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一团四营的舒盈芳可以!她家寄样的还是大白鹅呢,比起鸡鸭难伺候多了。不都是军嫂吗?还是同个级别的。她可以,凭啥我不行?”
养殖场的同志笑了:“现在是一个级别,过几天就说不准了。而且他家的大白鹅,当时是经过师长批准的。要么你也找上级干部打个批条过来,那咱们没话说。”
后半段话,蒋小琴压根没听进去,她就听着头一句了。
“啥意思?啥叫过几天就说不准了?难不成咱们团的副团人选已经定下来了?”
养殖场同志也是听来的,自然不可能对个陌生的军嫂娓娓道来。当即不再理她,转过身忙自己的事。
蒋小琴哪还有心思管鸡鸭准不准寄养,牵着儿子心不在焉地回到大院。
升副团意味着什么?对家属来说,最直接的利益可不就是每个月的津贴涨了么。那可是好几块钱!莫说还有别的票证什么的。
在大院门口碰到二营的副营长家属。
二营副营长郭彪也是个悲催人物,原本前任四营长外调,他以为自己这下终于能摆脱副职、升正职了,同期的柳志明都成他上司了,他还在副职一位上蹲着,别提多憋屈了。可万万没想到,半路被脱颖而出的向刚截了个胡,而他被调去二营继续任副职。
再经过折腾小半年的野鸽训练计划彻底“流产”,郭彪的军旅生涯,恐怕就此止步了。
要问对现任四营长敌意最重的,非郭彪莫属。
因此,看到郭彪的媳妇,原本对副营级干部家属不屑一顾的蒋小琴,眼珠子一转,走上前搭讪,顺便把空缺的副团已经有人选的消息传播了出去。
郭彪的媳妇是个典型的夫唱妇随型妇女,丈夫对四营长有很大的意见,做妻子的自然不可能姐来妹往交情好。相反还喜欢在背后说盈芳坏话。要不是向刚冒出来截胡,她如今也是正儿八经的营级军嫂了。因此见正营级干部家属的蒋小琴和她“推心置腹”,她也立马投桃报李,将人请到家里吃饭。
这段时间,男人们训练任务紧,中午都不回家。两个女人碰一起,肆无忌惮地说了一中午的坏话。
不仅盈芳,其他看不顺眼的军嫂,统统被她们骂了一通。
说到后面,郭彪媳妇一拍桌子,义愤填膺地道:“我不服!姓向的升正营才多久?副团一职,再怎么缺人也轮不到他吧!不说我们二营,嫂子你家的杜营长不也很出色?依我说,这次的副团,合该让杜营长来当。”
倒不是真的认为一营长出色,而是新上任的三营长资历不够,自己所在的二营因为泡汤的野鸽驯养计划,给军区那帮干部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短时间怕是没办法扭转。剩下也就一营长能和姓向的拼了。哪怕拼不过,闹个鱼死网破也好啊。
蒋小琴不知郭彪媳妇心里的小九九,听她一说,还当自己丈夫真的如此出色,不禁沾沾自喜。
在郭家吃了饭之后,蒋小琴领着儿子回家。一路上苦思冥想,无论如何得让老杜找领导说说去。四营的向营长才几岁?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能有什么实力坐上副团的位置?给他个营长当当就已经祖上烧高香了,居然还想和老杜争副团,简直不知所谓!
“兵兵,咱不吃!不就菱角嘛,妈回头给你买冰糕!”
蒋小琴难得硬气了一把,连哄带骗地将馋嘴儿子拽回屋,“砰”地关上了门。
盈芳不明所以地挑挑秀眉。
不过她对蒋小琴这人实在不感冒,人既然不要她的菱角,她也乐得省下一碗。
八斤菱角挑出一半比较老的,采摘到这会儿估计也有两天了,天热放不住,洋锅里加水煮,煮熟了剥壳吃,菱角肉粉的和栗子有的一拼。
菱角煮上后,大灶也生起火。
怀孕满三个月后,盈芳那闻着什么味就想酸吐的孕初期反应神奇地不见了。对辣椒做的菜的钟爱之情也没前个月那么旺盛了。
倒是近几天喜欢上了双英嫂子送她解腻的糖渍酸枣糕。
听说是双英嫂子的姑妈从老家寄来的,江城那边的土产——一种名叫五眼果的酸枣为原料制成的糕点。看上去是半透明的红枣色,吃起来酸为主、略带点甜味。
姜心柔见状,不禁打趣说,她前阵子喜欢辣,这阵子又喜欢酸,没准肚子里怀着两个宝宝,一个女宝、一个男宝,因为酸男辣女嘛。
向刚听了却忍不住发愁。都说女人生孩子,无疑是去鬼门关绕了一圈。生一个就够呛,还一来来俩。双胞胎听着是很喜庆没错啦,可对孕妇来说,却是不小的磨难。
盈芳对他还没确诊呢就在那犯愁表示万分无语,这不杞人忧天嘛,好说歹说让他放宽心。至于真的宽没宽心就得问他肚子里的蛔虫了。
于是她娘提议:要不等坐胎稳了、天也凉快了,去海城妇保医院照个B超。那东西据说老高级了,不仅能照出怀的是几胎,还能照出胎儿的性别。
第426章 别人家的男人
向刚对孩子的性别倒是没多大想法,只要是媳妇儿生的,男娃女娃他都喜欢。只不过听说能确诊怀胎数,且海城的妇保医院比起省城的又要高上一个档次,想了想便同意了。
于是,丈母娘和女婿就这么愉快地定下了九月底、十月初的金秋海城行。
至于盈芳还是学生、暑假结束得回学校上课这个事,完全被疼闺女(媳妇)成痴的姑婿俩抛到了脑后。
好在盈芳平时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自学习惯。说说是在暑假,她问双英嫂子借来高二的课本,得空就翻看,遇到不懂的记在本子上,等双英嫂子有空上门了向她请教。因此即便开学后迟一个月去上课,想来也不会落后太多。
灶膛火旺以后,锅里先烧水。然后和面、醒面,借着醒面的工夫,把菜洗了,凉菜拌一下很快,而且现拌现吃口感好,便也不急,先把丝瓜、茄子炒了。
等金毛背着箩筐,咋咋呼呼地跟着老金爷俩扫荡似地从楼下窜到楼上没多久,师兄一家跟着她娘也到了。
燕子一看到她,眼眶立马红了。
“姑!”
“哎,你先坐,吃点瓜果凉快凉快。”盈芳撩起围裙擦了擦手,搂了搂燕子,“我先把菜炒了,等会儿咱俩有的是时间说话。”
燕子听她这么说,也就按捺下吐槽的冲动。揉了揉眼睛,跟着进厨房打下手。
不一会儿,罗胜男跟着姜心柔也来厨房帮忙了。两个主妇别的不说,捏窝窝头做馒头相当擅长,从盈芳手里接过后,只留给俩小的一些凉拌类的轻省活。
四个女人有说有笑,很快整饬出了一满桌菜。
待向刚收工回来,开了一瓶夏老走之前送他们的洋河大曲,除盈芳之外,都斟了一盅,高高兴兴地干了一杯。
听到301室传来的推杯交盏和欢声笑语声,蒋小琴羡慕嫉妒地撇撇嘴,愤懑地把从养殖场听来的消息说给丈夫听。
一营长听后直皱眉:“你怎么随了军之后,变得越来越长舌妇了。别人说啥你就信啥?一天到晚没事做闲得慌吗?”
蒋小琴一听不乐意了:“啥叫没事做闲得慌?我这还不是为了你!我跟你说老杜,养殖场那小同志说的多半是真的,要不然你想,陈团副转正那都多久的事了,怎么到现在还迟迟不提拔你们?就算李建树没戏唱了,那不还有你和张涛嘛。你俩在营级位置上猫多久了,别的团,像你们这个年纪,哪个不升副团、正团的。就你们一团,宁可空着也不升你们,要说中间没猫腻,打死我都不信!”
一营长一把捂住媳妇的嘴:“行了行了,就算你说的全对,能不能升也不是我说的算。还有,向营那媳妇,你眼招子放亮点,千万别去惹。那不是你能惹得起的。你看看咱师长这段时间对向营的态度就该知道,他媳妇失散多年的亲生父母身份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