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还是带着家伙事儿的木匠,这真是瞌睡来了枕头啊,他这会儿建房子缺的不就是这样的人嘛,这还有什么可说的,留下,一定要留下。至于这人会不会留出麻烦来?有孩子的大人,那孩子就是软肋,哪怕是为了孩子呢,也不会做什么过分的事儿,再说了,他这里也没什么可以让人图谋的是,所以他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不过有些话倒是要说到前头:
“既然你这么说,我也和你说实话,我们本是这附近的人,只是这里乱兵常常经过,所以没法子安生过日子了,这才避开,而避开的地方呢,因为是在荒野山林里,所以……所谓的的求生能靠的依然是自己,要自己建房子,自己打猎采集,日子过得未必好,你可想好了,这样你可还要跟着我们走?”
什么都没有?要自己重新建?那山根有些傻眼,可转头看看那还没有收拾好的尸体,他咬咬牙,狠狠的点了点头,说到:
“再怎么重新开始,怎么艰难,总比送命强,这一路……我带着两个孩子,已经躲了四五次这样的溃兵了,这一次是有郎君出手,才留下了一条命,若是下一次……我不能指望自己还能有这样的运气,既然斗不过,那自然是只能躲起来。哪怕是当个野人,也比……我家那边,十室九空都是好的,已经几乎没人了……溃兵,比山匪都狠啊。”
话说到后头,那山根的语气都带着一股子无奈和悲凉。听得全叔都低下了头,隐隐的开始落泪。
全叔和春嬷嬷是阿玉的奶娘,阿玉16岁,可他们的女儿甜姐才12岁,这是为啥?那是因为,还有一个十六岁,阿玉的奶兄弟没了,就死在他们逃离前的某一次溃兵冲击中。乱世离人,苦不堪言。
“既然你想好了,那赶紧的,别跪着了,帮忙吧,把能用的都搜集起来,带走,对了全叔,这尸体……是了,这里想埋都没家伙事儿,这样,一会儿烧了吧,免得麻烦。里面还有什么没有?我瞧着似乎这里的水缸也在?咱们多了人,多个缸也不怕了,一会儿带走,正好将其中一个用来放存粮,也好多存点时候,山里就这不好,又是潮湿,又是鼠蚁多。”
看着他们这样,阿玉忙不迭的开始转移话题,一边招呼着人忙碌起来,一边用各种闲话来散去那股子悲凉。阿玉的话音刚落,那机灵的山根忙不迭的自己就起来了,招呼这孩子赶紧的帮忙,连着身上的伤都顾不得了,脸上还露出了几分欢喜的笑。
他是该欢喜的,人都是群居的动物,这些日子以来,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逃难,那真是,没有一个晚上是睡得安生的,如今……人多了,感觉就有了依靠,心也就定了。
另一头全叔也感觉到了阿玉的好意,忙偷偷的转身,擦去那一抹泪,等着稍稍沉淀了心情,回过头,再次看向其他人的时候,脸上重新裂开了那稍显僵硬的笑,招呼着山根去搬动那水缸,招呼着两个孩子去其他几个还没看过的屋子查看遗留物品……人啊,活着就要往前看,他懂!
第153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6
许是阿玉猜对了, 这地方的人离开确实还不久,所以这遗留下的东西还真是不少。像是木盆,案几这样的笨重东西寻出了好几个, 还有草编的坐垫蒲团, 席子等也收拢了不下四五个, 灯盏, 油壶这样的日用小物件也翻出了好些。这些东西虽然看着不怎么起眼,常常被忽略,可真到了一穷二白的时候才发现,过日子那真是十分的不可或缺。
如今能从这地方寻到这些,福寿叔整个人都精神了几分,乐呵呵的对着阿玉说到:
“咱们当初就顾着那些吃喝的东西, 把这些都给落下了, 好在如今有了填补, 郎君,这地方, 看样子再来两次都值。”
“这廊柱挺不错, 搬点回去也合适,那门口的几根, 比咱们家的都结实些,看着似乎也就用了几年。”
全叔对阿玉说的建房十分的挂念, 那石缝就那么大,如今又加了几个人,眼见着就住不下了, 屋子在不建起来,以后可咋办?越想他就越发愁,算计了半天,那些刚烧出来的砖,还不够半间屋子的,这可怎么好?于是他瞄上了这里的木头,看哪个都觉得自家能用上,恨不能一个戏法直接藏口袋里带走。
“那就赶紧,先弄一部分回去,明儿再来,眼见着天都快凉了,既然不能下山回来住,那怎么也要多储备。房子啊……回去继续弄就是。”
说起天凉,阿玉看着眼前这些东西的高兴劲立马减少了大半。山上那个大坑里烧的土砖不上不下的,数量实在是少了些,原本还想是不是能从山下搬回去再建,可等着看了这里的屋子才发现,这边多半都是木屋,砖瓦的极少,就是土胚,也是融在一处,敲打开了就没法子再利用的,这让他原本的算盘打不响了。心下不禁暗暗的自嘲了好几句。
他怎么就忘了这年头所谓的砖和后世不能比,想想长城上的大青砖,想想能烧出一片平地的洛阳,从大火的延续时间和蔓延速度就知道,这时代建房子,依然以木头为主,砖?那不是寻常人能弄得出来的。工艺也好,材料也罢,都有一定的限制,以至于很多时候用砖也成了阶级的区分方式。再这样的情况下,想捡点砖什么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若是真的想做砖房,那还不如自己正紧建一个砖窑,来的利索些。
想到这些,阿玉已经明白想在山上弄个砖房,这事儿有多不现实,不说别的,单单是时间,单单是人手,就绝对没戏,所以他还是得想别的法子,比如木屋?不成,斧头都没寻到,晾干木材也需要时间,从山下抗木头上山,也太麻烦,容易遇上溃兵什么的,所以最后阿玉觉得,或许竹屋才是目前最合适的方式。
竹屋怎么建?这个阿玉知道,他有永乐大典啊,对吧。就是材料也不缺,还能用三层叠加的方式,用外头多抹点泥的方式保证一定的保暖,至于里头?那不是还有土炕这么一个大杀器嘛,阿玉觉得,将未来大行其道的土炕提早到这儿现世,绝对能解决冬日保暖的大问题。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阿玉想通了这一点,就像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一般,整个人都放松了好些。而心里轻松了,对于搬东西上山也多了几分速度。等着他们大大小小的背着一堆东西回到了山上,那更是换来了留守人士的一致欢呼。
“这么多东西?哎呦,可惜了,怎么就没寻到粮食呢。”
“想的美的,这年头逃难谁不知道要带着粮食走,赶紧的,收拾收拾,有了这几个箱子什么的,咱们好歹能分开存东西了。”
“可算是多了几个煮食的东西了,往日不觉得这东西有多好,可如今才知道,这做顿饭少了那么些东西,耽搁了多少时间。”
枝嬷嬷快手快脚的开始收拾东西,领着春嬷嬷和其他的女娃,转眼就将厨房用的全归拢到了一处。另一头福寿叔也忙不迭的开始安置新来的几个人。那山根看着石缝这会儿正发呆呢,他是怎么也没想到,跟着来这会儿居然还得住这样的地方。不过转头再看这围着的十来个人,心下又恢复了安稳。好歹,这里人多,只要人多,相互扶持着,这日子总是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