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生的表情到这会儿还带着一丝迷茫和震惊,可见这事儿对他来说有多不可思议。
“你说,这戏都怎么唱的?那时候传的,就差没有举国欢庆了,都觉得这是咱们更胜一筹,如今在反过来看,嘿,合着大家都让人给耍了啊。那以前人秦国看咱们闹腾,岂不是看了一场笑话?”
你别说,这么一想还真是,而且还是那种丢脸丢到全天下的那种,也怪不得秋生那脸色都难堪的像是踩了那啥啥啥一样。不过这个放到阿玉这里,关注点却完全的不一致。对他来说,那就是块玉,有啥好稀奇的,最初那还是人楚国的呢,人楚王被笑话了那么多年,不也没少块肉嘛,他更看中的是这个时间问题。
“你也说了,完璧归赵,那是啥时候的事儿了?这都多少年了?该不是这么多年,宫里那些人,愣是就没分出个真假来?还是以往其实早就知道,只是没脸开口自己说出来?没法子要?”
这一问,秋生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要说没看出来?那岂不是说宫里那些人眼睛都瞎了不成?不应该啊!或者那假的其实玉也相当不错?质量和和氏璧其实差不离?那要是这样的话,何必讲究真假?就一个名头不一样,还闹啥?若是说以前分出来了不敢说,那又说明啥?说明赵国的人胆子小?不敢和秦国对上?那也不对啊!这干仗都敢,虎口夺食都能上,怎么一块玉石就不敢了?甚至反过来让人杀了四十来万反而胆气壮了不成?
秋生越想越觉得这里头复杂,越想越觉得头疼,半响摸着脑袋终于垂头丧气的对着阿玉说到:
“我也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了?反正听着就觉得,这事儿玄乎得很。”
是啊,玄乎,也不知道编剧这都是怎么编的,感觉愣是将简单的事儿给弄复杂了。还没头没脑,没前没后的,难道只是为了这和氏璧的名声?要真是那样,还真是呵呵了。
虽然史书上的记载,这东西确实,后来就在秦国,可按照时间推,怎么也该是赵国灭了之后,作为战利品重新流落到秦国的吧,弄这一出……阿玉觉得他也一样头疼的很。
不过不管是不是头疼吧,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的任务目标既然出现了,那么加以关注,争取拿走是一定的了。和这个时代的精英们玩一把,这真是个不错的游戏。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纤维喷雾 6瓶;baobao 1瓶;
第228章 在寻秦记里开地图22
阿玉想的很好, 可事实上这事儿想立马操作起来很难,因为就目前来说,这听来的传言中的玉, 是不是和氏璧且不说, 即使真的就是, 那也在秦国王宫待着呢, 暂时是没可能落到其他人手里的,他能上哪儿偷去?难道去秦国王宫?
嘿,别以为阿玉如今武功回来了这事儿就简单了啊,想想这剧情,想想项少龙那么一个现代人不过是跟着元宗学了那么些时候,就武功蹭的上去了, 就差没有飞檐走壁了, 就知道, 这个时代即使在怎么不好,因为战乱, 这人的身体素质和武艺传承上, 那是妥妥很不凡的。他可没自大大到对王宫守卫什么的都视若无睹的份上。
如此一来,静观其变, 慢慢的寻找机会才是正理。倒是这剧情快开始了这一点更值得关注。
果然,阿玉的关注没有白费, 很快就得到了很多往日不曾注意的细节。比如说这赵国朝堂上的格局,比如说已经在赵国权势遮天的赵穆,比如说晶王后和韩国的往来, 比如说鲁国灭亡……
“长平之战居然有这晶王后的手笔?秦玉,你这……怎么会这么想?”
墨家送来的一叠的情报被阿玉分类整理之后,罗列出了无数种可能,而这里头最吓人的结论就是有关这长平之战的起因了。人人都知道是赵王贪婪,可不想到了阿玉这里,却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这让跟着阿玉的秋生几个都有些傻眼,忍不住询问起来。如今他们都是二十上下的成年男丁,都已经娶妻生子,因为这些年跟着阿玉学习,也早不是往年那种懵懂的模样,可即使这样,对于这一场让整个赵国都心碎的战事却依然记忆犹新。每一个家中有人阵亡的都暗暗的怨怼,怨怼秦国心狠,怨怼赵王贪婪,可不想这里头……
“你看,这冯亭的交友亲戚,可看出了什么?这是晶王后的表兄,这是晶王后的妹夫,这是……虽说三国彼此联姻,血脉交融,可这几个都是至亲不说,旧日往来也颇为频繁。还有,当初韩国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割上党之地请和之时,曾派遣韩阳,通知上党靳黈撤离上党,靳黈不肯,这才有冯亭接替他的位置。冯亭为何毅然前往?到了之后为何如此之快就联系上了赵王?再有这里,你们看,当初赵豹就曾说:无缘而受禄,必定会招来祸害。可平原君却一力支持。平原君的妻室乃是魏国人,而晶王后所生的王子所定的太子妃,亦是魏国公主,如此一来……”
“你是说,这从根子上看,就是韩魏两国的计谋?可,可这赵国……晶王后为何要削弱赵国?”
“她未必想削弱,只是韩魏两国前来游说,而晶王后为了拉拢两股她的支持者。给儿子铺路,故而给予了一定的方便罢了,更要紧的是,赵国骑兵自来就是七国之首,她觉得,赵国未必会输,顺带还能削弱国中老将的势力,故而想以此来替韩魏分担秦国的威胁罢了,看先前廉颇为帅之时的模样,晶王后这一手还是颇有效果的,秦兵被拖在了长平,韩魏和秦国交界之处变十分的太平,让韩国很是松了一口气,得以从容的收拢了战败后的残局。只是没想到秦国……不过如今虽然赵国元气大伤,可同样秦国也三五年内没了再次征伐的底气,从根子上说,韩魏的目的依然是达到了。”
曾做过一国宰相的阿玉,在看到了这零零总总的人脉线路之后,不用多想,就已经明白了这里头的利益纠葛。可是他懂,他理解,不代表别人也理解,秋生几个听得不说立马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合着赵国死了这么些人,便宜的居然是韩魏?这……虽说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也不是不懂,可怎么听着就觉得这晶王后……这可是赵国的王后,将来只要她儿子上位,那也是赵国的太后,怎么能……总该先想想赵国吧。”
心都冷了好不,死的可都是赵国人,四十万啊,难道这些人晚上睡觉都不做噩梦吗?就为了他们想减轻危险,就这么坑他们赵国?还是一国王后,一国君候,这样……对得起他们在赵国的封位?对得起赵国百姓的供养?
当然这些问题阿玉倒是觉得很正常,这些利益之上的把戏,他看的多了。即使是大一统的王朝都不乏这样的事儿。更不用说这在这个家比国重要的时代了,你也不看看冯亭的结局。这里在赵国封了个华阳君不说,就是后人……秦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可都是他的后人,而且据说还是嬴政同学的心腹忠臣。这个又该怎么说?那时候离这一场大战才相隔几年?冯亭可是在长平之战战死的。由此可见这些世家大户的做派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