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皇帝赐婚,不能抗旨,他虽不喜成亲,可是同床共枕的人,毕竟是要打一辈子交道的。
总不好是个面目可憎、心怀鬼胎的。
若是在皇帝赐婚之前,自己定下婚事,忽然订婚,皇帝必然会怀疑他已有察觉,与自己更不利。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宋方的话,司空穆晟下意识的就看向了对门的方向。
恰在此时,一直没开口的秦运的声音传来。
“皇上要操控王爷的婚事,不就是怕王爷利用联姻,实力更强。就跟抬起司空穆齐打压王爷一个道理,心里谁还不清楚。”
“大家都担心,怕王爷抗旨不尊,被皇上抓到把柄,你说这事儿怎么就这么烦心呢?”
“这还是要看王爷的意思,要我说,就算是皇上赐婚又如何,进了王爷的门,就得听王爷的话。”
“夫妻不同心,总归是膈应。”
“……那也没办法。”
“穆逸少爷在,这么大了,谁家的姑娘进了门,只怕……”只怕看着穆逸少爷也不顺眼啊。
窗外又安静下来。
司空穆晟心更烦了,开口说道:“你们两个给本王滚!”
秦运跟宋方连忙请了罪,一溜烟的跑了,出了院子,这才发现浑身的冷汗。
宋方拍着心口说道:“我得找董先生去要酒喝压压惊,非要让我们说这些话给王爷听,可吓死我了。”
秦运也不比宋方好到哪里去,喘口气说道:“董先生算无遗策,你敢跟他要酒喝,小心算计的你两条裤子都没得穿。你管他什么意思,反正先生让我们说的话,我们说给王爷听了,王爷果然也没打我们板子,这就成了。”
还要酒喝,董先生的酒也是能随便喝的。
你得有那命。
“你说董先生到底想干什么?”
听着宋方的话,秦运看着他,“先生想要做什么,岂是我们能猜到的。”
“你就装!装死你!”宋方气的直咬牙,“董先生就这么看好对门的顾姑娘,这不遗余力的往前推。我没瞧出那顾姑娘有什么好,脾气倒是不小。”
秦运听了这话,忽然说道:“你还记得那回在雲茶轩,厢房外面,我们听到的那个小姑娘的话吗?”
哪里能不记得,自然是记得的。
宋方看着秦运,“你是说说那些话的是……”他看了看顾府的方向。
秦运“呵呵”一笑,“总之先生看人很准。”
宋方沉默一下,到底没再说什么难听的话,嘀咕道:“她对穆逸少爷倒是很不错的。”
秦运眯着眸仰望星空,不知道身份前,对穆逸少爷的照顾那是真的好心。
可知道身份后呢?
那顾家姑娘是真心还是……另有谋算?
不过,皇帝要赐婚,董先生想要左右乾坤,这可没那么容易。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且,王爷还未点头呢。
正文 171:油花四溅
171:油花四溅夜半,下起雨来。
宵禁之前,顾钧和从双榆胡同回来了,打着伞,也湿了半拉肩膀,一张俊脸乌黑乌黑的。
此后的小厮忙提了热水,伺候沐浴更衣后,这才悄悄的退了下去。
顾钧和卧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得入眠。
大嫂的话一句一句的在他的脑子里翻腾,猛地一下子坐起身来,靠着床头的软枕发呆。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太弱,所以那诚国公府的人才会毫无忌惮的,踩着云染的脸不惧怕。
就算是跟诚国公去说,如今他靠上了司空穆齐,插手九边的生意,只怕是也不会跟以前一样,他去告一状,就会做出公允的决定来。
再怎么说,那赵氏是他的枕边妻,顾书萱是他的亲生女,自然是要比早已分了家的同族亲近的多。
“二弟,我知道你有大才,也知道你不屑官场。可是,你看看,你窝在翰林院做一个毫不起眼的编修,云染就能被人踩在地上欺负。那赵氏母女这般毫不忌惮,还不就是因为,外头的人都传你惹了帝怒,不得帝心。”
“我知你心高气傲,可是你既然已经走了科举的路,谋了官职在身,就应该好好地走下去,而不是得过且过。”
“爹娘身杆硬,儿女才能腰杆直。”
“大侄女自幼没了母亲,我跟你嫂子虽然把她当亲生的照看,可是我知道我这辈子在仕途上也就这样了,可你不同,你是咱们顾家这一支光宗耀祖的希望,是孩子们的擎天伞。”
“我知道,只要你想,你是能做到的,你回去好好想想吧。”
“我们今日去诚国公府见诚国公,你听听他的话,话里话外的那意思,不外就是说些许小事。呸,姑娘家的声誉是小事儿吗?到底是道不同,还是远了。”
顾钧和披着衣服下了床,在屋子里直转圈。
一盏夜灯下,眉头紧锁,良久伫立在窗前,轻轻地叹了口气。
人啊,就是命。
第二日,圣旨正式下达,认命司空穆齐统帅三军出征。
虽然之前早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也知道司空穆齐正在忙出征的事情,但是圣旨一日未下,就有变数。
何况,这些日子,皇帝还两次召见“病”中的洛王进宫。
如今圣旨下达,自然又是另一番景象。
洛王府大房喜气盈盈,紧跟着司空焱跟清惠县主定下婚约的事情也传了出来。
人人都言,双喜临门。
云染站在窗前,凝视着院子里开的如火如荼的花儿。
顾书萱……
你害了我的性命也没得到,现在是个什么滋味?
不过,以顾书萱的性子跟手段,只怕是一日未成亲,她都不会放弃的。想起那日在昭明寺,她试图挑起清惠县主对自己的仇视兴风作浪,接下来,她倒是很想看看顾书萱会怎么做。
肃郡王府,可不是她现在这般好欺负,这块铁板可不好踢。
大军出征定在了三日后,偏出征的前一天淅淅沥沥的就下起了雨。
日子是钦天监选的,冒雨出征可不是个好兆头,不知道明儿个这天会不会放晴。
紧跟着大军出征消息之后,皇帝要为洛王指婚的事情,也在京里传开了。
如凉水入油锅,油花四溅啊。
正文 172:避祸
172:避祸大军出发那日,天色微阴,直将中午的时候,才天光放明,皇帝亲自送军出征,御街之上铠甲林立,全城戒严。
寻常百姓不许随意奔走,云染坐在家中,凝视着天空。
这一仗注定是要失败的,上辈子原主的记忆中有过这一段,虽然不是很分明,但是前思后想根据时间来推算,正是这次出征。
等到司空穆齐大败而归,洛王府……又会变成另一种景象了。
送走大军之后,皇帝宣召洛王上朝,命其督促三军粮草。
洛王上朝回来的路上,跟徐峥徐老将军发生争执,两人在殿前就争吵起来。结果徐老将军一怒之下推了洛王一把,偏洛王站在玉阶之上,一时没站稳,从几十阶的台阶上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