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236)

李双英就是来认个门,喝了杯茶就起身告辞了。

盈芳拿陈副团送礼落下的布袋,装了两个水果罐头、一小条肥瘦相间的咸肉、一袋蘑菇、木耳的干货,又抓了两斤早上挖的野菜,让李双英带去。

陈副团当时送来的是一条大前门香烟。真要论价钱,这些东西还抵不上一条烟呢。

可谁让手头没票、买不了好东西,只能等老家那些囤粮、草药搬来后,再想办法还这些个人情礼了。

李双英也没客气。搬来了大院,往后两家的来往肯定不会少。

“那小向你好好养伤,我走了。赶明等你伤好了,咱几家再好好聚一聚。好了,你快回屋歇息,让弟妹送我下楼吧。”

李双英其实有几句话想和盈芳说。站在楼梯口怕有心人偷听,干脆挽着她边下楼边说:

“弟妹,你和小向才结婚,之前也没来过部队探亲小住,和其他家属接触不多,甚至都是第一次接触,凡事要留个心眼。你是个实诚姑娘,为人处世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这是优点。但同时要知道,咱们七一三是个万人大集体,人数比普通一个镇的居民还要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小向这样毕业于军校的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各个地方应征入伍的义务兵,没文化的占多数。家属的素质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你心里要有杆秤,别被人利用当枪使……”

盈芳认真地听着,直到最后表态:“嫂子,谢谢你提醒我,我都记下了。”

“那就好。回去吧,这点东西我还不至于拎不动。”

李双英笑着接过布兜,撵盈芳上楼。

“等熊孩子回来,我带他去看你们。对了,听老陈说,你这趟来得急,很多东西都没带,缺啥只管来我家取。”

“好的嫂子,谢谢嫂子!”盈芳目送李双英离开,才步履沉稳地上楼。

一进门,就被男人卷入了怀里。

“嫂子拉着你说什么悄悄话了?非要避开我。”

盈芳失笑,摸摸他英俊的脸:“嫂子提点我呢,要我多长点心眼,别傻乎乎地被骗了。”

“唔,这话我同意。不过不是针对我吧?”

“就是针对你……唔……向……刚……”

“嗯。”男人低笑,抱着女人来到床上,“离午饭还有点时间,咱们先做点别的。”

盈芳抗议的话没出口,就被男人带入了一场爱的疾风骤雨。

睡得晚、醒得早,这会儿又酣畅淋漓地运动了一场,结束时眼皮子都上下打架了。

“我撑不住了,先睡会儿,你饿了先吃……”

向刚见她话音刚落就睡着了,不禁后悔咋不等她吃饱了再拉着她进行有爱的运动呢。

这下要饿着肚子睡觉了。

可是看到她下眼睑淡淡的青色,又不忍喊醒她,只好靠在床头守着她。

没事做就拿了本她平时当消遣的医书,聊胜于无地翻看着。

阳台外传来几声争执,不是隔壁、就是隔壁的隔壁又在闹口角了。

向刚的视线从书本移到女人酣甜的睡颜,忘了问她晌午时厨房里到底发生什么了。不过从陈副团爱人的措辞来看,她应该没吃亏。

这就好。

第311章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琢磨着过几天去医院复完诊,陪她回趟老家吧。

除了收拾家当,主要是找宁和中学的校长要份学籍证明,回来就送她去学校。

要不然,等他回部队了,留她一个人在家,还真有点不放心……

思定后,向刚把书放回原处,身子一侧,搂着媳妇儿也补起眠。

一觉睡到下午三点,两人才吃午饭。

“一会儿我把早上挖的野菜理了,焯水拌了,晚饭前给各家送去。”

“嗯,借此去认认门也好。”向刚对此没意见,收拾了碗筷,陪她一起择野菜。

荠菜适合包水饺,紫云英、马兰头、蕨菜之类的,焯水过油拌一拌就是一道菜。

盈芳在厨房忙活了两个钟头,把大半篮野菜都做成了开胃的凉菜——清炒紫云英、蒜蓉马兰头、蕨菜拌木耳。

做好后分装在几个大碗里,挎上竹篮,回头对向刚说:“那我去送了,你要饿了先吃起来。”

“不饿,你快去快回。带上手电,楼道里暗。”向刚送她出门,把手电筒给她后,出其不意地在她嘴角啄了一下。

盈芳老脸一红,快步走了。

去医院探望过向刚且住在大院里的领导、战友其实没几家。

其中陈副团家没亮灯,料想李双英还没从娘家回来。

吴奎、林大兵、秦益阳他们,因家属还没随军,目前还住在集体宿舍。

盈芳出门前大致捋了一下,下楼后径自敲开了向刚的搭档——四营的教导员王富强以及东单元另两个副团长家的门。

三家都准备开饭,盈芳寒暄了几句放下菜碗就走了。

“还没见过把野菜煮这么香的。”王富强蹭着裤腿缝擦了擦手,抓了条蕨菜尝了一口,竖着大拇指夸道,“媳妇儿,改天你也去挖点野菜来呗,天天小白菜都吃腻味了。还不用钱买,多好。”

“还用你来提醒。”他媳妇嗔睨他一眼,“我和小舒约好了,赶明她去山脚挖野菜,喊我一块儿去。”

“那感情好。”王富强笑呵呵地道,“别说,向营那媳妇,看着年纪小,没想到懂的还挺多。向营有福咯。”

“咋地?你没福?”王富强的媳妇狠狠地在他腰间拧了一把。

“有福有福,当然有福……哎哟哟,媳妇你轻点。上回拧起的乌青还没消下去呢。”

“那不正好,凑个成双成对。”

“媳妇儿……”

“……”

另两家也在品尝盈芳送去的野菜。

“这个好吃,妈我还要。”

“我喜欢这个,蒜头的冲味闻不到,反而很香,还能再添一碗饭……哎呀爹你下酒吃花生米不得了?吃啥子野菜……”

当爹的不甘示弱:“你个臭小子,吃两碗饭还不够?添啥子饭!米袋子都被你吃空了。”

当娘的哭笑不得:“孩子正长身体呢,多吃一碗饭算什么。又不是大鱼大肉。话说回来,不就是野菜嘛,咱家以前又不是没挖来吃过,那时候咋没见你们放不下筷子啊?”

“妈你尝一筷就知道了。”

当娘的拿筷子夹了口蕨菜木耳,刚放到嘴里嚼了两下,眼睛倏地亮了:

“别说,这味道真特别,酸中带辣,蕨菜的涩味一点都没了,黑木耳脆脆的也很开胃。难怪你们抢着吃。行!明儿我去还碗时,问问小舒咋做的,再问问她一般什么时候去挖,我跟她一块儿去!”

“太好了!”

“……”

于是,第二天,三家女主人,都来找盈芳询问昨天那几道野菜的做法了,还碗才是顺道过便。

盈芳自然不会藏着掖着,详细解说了一番。

“小舒,你这两天还去挖不?啥时候去喊我一声,我们那俩小子,平时老抱怨菜没味儿,昨儿就着你送的野菜,多吃了一碗饭。”

“我们家闺女也是,还说我花钱买的菜,还没这野菜香。还跟她爹抢,饭桌上可热闹了。”

“对对对,小舒,左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现在就去?”

盈芳本打算过两天再去挖的,见盛情难却,便和向刚说了一声,跟着三个嫂子去山脚开拓野菜大业了。

清早去有清早去的好处——野菜沾着露珠,碧绿鲜嫩。

白天去同样有白天去的好处——视野开阔,能寻到更多的野菜,甚至草药。

冯美娟这个点不在家,送女儿上学后,在镇上转悠,看有什么单位在招工。以至于错过了在上级家属面前刷好感的绝佳机会。

直到盈芳背着竹筐收获满满地回来、在天井和三位笑容满面的嫂子分别,正在阳台晾衣服的冯美娟才发现,四营长家的那口子不声不响间竟已打入“上层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