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好啊……”小桐被这突如其来的高尚问题问懵了,下意识地答了,突然反应过来,一拳头甩了过去,“别转移话题,假大空!”
闵榛险险躲过,笑道,“别急啊,这才是源头问题啊。”
“改革开放是房价上涨的源头?”萧疏桐同学虽然不学经济和政治,但是在伟大的应试教育二十几年的成果下,他多少也知道改革开放是旗帜,是屹立不倒的路标,怎么会是罪恶之源呢?小平该多么不安多么伤心呐!小江该多么无奈啊!
“你就编吧。”鄙夷。
闵榛也不辩解,继续问他,“那改革开放成不成功?”
“成功。”反正都是编,小桐决意要奉陪到底。
“那改革开放会不会持续?”
“啊?”我又不是国家领导人,我哪知道未来中国国情和基本路线?“会的吧……”不是说一百年不许变么。
闵榛笑,“小桐,你是学历史的,应该比谁都清楚,没有不变的国策,没有稳定的现状。”
小桐大惊,“你是说我们就不要改革开放啦!”
“不是不要,而是事不在人。改革开放再怎么适用现阶段中国国情,也只是阶段性政策。中国国情会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发生大变化。根据城市化速度,大概也就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了。诶,别打——”闵榛把人紧紧搂在怀里,擒住手足,亲了亲他的额角,安慰道,“马上就到重点了。重点就是,现在的改革有很大的硬伤。”
“是你投机取巧的契机吧。”小桐半躺在他怀里,手脚放不开,还不忘白眼送去。
“如果你一定要这么说。”闵榛也不介意,“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改革硬伤提供了资本投机滋生的环境。改革改什么,当时认为首当其冲是经济。事实证明,经济也确实重中之重。但是改了三十几年,中国经济改好了吗?”
小桐眨眨眼,闵榛笑着继续,“其实早在2002年入了WTO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中国经济的发展早就已经成型。而其后几年的所谓发展不过是经济的惯性效用罢了。你想,改革能是单方面的吗?不能,但中国仍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中。一国之力是有限的,某些方面关注过度必然意味着另一些方面投入欠缺。这种不平衡的模式使得中国人不得不选择炒房。”
小桐再眨眼,努力想跟上,就是没……没听懂。问题怎么一下子就到了炒房是正义这样言之凿凿的论断上去了?
闵榛叹气,只好迂回,从简开始,“听过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吧。”
“这个我听过。话题作文还得了A-呢。”小桐开心。
闵榛笑,“为什么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买房观念不一样啊?”
“价值观不同呗。这是中西文化诧异。”大二时还专门选修过这门呢。
“为什么价值观会不同啊?”闵老师循循。
小桐皱眉沉思,“文化积淀不同?”
“小桐,我们现在在讲经济。”闵老师善诱。
“因为经济?”
“有点靠谱了。”闵老师点头,“这个买房问题反映的消费观念差异。消费观念是由消费市场和收入决定的。”
“美国收入比我们高?”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事实。”闵老师赞许,“不过,九十年代,中国储蓄就过八亿了。十几年过去,现在已经翻了十倍。这么大的数字,没有几个发达国家可以匹敌。你说中国人是不是很有钱?”
小桐点头。
“那为什么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房?”
“因为房价高呗!你这个猪头!”小桐捶了他一拳。
“没错,房价高。”闵榛吃痛,但还是咧着嘴继续,“为什么房价高?”
干嘛又绕回来?小桐鄙夷地看着他。肯定是想用迂回法把自己绕晕就糊弄过去了,想得美。“你问我!”
“好,问我。我说,是因为人人都买房,所以房价高。”
“啪——”小桐的第二拳揍得毫不含糊。“胡说八道!”
“小桐,你下手也心疼一点,不然我都不知道能不能熬到把问题解释清楚。”闵榛可怜兮兮。
“少废话!”又是一拳,不过力道明显小了。
闵榛暗笑,继续,“大家的储蓄都处于买房不足,享受有余的情况。但为什么大家宁愿背贷款,做房奴,还是要省吃俭用买房子?”
“头顶有瓦,心里有谱呗!”
“很好,中国人的重土安家思想。不过,从经济角度出发,是因为我们不得不买房。”
“为什么?”
“很好,终于知道提问题了。”闵老师欣慰,“因为没有保障。”
“废话!”
“我说的保障不是住房保障,而是指其他经济支出没有保障。你想,人家国家的球迷,世界杯了一高兴,买张机票就到南非了,也不担心失业也不担心花费;我们的球迷锁了房门,熬夜看了通宵,第二天定了八个闹铃还是得起来上班。为什么?”
“掉了工作谁管找回来!”
“没错,因为我们没有消费保障。旅游,没保障,要假期还要应对高昂的门票;购物,没保障,物价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差,一不小心还被侵权,侵权后还得等上一年半载的315。不敢消费啊,收入远远跟不上,还可能会赔上工作。没了工作之后,后期的救济保障又跟不上。那你说干什么有保障?”
“存钱!”
“嗯,典型的中国思想。存吧,存个十几年,到头来是负利率,还倒贴银行手续费。不行啊,银行最不靠谱。”
小桐坐了起来,愣愣的,“照你说来,投机最靠谱?”
闵榛笑,“另一种人的典型思想。但也不保险啊。中国股市不成熟,漏洞百出,几十万砸下去,听不着一个响儿。”
小桐吞了吞口水,“买房?”
闵老师得意,“孺子可教也。”亲亲脸颊,以资鼓励。
“为什么?”
“保值度高。你想,股票涨跌难定,黄金并非永贵,唯有房子,就算暴跌,也不至于血本无归。把钱花在房子上,数年之后,能涨当然好,不能涨起码房子在手,不亏。于是万民同心,存钱买房,一下子便宜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两条——银行和投资商。”
“炒房团也是这么想的?”
“炒房团无非就是炒,既然要炒,当然要选风险小的。但是财团选择房产业还有其他原因。中国城市化发展太快,大城市那叫一个挤,那叫一个寸土寸金。资金总是会流通到利率高的地方,过热就容易出现泡沫。出现泡沫,就会造成繁荣的假象,于是又有更多的热钱流入。如此往复,冰冻三尺,你说是谁的错?”
“总不能说是买房人的错吧!”小桐皱着眉。
“主观上,情感上,我们当然不能承认。但是客观上,理性上,房地产市场与人民购买力相挂钩,购买力有多大,空间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