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184)

幸亏冬天,衣服穿得厚,可饶是这样都红肿了。

“有点疼,小舅母忍一忍。”盈芳边揉边说,鼻子有点发酸。

“不疼,火辣辣的,怪舒服的。”小舅母笑着道,“这是额第一趟出远门,稀罕死咧,你姥姥要不说,额压根没赶脚。你大舅母要不是怀上了,肯定和额争这副担子。”

“这倒是。”吕姥姥也笑道,“你大舅母一心想要来看看你,可惜临门一脚怀上了,这一胎不晓得是男是女。额和你姥爷都盼着能来个女娃……对咧,还没说男方家的情况咧,快跟姥姥说说,那孩子性子咋样?你信里说在省城当兵,那结婚后还得随军?”

“随军也不坏啊,起码小俩口不用分开。”小舅母被盈芳按揉得都快睡着了,迷迷糊糊地说道。

盈芳见药膏吸收的差不多了,才停手。

“姥姥,不早了,你和舅母今儿也累了,早点歇息。明儿我再和姥姥细说。”

“好、好。”

到了第二天,都不需要问了,因为向刚回来了。

一回来就上盈芳这。从张家二老那听说盈芳姥姥家来人了,更要来拜访。

“这趟咋回得这么早?”盈芳看到他,讶然不已。

按照扯证那天柳团长的说法,部队里忙得要命,很多人连过年都不一定有时间回家。是以做好了腊月廿九甚至大年三十办喜酒的思想准备。没想到向刚给她介么大个惊喜。

“你这孩子!咋不问问人吃没吃早饭,尽扯些没用的。”吕姥姥生怕向刚不高兴,赶忙打圆场。

盈芳吐吐舌,转身去灶房看给他整个啥点心。面条做做慢,那就面疙瘩吧。正好,昨儿晚上还剩了半锅菌菇汤,掰些黄芽菜进去,再撕两块白切鸡……

向刚听着灶房里头传出的锅碗瓢盆协奏曲,脸部表情柔和了好几分,掩唇清了清嗓子说:“没关系的姥姥,我俩习惯说话直来直去,这样挺好。”顿了顿,又说,“原本是要等廿八才回的,正好接了个就近的任务,而且不赶时间,就先回家看看。”

小舅母适时接道:“也好啊娘,咱们昨儿不是还在为喝了芳芳的喜酒怕赶不回家祭祖发愁嘛,这下问题解决了。”

吕姥姥一拍大腿:“对呀!既然刚子回来了,那就早点办喜酒嘛!”

一锤定音!

端着一海碗热气腾腾菌菇鸡丝疙瘩汤出来的盈芳:“……”

啊喂!好歹问问本姑娘的意见啊!

……

腊月廿七,宜嫁娶。

向刚和盈芳通俗意义上的大喜之日。

喜宴设在中午。主要是考虑了还要赶在大年三十前回煤城的姥姥和舅母。

看似急了点,好在猪肉、羊肉、鸡肉、兔肉、鱼都是现成的;头汤的佐料譬如蛋饺、肉丸,也都炸好了,随取随用;新鲜蔬菜虽说数来数去就那么几样,但胜在菜干种类丰富啊,茄鲞蒸鱼、豇豆干炒肉、梅干菜捂肉,还有吕姥姥带来的半蛇皮袋金针菜干,炖鸡、炒蛋,或汤或干都行。

至于喜酒不可或缺的酒,那就五花八门了——向二婶拎来一坛自酿的米酒、邓婶子提来两瓶省城供销社特供的白酒、书记媳妇和美芹家各送来一坛烧刀子。

廿六下午,李寡妇给盈芳送来两篮她自己捏的喜饼,白白的糯米团子,用镊子夹出了各式花纹,掐尖处还点了红色粉。一篮豆沙馅儿、一篮芝麻馅儿,每篮都是九款花样、每款九双,取天长地久、成双成对之意。

喜酒喜酒,席面有了、酒有了、喜饼有了,余下就是装盘的点心、分发的喜糖以及撒喜床上的染色花生、染色鸡蛋、红枣、栗子等“吉祥果”了。

这些盈芳一点不愁,家里囤货不要太多哦。点心、干果不用说了,分分钟就能搞定。就是那糖果也囤了不少。赵氏夫妇为感谢她不是送了一堆谢礼么,里头就有一罐大白兔奶糖,不过这糖精贵,师娘一再叮嘱她装一盘放新房撑撑门面就够了,分发用的是供销社买的玻璃纸糖球。

第244章 姻缘天注定

就这,师娘还说她败家。

谁家结婚发喜糖用独立包装的糖球的?同样是一斤,独立包装比散装的贵一倍不止,数量也少。

瞅着糖票哗哗往外流,张奶奶替徒弟肉痛:“到了向家,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了,过日子得精打细算。”

“是是是!我都记下了。”盈芳赶紧赔笑,“这不美芹和糖球柜台的人很熟,见我买的多,找领导批了个内部价,没比散装贵多少……”

这才劝开她老人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咳咳咳,错了!应该是筹备齐全,坐等结婚。

许是太亢奋了,廿六晚上,盈芳裹着被子滚来滚去,怎么也睡不着。想到过眼云烟的上辈子,想到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点点滴滴,真像一场梦。至于梦的尽头,她恍惚看到一张刚毅冷峻的脸,那是将要与她携手共度下半辈子的人……

那厢,向刚提着油灯屋前屋后走了两遍、屋里屋外检查了一番,确保明天的酒席需要备的都备齐了、该收拾的也都收拾了,明儿要穿的新郎装、新鞋袜都摆在了床头,各方面细节堪称完美无差错,这才缓缓吐出一口长气,倚着窗,借着油灯昏暗的光,勾勒新房里新家具的轮廓,唇角的弧度,越绽越深。

同样没睡的还有张家二老。

“芳丫头明天出嫁,我这心呀,真有些不割舍。”张奶奶靠坐在床头,抚着床面上一男一女两身新衣裳,布料是徒弟从省城买的。

张有康吹熄了油灯,坐上床:“割不割舍都要嫁,迟迟不嫁你才要哭了。睡吧,明儿事情多着咧,得早点爬起。你把家里收拾了,去陪丫头,我去向家那边看看有啥能帮的。”

二老商量完,掖好被褥歇下了。

老舒家。舒老太不甘心地问小儿子:“那死丫头真没来喊你送嫁?这人咋恁没良心呢!俺们舒家养她这么大,出嫁了连招呼都不打一声,送嫁还让外人送……”

“娘!”舒建强不耐烦地起身,打断老太太的抱怨,“你别老说别人的不是,她找对象、结婚,哪桩事俺们出过力了?不都是她师傅师娘整饬的么?送嫁的人选,那边定了也就定了,俺无所谓……”

“你无所谓俺有所谓!俺才是她奶,你是她小叔。对象饭那天不请俺们也就算了,结婚休想避过俺们!你个没出息的,待了几天牛棚,别的没见有啥长进,倒是学会替那死丫头说话了,俺算白养你了……”

舒建强抿紧嘴唇,忍着没有吼回去。妻离女散,家里再禁不起折腾了,老娘爱骂就随她骂吧,骂骂又不会少块肉。于是头一扭,转身进睡房,蒙上被子睡觉。

舒老太见儿子不睬她,骂的更来劲了,唾沫横飞、摔桌砸凳,直骂到没力气才作罢。

第二天,盈芳刚起,张奶奶就拎着竹篮过来了。

“送嫁饭”必须得娘家人喂着吃,吕姥姥荣幸地接下此任务。

盈芳坐在香桌前,一边由小舅母给她梳头、上头油,一边张口吃姥姥喂到嘴边的送嫁饭。

梳好头、吃好饭,接着是洗脸、开脸、上胭脂、换嫁衣。

这时,邓婶子、张嫂子、李寡妇也都来了。

“你二婶和美芹娘去刚子那帮忙了,美芹说是去拿个东西,一会儿就来陪你。”邓婶子说着,拉起换好嫁衣的盈芳,眉眼含笑地上下打量一番:“真好看!”

盈芳被夸地低下头,整了整挺括的红嫁衣,别说,她自己看着也觉得漂亮。

今儿穿的正是两个舅母花了一个月缝出来的嫁衣,双口精致的绣花、修长掐腰的款式,配她自己车的黑色灯芯绒裤、花开富贵的翠色铺棉绣花鞋,人人都说好看。

省城百货大楼买的嫁衣好看是好看,但用料没那么实在,俩俩一比,显得单薄多了,被盈芳压到箱底,天气暖和了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