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299)

而陶笉然则负责各种民生发展和科研机构,两个人相辅相成,合作的非常融洽。

由于是两个人一起处理政务,所以工作效率非常快。现在两人每天固定工作四个时辰,其余时间就在一起谈情说爱,顺便带带孩子。比起历朝历代的那些劳碌的君王。这两人简直悠闲的更像是一对昏君。

陶笉然听到戚博翰突然又提起此事,想想确实也足够糟心的,便也没有再深思戚博翰方才的情绪。转而认真思索了一番后,道:“我觉得咱们还是缺了个监察机构。”

说到监察机构,戚博翰立即联想到了御史台,脸色变得有些臭,但很快又收敛了起来。

戚博翰点了点头:“有道理,那御史台在京中就只会找我的茬。其他那些世家高官他们倒是不管,放在京城也是碍事。不如……”

陶笉然秒懂戚博翰的意思,这是要把御史台调遣到地方!

陶笉然十分赞成他这个想法!

御史台当初设立的目的,就是帮忙监察文武百官,以至皇帝的言行有何不妥,但现在御史台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嘴炮台,没有丝毫实际用处。

但若是直接就废了御史台,名声也不好听。搞不好还会被人评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肯听批评。

那不如把这个鸡肋一样的御史台,给扔到地方去监督地方官员。就算他们去到之后也不干实事,那也总好在京城膈应自己的强!

不过身为实用主义,陶笉然还是不赞成这样的人力资源浪费的。于是建议道:“咱们地方官都有政绩要求,那这个御史台也得有点政绩要求吧?”

戚博翰就知道陶笉然这种鬼点子最多,于是笑道:“接着说。”

陶笉然嘿嘿一笑,奸诈道:“比如说,一年需要交出多少个贪官,找出多少个污吏,你看怎么样?”

“这样怕是他们会为了政绩,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了。”戚博翰虽然是在挑毛病,但眼中含笑,他知道陶笉然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元旦快乐啊!!(好像说得有点晚)

第229章

“没关系,只是要他找出来而已,又没说他有权利处理。就让御史台每年带着证据回京述职。再让刑部那边查探这是证据是否属实。如果真的有人为了凑政绩,而冤枉别人的话…”

陶笉然话没说完,戚博翰便懂了它话中的意思。

到时候被他们抓住这么大一个把柄,那怎么处置都不为过了!

两人说话间,便默契地商量好了一系列的政策。

这种你说半句他懂后半句的默契,就像是夏天里喝道了冰镇的维他柠檬茶。冬天里吃到了热腾腾的烤地瓜。让人从头到尾,由内而外地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快♂感。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灵魂伴侣吧。

陶笉然看着戚博翰的侧脸,脸上露出了一个能把人甜死的笑容。

御史下地方的政策很快就开始推行了,不过下地方的御史也不能叫御史了,改为监察史。戚博翰一口气将以前那些总是挑他刺,不干实事的御史全都给发放下去。一时间整个御史台人人自危。

新政策实施其间自然没有一帆风顺,但是那都是戚博翰要管的事情,陶笉然现在要忙的事情非常多。

地理研究生的考试结果也终于出来了,合格的人数跟化学研究生的人数倒也差不多,两所中学加起来也是二十来人左右。

由于地理研究所建在宁安,陶笉然起来没办法当面给所长交代任务,只能写了封信,让京城的研究生们带过去。

虽说是地理研究所,但实际上还是研究天文偏多。因为这个时代,如果真的出门研究地理,擅自绘测地图,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所以,陶笉然给地理研究所交代了第一个任务,就是总结一套可以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天气预报测量法。

为此,陶笉然还去钦天监那边打劫了一位人才。就是帝后大婚当天给他们送祝福的,那位年轻又帅气的钦天监。

这位钦天监名叫詹启,是现任监正的嫡长子,完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原本詹启的父亲是打算让儿子去帝后面前露个脸,以后可以混个好前程,没想到这一露脸露过头了,直接被皇后打包塞到宁安去了。

等到行知行政所的招聘考试开始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4月中旬。

前不久,陶禧然通过了御医院的考试,开始进驻与医院,成为了一名实习御医。

有了这个名头,陶小妹还没开始放出要替自家小弟相看的消息,就已经开始有媒婆踏着门槛上来了。

不过比陶禧然的好消息来得更快的,是一早就开始准备的慕容家。

慕容家世代都是跟当地的一些书香世家联姻,这次给慕容温瑜挑的姑娘自然也不例外,是个十分温婉、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慕容温瑜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一切都听从父母的安排。等到三书六聘之后,婚期也就定在来来年的三月。

还有一年的准备时间,原本还不应该这么早就通知亲朋好友的,但是慕容温瑜想了想,还是给王灵均写了一封信。

王灵均收到信的时候,刚在岳州安顿好不久。没想到一转眼,慕容温瑜的亲事就已经定下来了,一时间有些懵逼,也没想好要怎么写回信。

也是在这个时候,陶笉然的一系列叮嘱也随之而来,同时还伴随着自家表哥不动声色的威胁。王灵均丝毫不敢怠慢,直接将慕容温瑜寄来的信抛之脑后,急忙开始干活。

王灵均来到岳州府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戚博宇。

算起来,他们两个也是老熟人。王灵均小时候经常出入宫中找戚博翰玩,偶尔也能见到戚博宇一两面。

只是长大之后就很少再见到了,对戚博宇的印象也停留在两年前,从狐朋狗友嘴中听到的消息。

王灵均是在一间酒楼里面找到戚博宇的。

彼时还不过是刚过午饭时间,戚博宇就已经喝得烂醉,任凭王灵均怎么弄都醒不过来

王灵均很是意外,在他的印象中,戚博宇虽然也喜欢喝酒,但是从来没有喝到这么失态过。

无奈,只能让阿四先把人带回府上,等他清醒了再做打算。

王灵均不是个勤奋的人,但奈何有表哥在上边压迫着他,如果他不在宁安干出点成绩来,就要被调回京城,还要被迫娶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这可把王灵均给吓着了,来到岳州府之后,丝毫不敢停下来。既然戚博宇没清醒,那他就去干下一件事情。

宁安要建大学城,王灵均这个门外汉懒得管太多,也没兴趣指手画脚。所以干脆直接找来潘文山,还有负责宁安这一代行政所建造的章文友。

把要建大学城的事情这么一说,便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你们看上哪块地,要人要钱只管来跟我说,其他小事你们自己决定。”

说完,王灵均便急匆匆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