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和古代名人同在(286)

不过这也好,好歹关系先拉上,指不定以后这《广陵散》自己还能插一脚,混点好处什么的。

啥?有了他的《广陵散》就不是原汁原味的《广陵散》了?这谁说的?站出来,看阿玉不揍他。就他如今的音乐素养,还能比不上豆芽菜嵇康?即使变味那也只有变得更好的。

当然了这个以后在说,这会儿还是说现在的事儿要紧,比如先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上杯茶什么的。

“这茶……果然别有滋味。”

“如何?老夫可有说错,这秦家郎君家的饮品有意思吧,往日咱们总是吃酒,如今吃药,哈哈哈。”

看着随自己来的几个小子,从开始微皱眉头,回味之后又猛地舒展畅快的表情,王祥十分的乐呵,只觉得有一种逗孩子一般的恶趣味在发酵,而阿玉呢,则一脸的好笑,无奈的解释道:

“诸位都是从北而来,饮食吃水,南北各有不同,最是容易饮食不调,伤了肠胃,这时候吃点茶水,正好能调节一二。再来这茶消暑解渴,去燥驱热,以便身体更快适应这南方的热气。玉如此用心,王公怎可如此曲解,这哪里是吃药,要说调理才是。”

前头还用言语刺了人家一下,这会儿阿玉和老王说起话来,又是一排笑闹的模样,果然,两个都不是善茬,只是阿玉说的话确实也十分的体贴有理,即使语气肆意了些,可听到那几个人耳朵里,倒是十分的妥帖,特别是有些实心眼的嵇康,更是一边点着脑袋,一边附议道:

“如此说还真是,这一路上来,康还觉得有些闷热,如今这一碗茶下去,只觉得浑身都通透了,如此看来,这茶果然是好东西,回去之后,康必定要长饮,只是这东西似乎多产于南方?秦兄,不知可否赠予康一些?”

呵呵,实心眼啊!这要起东西来也够实心眼的,这么说,你让阿玉怎么回绝?这真是实心眼?阿玉似笑非笑的看了这几个人一眼,随即说道:

“这会嵇山上倒是也有些野茶树,若是你们喜欢,仪程里必定不少就是。”

看,人阿玉也不是好欺负的。连着仪程都说出来了,你不是实心眼吗?若是真实心眼那就不会生气,不然必定气死,以为阿玉赶人呢。这交锋的多隐晦?一般人估计都看不懂,不过王祥是肯定懂的,就是山涛和那最小的向秀都懂了,倒是嵇康只是愣了一下,随即就绽开了笑脸,说到:

“呀,那就好,省了采买了。”

这回的……阿玉没啥好说的了,还真就是个实心眼啊!既然这样那他自然不会继续没礼貌,转头问起了他们的来意。

“若说要蚊香……这会儿买了回去,也用不上多久了,还不如明年早些过来采买新鲜的,效用也能好些。”

“不只是蚊香,更要紧的是那火炕,老夫在北面说的太好,这不是,这几个就动心了,你也知道,北面比南面寒冷。”

“不错,秦兄,这越是往北,冬日越是苦寒,皮革裹身也不过是堪堪能遮挡,夜里冻死的不在少数,若是能学了这火炕去……”

在这个事情上,山涛的积极性立马就起来了,一扫刚来的时候那稳重寡言的模样,让阿玉忍不住眉头一挑,多看了他好几眼。山涛是个什么情况,阿玉知道的并不比王祥少,还有历史可以借鉴,你说这会儿他还能琢磨不出这里头的关窍?

想到这人和司马家的关系,再想想这即将发生的战争……阿玉忍不住悲天悯人了一把,微微撸了一下思路,笑着问道:

“三国鼎立多年,诸位可曾想过,如今什么才是打破这僵局的关键?”

咦?他们不是来谈生意的吗?怎么突然转到了这国家大事儿上?这画风是不是转的快了点?难道这是想学诸葛卧龙?来个隆中对?他们可不是一方霸主,听了没用啊?这指点江山,一览天下的架势……

“不知秦兄有何高见?”

在别国的土地上,山涛比较谨慎,不想第一个开口,可转头一看,老的老,小的小,好像丢给别人也有点不够义气,索性对着阿玉一个拱手,将皮球踢了回来。求教的姿态做的那是相当的到位。嗯,能在历史上留名的果然都不是啥简单的货色,这操作相当的熟练。

阿玉就等着你们来问呢,不然他怎么夹带私货对吧。所以也不客气,用大唐操练几十年的贵族做派,十分优雅的喝了一口茶,微微抬起下巴,侧目问道:

“诸位,不知可曾对比过这百十年来的人丁户数?”

“这……虽不知具体数据,但这一路行来,倒是也有些感悟,如今荒芜阡陌,十室九空,人丁已经十不存一了。”

“十不存一?呵呵,就玉所知,怕是五十不存一了。诸位,我中原虽广博,然,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侵扰之心从不曾绝,窥视这富饶之地千百年,几度荼毒天下。如今虽说东夷可以无虑,南蛮虽有战事也尚可抑制,西戎也自顾不暇,可北狄呢?四方蛮夷之中,他们人丁最盛,战力最强,又曾一度南掠成性。若是有朝一日,北面一统,再次南来,这三分的天下,可有阻挡之力?”

“嘶……不至于吧。”

“不至于?蔡文姬当年如何会在北面受辱?如此大事怎可侥幸行事?我中原征战不休,人丁逐日稀松,若再不行那休养生息之策,那十数年后,我汉民还剩几人?”

阿玉这话说的很重,声音却不大,可听到这些个已经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精英的人的耳朵里,更是晨钟暮鼓,洪钟大吕一般。想想这一路走来满地的荒芜,想想这稀松的城市人口……

“确实少了,老夫幼年之时,虽战事频繁,天下大乱,可这城镇乡野,人丁却比如今多了不下五成。若是这么算,这些年……”

后面的话王祥已经说不下去了,作为这里年岁最大的一个,他对于人口的对比最强烈,心下受到的震动也最大。为此,他看向阿玉的眼神,都带着几许惭愧。若非这个少年,他居然从没发现这局势居然已经危急到了如此地步。

“人丁稀少则耕种者稀,善战者寡,若北面再出一个匈奴,那这天下……异族铁蹄之下,我华夏衣冠何存?”

王祥这话一出,整个室内再无半点声响,就是在门口守着的福寿叔也忍不住垂下了头,一脸的哀伤。

“兄弟萧于墙而外御其侮。”

这是山涛,他听懂了阿玉的潜台词,也在第一时间表达了他的政治观点。这让阿玉十分的欣慰。终究,这个时代的人不缺铁血钢骨。

作者有话要说:古时能被赐姓,那就是祖上有人在本职工作□□绩彪炳,才能得以被赐官职为姓氏(比如尉缭子,那就是因为缭这个人做到了国尉,并堪称名家,被尊为子-一如孔子,列子这样。所以被赐尉姓。)

“木莲”——薜荔、又称:凉粉果、鬼馒头。

在会稽山腹地随处可见:藤攀在大树上的参差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