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559)

“不要打它叔叔,它帮我们拔草呢,瞧!这堆都是它拔的。”暖暖指着膝盖高的枯草堆说。

“啥?狗帮你们拔草?这怎么可能!哈哈哈!”社员不相信。

“真的真的!癞皮狗真的帮我们拔草了!”

“拔起来可快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汇报癞皮狗的功劳。

癞皮狗还自动自发地现场示范了一番。

社员看了啧啧称奇。

不到晚饭时间,近山坳的村民就全都知道了——前几天流浪到自家村落的癞皮狗是条通人性、爱劳动的好狗。

还看到这条传闻里凶猛又霸道、实则看起来温驯得像头小绵羊似的劳模犬摇着尾巴跟着三胞胎去了他们家。

第668章 肉是永恒话题

盈芳能说啥?来都来了,难不成把它撵出院子?

好在家里有现成的狗窝——以前老金住的,虽说旧了点,但洗刷干净、垫上稻草蒲团后,比癞皮狗以前的家舒服多了。

以前在陈家,陈二流子连自个的窝都不收拾,何况是狗窝。那根本不叫窝,就一个稻草垛子底下刨了个洞,天冷或下雨时才钻进去躲。

因此对于眼前的新窝,癞皮狗再满意没有了。

加盟向家后的第一顿饭也相当丰盛——一条阳阳给它争取来的炙烤无盐的野兔腿、一大碗拌了糠秕的糙米饭,完了还有主人家饭桌上啃剩的骨头、喝剩的汤水,总之吃得癞皮狗空了数个月的肚皮都鼓起来了。

吃饱喝足,癞皮狗满足地趴在温暖的稻草蒲团上打盹。这样的生活,给俺来一打。

阳阳正在屋里缠着他娘要养这条狗。

“它真的很听话,不吵不闹,咱们劳动,它也跟着劳动,拔起野草不比咱们慢多少。要不是它是狗不是人,沼气池那边还给记工分呢。”

“哎呀妈,你就答应了我吧!我保证,以后癞皮狗的一日三餐,都我给它弄。它就在咱家安个窝吧!还能给咱家看门护院不是?”

“你给它弄?你给它弄啥吃的?”盈芳乐了,捏捏儿子的小鼻尖,打趣道,“你个小家伙连自个都还要爹妈养呢,你拿什么养狗?”

“我能上山打猎啊。小李叔教我逮兔子的技巧了,不信你瞧着,赶明我去打窝野兔回来。”

“行了,你爱养就养吧,不过不许让它进屋。”盈芳拗不过儿子,想着家里多条狗看门也好。

自从老金去世、金牙继承了老金的衣钵——进了部队、成了威风凛凛的军犬,家里就没再养过狗了。

陈二流子家的癞皮狗能不能养熟不知道,但这大冷天的,她实在硬不起心肠撵它出去挨冻。横竖家里不缺一口吃的,人吃的狗都能吃,收留就收留吧。

但看着癞皮狗那一身七零八落的秃毛,盈芳又怕它带有狗类的皮肤病,一再叮嘱三胞胎不许跟它太亲近,也不许放它进屋。起码等皮毛长出来、看着不那么吓人了再说。

“要实在担心狗屋太冷,就关隔壁院子的牛棚去。”

野母牛养了五六年终于养熟了,上半年被公社借去配种并怀上了牛崽,如今住在公家宽敞的大牛棚里被社员们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小牛成熟后,也经常帮公社犁地,这不,经常跑去它娘养胎的大牛棚蹭吃蹭喝,盈芳家的牛棚自然就空出来了。

“好嘞!妈你最好了!我最爱你了!比爸爸还爱你!”总算磨得娘亲点头的阳阳,欢呼一声,跳起来亲了他娘一口,跑出去跟弟弟妹妹分享好消息了。

盈芳失笑地摇摇头。继续收拾手头的行李,打算过几天就带三胞胎去煤城看吕姥姥。

向刚年前有一个月假,一家子商量后,决定这个月就出发,争取腊八前后回来。再迟天更冷了,万一大雪封道火车不通了咋办。

“多带些衣服,棉鞋也要各备一双,煤城比咱们这儿还要冷,下雪的话,鞋面湿了还能换。”姜心柔进来帮闺女一块儿收拾。

“你确定我跟你爸不用住招待所?”俩口子不放心闺女、女婿两人带三胞胎出门,决定跟了去。

“真不用。”盈芳说,“姥姥家在农村,以前和我讲过,院子很大,房间很多。大舅在矿上工作,转正式工三年分到了一套职工福利房,把舅母和表弟都接去矿上了,腾出来的房子让姥姥砌成了大炕屋,就盼着咱们去住呢。”

“那行!我和你爸也不客气了。回头我俩多背些吃的,再带些京都、省城的特产啥的,总之尽量不让你姥姥家破费。”

盈芳笑笑,其实姥姥一家不是小气的人。

不过爹妈说的也没错,这年头,谁家的口粮不是盘算着吃的?又不是一天两天小住。

既然去了,最起码把那头的亲戚走一遍,带着三胞胎认认人;完了再陪吕姥姥说两天体己话,一圈下来,少说也要七八天。四个大人三个娃,共七个人一天三顿吃上七八天,口粮可不好说。

“你姥姥家缺肉不?要不咱们都带野味。粮食不够,还能拿野味去城里换粮,多实在啊。”姜心柔眼睛一亮,想到了个好主意。

这年头缺肉永远比缺粮厉害,尤其是城里人,每个月粮食有标配,但肉就不好说了,特别是小地方的城镇,即使发了肉票,也不见得能买到肉。货源不足有啥子办法。

城里的肉蛋都靠农村提供。农村养的多,城里才分得多。养的少亦或遇到疫病,城里人想要吃到肉可难了。所以肉类绝对不怕没销路。

去年开始,街上抓黑市交易的红袖章少起来了,据说是国家对这方面管得松了,只要不是大量地倒买倒卖,即便看到了也是口头教育几句。有时候甚至睁只眼闭只眼当做没看见。

这对养鸡养鸭有余粮的农家来说,堪称是绝地逢生的好消息——总算不用偷偷摸摸地拿粮或副食品跟人换布和日用品了,家里缺啥,背上屯粮存货去县里找门路就是了。

“直接带着米面登门做客,总感觉对主人家不尊重,还以为咱们瞧不起他们呢。带肉去就没这个顾忌了,就说是年货,本来不也要送的吗?多送些,咸肉、腊肉、熏肉,每样都弄个十几二十斤。带不了就邮寄,对啊!咱们可以寄包裹,大头先寄过去,身上再带一些。”

盈芳确实有这个打算。

实在是带着三个娃,都不好拿行李。像咸蛋、皮蛋不好邮,腌制过的腊肉躺在包裹里,天气又这么冷,怎么都不会坏。

“行。”盈芳二话不说点头。

可家里现有的野味,林林总总加起来,最多就个百八十斤,这还不算年底送人的。京都的二伯、海城的堂兄、省城的夏老,另外还有师傅师娘、书记社长,都是需要人情往来的。

第669章 手撕大野猪

因此还得上趟山。

趁山里还没积雪,萧三爷打算下午就去。

“要不等刚子哥回来,一起去?”盈芳问。

“等他回来干啥?这么点事我和小李还能搞不掂?”萧三爷不服气地瞪眼,“不信等着!保管让你们心服口服。”

说完,带上麻绳、扁担、竹筐,和小李一起上山逮野味去了。

阳阳嚷着也要跟,被盈芳制止了。

“你跟去干嘛?姥爷和小李叔叔是有正事要忙,而且昨儿晚上才刚下过雪,虽然没积起来,但山路又湿又滑,摔了怎么办?乖乖的,在家和弟弟妹妹玩,赶明带你们坐火车去煤城看望太姥姥。”

“火车有啥稀奇的,我又不是没见过。”一心想着给癞皮狗弄点肉的阳阳,闻言失望地噘噘嘴。

去县里玩的时候,他可是经常去火车站看火车的,都快看腻了。

“呜——哐且哐且哐且哐且——看我学得像不像?”

“哥哥学火车最像了!”兄长的忠实粉丝暖暖小盆友热烈鼓掌。

晏晏抿唇默笑。

接收到来自弟弟妹妹们的崇拜目光,阳阳心里的小宇宙立马又匀速运转了,搬来一条长凳放在屋檐下,拉着弟弟妹妹爬上去,晃着腿排排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