还别说啊,这漕帮里还真是有那么几个聪明人。领了阿玉吩咐的锦衣卫不过是去走了那么一圈,往日因为自身成为逃户而对着锦衣卫避如蛇蝎的漕帮,立马就顺势贴了过来,殷勤的,好像以前躲着的不是他们了。

甚至这主观能动性高的,都让一些知道详细的人有些侧目。不说立马给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吧,最起码作为第一个重视他们,给予他们机会的千户大人,阿玉这里是时常能见到漕帮的人过来请安什么的。甚至时不时都有漕帮的人往他家送点水里的河鲜,或者报告点小消息之类的。

对于他们这样的亲近举动的目的,阿玉心里很清楚,这些苦哈哈们是想通过这样的走动,对外展示一下,表示他们并不是无所依仗,锦衣卫里头他们也是有靠山的,好让他们日常少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阿玉还怀疑,他们还试图将自己绑上他们的船,给他们当保护伞。

说实话,阿玉若是真的认可了他们的举动,那以后和走这条道的官商们出现矛盾的可能性想都不用想,那是必定不少的。可同样的,好处那也一样很多,最起码作为一个根基不怎么样的新进红人,有了他们,阿玉好歹也算是手里有了一点和别人掰腕子的实力,让他能更快的在这镇抚司里站稳脚跟。

更不用说……等着海船图纸翻出来,新大船造出来,只怕无敌舰队也会慢慢的在这雄心勃勃的万历皇帝的手里重建,那时候,这些人里头或许将检拔出合用的人才,让阿玉的触角深入到那无垠的大海中。为了这么一个未来,现在这些麻烦算什么?

想想万历皇帝惩治贪腐的力度,想想未来那些海商有可能的结局,最多最近几年难些而已,这一点时间他还是熬得起的。反正就他的年级,最近几年只怕也没有继续飞速提升的可能了,退一步又有何不可?甚至因为这样,或许在这锦衣卫内部,他还能混点人脉出来呢。

阿玉的算盘珠子打的飞快,而有了他这样隐隐接纳的态度,人漕帮的办事效率也一样给出了最好的回报。三天,只用了三天,逃走的贼子的踪迹就已经出现,连着几个人是从哪个渡口上的船,上的是谁家的船,又是在哪里下的有了大致的模样。

有漕帮的消息,再加上锦衣卫暗探送来的各种细节,还有沿岸几个地方这些时日的不同寻常之处,阿玉将这些整理一清,在堪舆图上,画下了每一个节点,他似乎已经能看到这贼人仓皇而逃的一幕,真是让人振奋的消息。

将手往这堪舆上重重一拍,阿玉沉声说道:

“有了这一条线,那就继续,还要往细致里查,不但是要查这些人,连着他们一路牵扯上的人家,不管是船主还是船工,连着住宿的客栈,采买的人家也一并查,我就不信,这样一个人,一路往南,能没个接应的。”

这一刻阿玉似乎回到了开封,回到了提点刑狱司,回到了当初那破案无数的断案高手的状态。真是怀念啊!即使那时候日子过得很忙碌,很辛苦,可不管是去了什么地方,过了怎么样的一生,总有那么些东西,让阿玉从骨子里变得强悍起来。

第142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39

强悍的阿玉事实上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挥洒自如的。比如这会儿, 面对兴奋的充当媒婆的铁虎娘,他就感觉相当的头疼和无奈。

“阿玉啊,不是婶子说啊, 你这婚事要是再不定, 那可真的就晚了, 你看看, 如今都几岁了?街面上你这样的年岁,除非是那些娶不起媳妇的人家,不然那家还没成亲?”

这是他想的吗?阿玉心里真的是吐槽的很郁闷,早在出孝的时候,他就想着尽快成亲了,毕竟他在这个世界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按照以前的规矩, 穿越几次就能获得一次增加时长的机会, 一般来说, 总体加在一起,估计也不会超过四十年。而他来到这里已经多久了?眼见着已经到了万历十五年了, 按照三十年算的话, 六分之一没了,他还能不积极?

可谁让他忙乎的事儿多呢?谁让他这升官的速度有点快呢?这事情一多, 就容易拖拉,升官的速度快, 说亲的对象变起来也快,如此一来,让这已经习惯了说个亲, 走个程序都要一二年的古代媒婆怎么办?因为这个,阿玉差点都快被那些官媒们列为拒绝往来户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铁虎娘才这么积极的插了进来,因为没了她,这事儿越发的不好办,阿玉一天到晚的在外头忙吗,家里的老刘头身份上又是个下人,整的连着和官媒商议的人都没有,你说这媒婆们怎么办。

“这样,婶子别的也不为难你,你就说,最近大概什么时候在,我让几个官媒集中一日过来,将人选都说一遍,你自己听着,感觉哪个靠谱,咱们在往下走,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搞得都快和选美一样了,再不满意也满意了。不这样,难不成让铁虎娘做主?怎么可能。即使如今这妇人也成了官宦人家的夫人,即使阿玉和铁虎关系一直不错,也一直喊着婶子,可外人终究是外人,再加上品级的差异,就是阿玉肯放心让她办,估计她都没这个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