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道:“皇上天恩,吴三桂只要稍有人性,拜读了这道上谕,只怕登时就惭愧
死了。”巴泰又念道:
“但念王年齿已高,师徒暴露,久驻遐荒,眷怀良切。近以地方底定,故允王
所请,搬移安插。兹特请某某、某某,前往宣谕朕意。王其率所属官兵,趣装北上,
慰朕眷注;庶几旦夕觏止,君臣偕乐,永保无疆之休。至一应安插事宜,已饬所司
饬庀周详。王到日,即有宁宇,无以为念。钦此。”巴泰音调铿锵,将这道上谕念
得抑扬顿挫。念毕,众臣无不大赞。明珠道:“‘旦夕觏止,君臣偕乐’这八个字,
真叫人感激不能自胜。奴才们听了,心窝儿里也是一阵子暖烘烘的。”图海道:
“皇上心虑周到,预先跟他说一到北京,就有地方住,免得他推三阻四,说要派人
来京起楼建屋,推搪耽搁,又拖他三年五年。”
康熙道:“最好吴三桂能奉命归朝,百姓免了一场刀兵之灾,须得派两个能说
会道之人云南宣谕朕意。”众大臣听皇帝这么说,眼光都向韦小宝瞧去。韦小宝给
众人瞧得心慌,心想:“乖乖弄的东,这件事可不是玩的。上次送新媳妇去,还险
些送了性命,这次去撤藩,吴三桂岂有不杀钦差大臣之理?”念及到了云南可以见
到阿珂,心头不禁一热,但终究还是性命要紧。
明珠见韦小宝面如土色,知他不敢去,便道:“皇上明鉴:以能说会道而言,
本来都统韦小宝极是能干。不过韦都统为人嫉恶如仇,得知吴三桂对皇上不敬,恨
他入骨,多一半见面就要申斥吴三桂,只怕要坏事。奴才愚见,不如派礼部侍郎折
尔肯、翰林院学士达尔礼二人前去云南,宣示上谕。这两人文质彬彬,颇具雅望,
或能感化顽恶,亦未可知。”康熙一听,甚合心意,当即口谕折尔肯、达尔礼二人
前往宣旨。众大臣见皇帝撤藩之意早决,连上谕也都写定了带在身边,都深悔先前
给吴三桂说了好话。这时人人口风大改,说了许多吴三桂无中生有的罪状,当真是
大奸大恶,罪不可赦。康熙点点头,说道:“吴三桂虽坏,也不至于如此。大家实
事求是,小心办事罢。”站起身来,向韦小宝招招手,带着他走到后殿。韦小宝跟
在皇帝身后,来到御花园中。康熙笑道:“小桂子,真有你的。若不是你拿了那袋
珍珠宝贝出来,抖在地下,他妈的那些老家伙,还在给吴三桂说好话呢。”韦小宝
道:“其实皇上只须说一声‘还是撤藩的好’,大家还不是个个都说‘果然是撤藩
的好’。只不过要他们自己说出口来,比较有趣些。”康熙点点头,说道:“老家
伙们做事力求稳当,所想的也不能说全都错了。不过这样一来,吴三桂想几时动手,
就几时干,一切全由他来拿主意,于咱们可大大不利。咱们先撤他的藩,就可打乱
了他的脚步。”韦小宝道:“是啊,好比赌牌九,那有老是让吴三桂做庄之理?皇
上也得掷几把骰子啊。”康熙道:“这个比喻对了,不能老是让他做庄。小桂子,
咱们这把骰子是掷下去了,可是吴三桂这家伙当真挺不好斗呀。他部下的大将士卒,
都是身经百战的厉害脚色。他一起兵造反,倘若普天下的汉人都响应他,那可糟了!”
韦小宝近年在各地行走,听到汉人咒骂鞑子的语言果是不少,汉人人数众多,
每有一百个汉人,未必就有一个满洲人,倘若天下汉人都造起反来,满洲人无论如
何抵挡不住,然而咒骂鞑子的人虽多,痛恨吴三桂的更多。他想到此节,说道:
“皇上望安,普天下的汉人,没一个喜欢吴三桂这家伙。他要造反,除了自己的亲
信之外,不会有甚么人捧他的场。”康熙点点头,道:“我也想到了此节。前明桂
王逃到缅甸,是吴三桂去捉了来杀的。吴三桂要造反,只能说兴汉反满,却不能说
反清复明。”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问道:“前明崇祯皇帝,是哪一天死的?”韦
小宝搔了搔头,嗫嚅道:“这个……奴才那时候还没出世,倒不……不大清楚。”
康熙哈哈大笑,说道:“我这可问道于盲了。那时候我也没出世。是了,到他忌辰
那天,我派几名亲王贝勒,去崇祯陵上拜祭一番,好教天下百姓都感激我,心中痛
恨吴三桂。”韦小宝道:“皇上神机妙算。但如崇祯皇帝的忌辰相隔时候还远,吴
三桂却先造反起来呢?”康熙踱了几步,微笑道:“这些时候来,你奉旨办事,苦
头着实吃了不少。五台山、云南、神龙岛、辽东,最后连罗刹国也去了。我这次派
你去个好地方,调剂,调剂。”韦小宝道:“天下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皇上身边。
只要听到皇上说一句话,见到皇上一眼,我就浑身有劲,心里说不出的舒服。皇上,
这话千真万确,可不是拍马屁。”康熙点头道:“这是实情。我和你君臣投机,那
也是缘份。我跟你是从小打架打出来的交情,与众不同。我见到你,心里也总很高
兴。小桂子,那半年中得不到你的消息,只道你在大海中淹死了,我一直好生后悔,
不该派你去冒险,着实伤心难过。”韦小宝心下激动,道:“但……但愿我能一辈
子服侍你。”说着语音已有些哽咽。康熙道:“好啊,我做六十年皇帝,你就做六
十年大官,咱君臣两个有恩有义,有始有终。”皇帝对臣子说到这样的话,那是难
得之极了,一来康熙年少,说话爽直,二来他和韦小宝是总角之交,互相真诚。
韦小宝道:“你做一百年皇帝,我就跟你当一百年差,做不做大官倒不在乎。”
康熙笑道:“做六十年皇帝还不够么?一个人也不可太不知足了。”顿了一顿,说
道:“小桂子,这次我派你去扬州,让你衣锦还乡。”韦小宝听得“去扬州”三字,
心中突的一跳,问道:“甚么叫衣锦还乡哪?”康熙道:“你在京里做了大官,回
到故乡去见见亲戚朋友,出出风头,让大家羡慕你,那不挺美吗?你叫手下人帮你
写一道奏章,你的父亲、母亲,朝廷都可给他们诰命,风光,风光。”韦小宝道:
“是,是,多谢皇上的恩典。”康熙见他神色有些尴尬,问道:“咦,你不喜欢?”
韦小宝摇头道:“我喜欢得紧,只不过……只不过我不知自己亲生的爹爹是谁。”
康熙一怔,想到自己父亲在五台山出家,跟他倒有些同病相怜,拍拍他肩膀,温言
道:“你到了扬州,不妨慢慢寻访,上天或许垂怜,能让你父子团圆。小桂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