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大王的压寨夫人(117)+番外

这消息是西北边境军传来的,于狁却还收到了另一份消息,便是由成功打入夏军内部的杨普发来的。经过数月的努力,杨普已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兵,一跃成了夏军西北军主帅面前的红人。

杨普传回来的消息并未和大家的猜测有太大的出入,只不过更详细地叙述了夏军和回岐的企图,以及夏军背着回岐还有一些别样的举动之类的。另外与回岐联手的夏军,似乎也受眼下汉陵关守将翁岩嶙的调遣,意思是配合他们南境大军一起打南梁一个措手不及。

于狁并没将杨普传回来的消息公开,一是这消息并没有让他们知道的价值,二来也是未防那个隐藏颇深的内应。若让人知道他也在夏军中安插了耳目,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于狁自然不会想要冒这个险。

十万大军北行十日,总算抵达了溯北紧邻湘川江一带的平原,依目前的速度,两日后便可抵达镇北关。与此同时,先遣的八千兵马已在今日酉时三刻抵达镇北关,成功与镇北关驻军及王老将军的兵马汇合。

双方这一汇合,王伯山即刻带着几千精兵连夜从镇北关出发,抄小路往西北而去,执行之前他收到了命令——与西北边境的守关将军一同保卫西北边关。

当晚,与王伯山一同有所行动,还有潜伏于山海城内,却早已向镇北关慢慢靠近的夏军。

夏军这一行动,自然没逃过分布于各处的青峰寨的眼线,没多久就有人将此消息传递给了已留守在镇北驻地的赵云洲。

赵云洲跟着于狁打仗已有多年,也曾有幸跟着于正泽与这翁岩嶙有过一次交锋,对这老匹夫也算了解颇深,知道这人最擅阴险狡诈之事,便与王伯山留下来的先锋官一商议,布兵于镇北关外十里处的山上,同时又派人去通知后方尚未赶到的十万大军。

于狁接获消息已是第二日寅时,因早有心理准备,他倒也没多少惊讶,只带了人更快地赶往镇北关,最终,十万大军只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成功赶到镇北关,与镇北驻军汇合。

其间,杨普又传消息过来,表示夏军和回岐总算露出了狐狸尾巴,原本还打着的两军已合流,并对南梁的边关攻打了一次,结果反被及时赶到的王老将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不堪地退兵于西北关外百里之远的丘陵高地上。

这不可谓不是个好消息,加上昨晚南境夏军分小股涌进的过程中,遭到镇北军的埋伏,损失惨重,一时间南梁军内士气大振。然而作为镇北军主帅,于狁却并未面露喜色,赵云洲也一样,而同样没有因此欢呼的,还有并未真正融入这军旅生活的凌深。

凌深自从来了镇北关,整个人仿佛就闲了下来。于狁不用他照顾,镇北关驻地内多得是人照顾这位主帅的生活起居,更遑论凌深本就没什么照顾人的经验,自从头天被个打杂的小兄弟嫌弃后,他就再没碰过于狁需要用的东西。又因于狁军务繁忙,整日里不是接见这人就是接见那人的,还要时刻关注整个战局变化,都快□□乏术了,自然也没空搭理他了。

如此,整个镇北驻地仿佛就他最清闲了,闲来无事在营帐里看个书琢磨个兵法什么的都没人管他了。

八月初七,自从夏国的南境军在溯北山林遭到伏击后,一时竟消停了下去,当然他们是不可能因此退兵的,只是驻守在溯北一处险要之地,两日之内竟是无所动作。

面对这个情况,于狁确是松了口气,趁着南境军休整,他自己也将镇北军的配置调整了一番。

现在的镇北军早已不是他当年所熟悉的镇北军了,旧人都换没了,全是一些新面孔。而这些新面孔又大多惟孙睿马首是瞻,是以对于狁最初的了解除却当初的传言就没其他了,至于眼下,罪名虽除,但在没打仗前,这好感是怎么也刷不上去的了。

于狁对此倒也不在意,只按照规矩将兵马分配了下,整出了最适合此次作战的兵马排布。

于狁的这次排布有些超脱常理,以至于才排完没多久,作为此次的监军事——侯月滨就找上门了。

☆、第九十一章

镇北驻地实际上位于镇北关的罗城内,过了瓮城便有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通向千和城的小城门。而距离这条主干道约一里的地方,安札了无数营帐,那里便是镇北军的驻地了。镇北驻地前面都是营帐,后面则是个校场,右边衔接护城河的地儿还有个规模不小的马场,紧靠着马厩。

主帅所在的主营,则在营帐偏左一点的中央地段,偌大一顶,还有效地分成了前后两部分,前头用来议事讨论战情,后头则是供人休息用的。这几日战事将近,于狁便都在这儿休息的,凌深自然也是跟着他的,不过别看这营帐空间有限,里面的设施倒是一应俱全。

当然啦,除了这地方,于狁暂时也没别的地方可以睡了,原先孙睿在千和城内是有一座将军府的,只是前些日子他被撤职查办,这宅子自然是要被封的,户部来不及交接,也可能是力不从心吧,总之没将这宅子分配下来,现在也只有这地方可以一用了。

主营的前半部分是议事的地方,为了方便讨论军情战况,已改成半圆形的营帐内还放置了个大大的沙盘,上面所堆砌的正是镇北关向北百里内的地形。

溯北山多,横隔在汉陵关与镇北关之间便有一山脉,千百座高低起伏的山峰连绵覆盖了溯北三分之一的土地,一直从汉陵关的东面绵延至穆州的红河一带,占地极广。也因此,沙盘上多是山峰,就在靠近镇北关的一座山脚下,有朱砂所画的一个圈,圆圈正中央插着面小小的军旗,上标一个“梁”字。而在离这面军旗有些距离的坡地上,则插着另一面小旗,上面则标有夏军的标志,俨然这段时间,夏军的中军营就集中在这地方了。

不久前,晨会上于狁将此次的调动简要的说了一遍,他这次的行动并未和众将士商讨,知道他有此决定的人也不多了,除了副将赵云洲,也就常常和他一起的凌深了。

于狁的打算是将驻守在镇北关外营帐内的镇北原驻军召回来,只剩少量精锐的先锋营驻守在那山脚下。先锋营是于狁从上京带来的,选得都是曾经在镇北关附近的士兵,还有些则是王老将军留给他的,共一万五千人。只是光有这一万五千人,万一遇上夏军的主力来袭,肯定是抵挡不住的,甚至可能导致先锋营全军覆没。

而偏偏是这么一个看似不合理的决定,当他下达命令后,众将士却没有任何犹豫和怀疑,领了命就办事去了。

按理说,开这种作战会议时,作为监军事的侯月滨是要在场的,他也的确在场旁听,在于狁说出这次打算后,他并没有提出反对,也没有表示出疑惑,等会议结束了,还跟着众将士一起出了营帐。只是说来也怪,会议上他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却在一炷香后又跑回来。

上一篇: 鸾凤鸣 下一篇: 冷门文,你怕了嘛[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