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陶笉然就看到了路边立着一个一人高的石碑,上书:乐径村,三个大字。
再放眼望去,乐径村哪里还有当年的贫困模样,目之所及,全都是青砖绿瓦的大宅子,过往行人穿着打扮,竟比岳州府的还要富贵几分。
见到陶笉然一家的大马车使进来,百姓们也只是好奇地看了两眼,并没有显露出少见多怪的形态。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往里走,很快便来到了陶笉然当年盖的宅子前。
这宅子已经有了些年头,但因为戚博翰一直派人打理,所以不仅丝毫不显老旧,反而因为岁月的洗礼,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再加上如今喜事将近,宅子周围都挂上了大红色的囍字,还有各处都用正红色装点了起来,看起来倒是喜气洋洋的,让人心情一下子就变得愉悦起来。
陶禧然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了,一见到马车,原本懒洋洋的神情立即变得正经起来。
紧接着马车里就窜下来四个小宝贝,十分活泼地跑到了陶禧然身边,叽叽喳喳地喊着叔叔。
陶笉然和戚博翰在后面看着这副其乐融融的画面,都忍不住会心一笑。
只是他们这一下马车,立即就有人把陶笉然认了出来。
原本就很是热闹的乐径村,一下子就炸了。
作者有话要说:┗|`O′|┛ 嗷~~ 完结倒计时10天!新文准备开坑啦,求收藏!
《带着系统开宗立派》
乐骁枫通宵玩游戏猝死,恰逢游戏世界即将崩塌,他临危受命,跟主神达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怀揣着主神给的可以复制给别人的修仙系统,穿进了游戏世界!
代替失踪的男神开宗立派,力挽狂澜,将即将破碎的世界掰回正轨!
然而在他穿越后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乐骁枫:等等,修炼功法还要自己悟?!那要这系统有何用?!
捡个徒弟回来伺候我,为什么变成我被他管了?!
说好的开宗立派威震一方,最后竟然还被徒弟压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穿回去!啊朋友再见吧~
第308章
村民们得知陶笉然回村, 所有人都放下了手头的事情, 来到陶府门口围观。
原本就很喜庆的陶府门口, 此时更是热闹得不行,整个宅子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幸好陶笉然已经进了屋子, 只要大门关上, 外面的人就进不来,才没闹出什么乱子。
只是外面人这么多,很容易让有心之人寻到机会, 戚博翰便让影卫出去将人都赶走。
陶笉然连忙补充道:“温柔一点,别伤到他们了, 他们也没恶意的。”
影卫跟了陶笉然这么多年,自然也是知道分寸的, 应下之后便出门去。
陶笉然坐在大厅, 看着这座自己亲自盖起来的房子,一时间感慨万千。
其实陶笉然穿越过来之后,在这间屋子里住的时间也就那么十几个月,可不知为何,回到这里, 却产生了回到老家的复杂感情。
看着屋内的一砖一瓦, 陶笉然又回想起了自己最初的那段日子, 嘴角不自觉露出了一抹笑容。
良久,陶笉然才回过神来,对戚博翰道:“我跟乡亲们也好多年没见了,明天让村长, 还有大叔大婶们来家里聚一聚吧。当年那些孩子不知道还在不在村里,要是在的话,也一起来吧。”
陶笉然说完,又转头对正跟宝贝们玩游戏的陶禧然道:“禧然,跟咱们家关系比较近的那几个大叔大婶你还记得吧?等下你亲自去请一趟。”
这么做也算是给足了那些邻里面子,二来也是因为陶笉然现在已经有些记不太清那些人了,于是把陶禧然拉出来当挡箭牌。
陶禧然从小在村里长大,虽然离开时年龄不大,但是童年的记忆还是十分深刻的,村里那些人还是记得很清楚的,一拍胸脯便应下了。
陶笉然又招来临时的管家,询问陶禧然婚礼的事宜。
公孙小娘子以及母亲家人等,三日后便能到岳州,届时会在王府内暂住,待到婚礼当天,陶禧然去岳州府迎亲。
因为乐径村的安保力量有限,为了避免被人一网打尽,所以这次婚礼没有宴请什么大官,只在村里摆开流水席,谁来都可以吃。
不过这并不代表陶家不重视这场婚礼,单看陶笉然和戚博翰都会出席婚礼这一件,那这席面再怎么简陋,也是天底下最大的荣耀了。
当然,表面功夫陶家也做得很足,婚礼上所有吃穿用度,都是采买了京城和宁安两地最好的,奢华程度足够匹配得上公孙小娘子和陶禧然的身份。
陶笉然还没操持过婚礼,如今这督办的经历倒是新鲜。
而在村里,皇后明日要宴请老乡亲的事情也传出去了。
被请到的人家自然是喜不自胜,而没被请到的,只能继续待在家里悔恨,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对陶家好一点,否则今日的荣耀,也有他们一份了!
而还有小部分,则是在悔恨自己当初为何要跟陶家作对。
这些年来,村里有啥福利,他们家都落后人一成,眼见着别人家是越过越好,日子越来越风光。
他们虽说也不是过不下去,但是对比起来,实在是难以令人知足。
现在陶笉然回来,他们更是恨不得夹起尾巴做人,就害怕陶笉然想起当年的事情,会跟他们翻旧账。
只不过,他们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现在陶笉然的脑海中,只有瑞朝辉煌的未来,哪里还管得着这些个阴沟里的小老鼠。
第二日,陶笉然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乡亲。
村长和大叔大婶们明显老了许多,但是因为日子越来越好,精气神看起来还是十分健朗,气度更是豪迈了不少。
比起当年抠抠搜搜每天数着几个铜板过日子的时光,如今大家身上已经没有了那股穷酸劲,而是都把眼光放到了美好的未来,气质自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若是不说,他们走在大街上,谁也不会认得出来,他们只是个普通的农民。
而当年陶笉然教过的一群小萝卜头,如今都变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有的就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有的在岳州府上中学,今日特地赶了回来。其余的也都投入到了各行各业中,成为了优秀的人才。
他们今日也不是空手来的,而是带上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在饭后赠与陶笉然,以报师恩。
村长家的小孙子罗飞鹏,这次带过来的礼物,是自己作的一篇文章。
内容是写如何治理一个县城,一个州府,一个国家。
上面的某些观点和论据虽然稍显稚嫩,但他的眼界很宽阔,满腔的抱负都写在了这一张纸上,一双黝黑的眼睛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陶笉然看完之后,很是赞赏道:“写得很好,考上秀才了吗?明年打算参加科举?”
“考上了!过了年就进京!”罗飞鹏时隔多年,终于再一次得到了陶笉然的肯定,笑容更是飞扬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