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重生黑化后,被团宠小公主萌翻了!(257)
端王爷点了点头:“单以这一步来说,确实如此。但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些人与圣教勾结,互相牵扯甚深,之前做过什么,之后又会做出什么,实难预料,且必定牵扯甚广,这些人该如何处理?后续又该怎么办?总之,圣教这个做法,其实是很恶心人的。”
盛明麟道:“确实恶心人,但,我们有珠珠啊!这圣教之所以厉害,不就是因为他们煽动性强,教众多吗?可他们的教众,全都是百姓,暴元的时候……或者说摊上昏君乱世的时候,确实一呼百应,但现在天下太平,还有了土豆这种神物,但凡有活路,谁想造反?将来日子越过越好,就算百姓一时被蛊惑入教,也不太可能有红巾军这样的事情了。”
端王爷呼出一口气,看着他。
确实年轻,就算有前世记忆,仍是显得年轻而热血,身上有少年人那种无惧无畏的劲头,好像什么困难都没什么大不了似地,叫人看着就觉得心情很不错。
盛明麟迎着他爹的目光,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咳了一声,又问:“那皇伯伯要如何处理?”
端王爷叹道:“能如何?先封锁消息,去青州封地,把齐王世子那边查一查,控制住,然后才能说齐王的事,要不然,直接动手,怕出乱子。”
他顿了一下:“好在这‘替身’,也不是那么好养的,所以,普通官员涉及到的应该不多,主要就是高官显贵。”
盛明麟点了点头,道:“我之前写了话本子,我这两天再写成戏本子,或者说书册子,叫人去民间说书,等几个月之后,第一批土豆种出来,正好百姓也都知道了这种神物的存在,正盼望着这神物出现,正好借势推广。这样的神物,只需要亲自收上一回,民心立刻就会汇聚到一起,所谓圣教,当不攻自破。”
说做就做。
当天晚上盛明麟就动笔写戏本子。
他这些日子看了不少,自己上书写也很顺。
不出三天就完工了,还顺便把说书册子也写了。
相比起话本子“传奇”味儿更浓,戏本子,则更倾向于造神。
之前的地动,之后的献粮,处处彰显出皇上得天庇佑,同时,也格外强调了土豆的神奇和重要。
反正系统说了,系统出口的土豆,三代以内无病虫害,之后防病防虫也都是极佳的,不会有大规模的晚疫病……三代,正好够完成前期推广。
所以戏本子并没有多提病虫害,主要强调的就是高产,或者说,主要就是把高产新粮和皇上联系到了一起。
因明君得天厚爱,故凡我大盛百姓,忠君爱国,才会得上天厚爱,丰衣足食……种种。
写完了,也没急着往外放,因为他看戏本子和说书的,都会有很多市井俚语,到时候抖包袱什么的大家才会觉得好笑,所以他问了问端王爷,决定去找找谢大将军。
谢大将军手下都是武人,来自天南地北的,到时候让他们听听,过于文绉的改一改,小包袱什么的添一添,才好往外放。
于是第二天,盛明麟就带了珠珠,加一个霍沉昭,一起去卫所找谢大将军。
珠珠已经练了好几天,越来越熟练,不光她自己,就是身边的人,也能明显感觉到她精神长了,现在午睡时间已经减少到了半个时辰,早上醒的也早了些,而且好像气力也略长。
昨天大家一个没注意,她居然偷偷拿走了秦江白的绣春刀,拖着居然还能跑得动,一直跑出门儿才把她给逮住。
团子自己也十分膨胀,还拿了之前韩枕戈给捏的将军珠珠,准备给大舅舅看看。
三人到了卫所门口问了问,守门的人说大将军出去了,就请了他们去小花厅坐等。
才坐了不大会儿,就听到马蹄声响,谢大将军骑着马进来了,勒住马跟亲兵说话。
团子撒开小腿就跑出去了,大叫:“大舅舅!!”
谢大将军一抬头,就见小红团子飞也似地骨碌到了他马前,张开手臂,小小的身板,大大的气势:“大舅舅,你跳下来吧,珠珠接着你。”
谢大将军:“……???”
亲兵:“……噗!”
谢大将军又诧异又想乐,赶紧避开她跳下马,伸手把她抱起来:“珠珠,大舅舅自己跳就行,不用珠珠接。”
团子还有点儿遗憾:“可以哒!珠珠可以哒!珠珠学武啦!变成大力士啦!”
她整个团子往屋里斜,谢大将军赶紧跟着他进了屋,跟盛明麟两人点点头,坐下,团子从他膝上滑下来,把小面人给他看:“看!”
谢大将军接过来,仔细打量了半天:“这是我么?我能长这样?”
团子:“……”
第262章 舅舅相信你
盛明麟道:“舅舅,这是珠珠。”
谢大将军:“……??”
盛明麟连忙解释:“珠珠这几天学了武,非常厉害,是万里挑一的天才,所以珠珠就想着,长大了可以学舅舅,给皇伯伯当大将军,就叫人捏了这个,这是珠珠未来的样子。”
谢大将军恍然。
虽然不信珠珠多厉害这种话,但仍是道:“啊!原来如此!怪不得舅舅一看就觉得不像舅舅!舅舅不可能这么威风的!只有珠珠才会这么威风!”
团子立马被哄好了,笑眯眯地道:“大舅舅也威风哒!珠珠还小,珠珠系有减减可爱的威风,大舅舅系……系有减减老的威风。”
谢大将军:“……”
他能说什么。
他只好道:“珠珠说的对!”
他又把小外甥闺女捞上来,亲亲手手,亲亲脸脸,一边问:“明麟过来是有事?”
盛明麟把事情说了,一边又道:“这东西,明面上不是我写的,所以想让大舅舅找底实些的人。”
“不用这么麻烦。”谢大将军笑道:“我有个兄弟,最会干这种事了。”
一边就直接吩咐:“把老刘叫来,叫他把他写的那些东西也拿些来。”
不一会儿,老刘就过来了,明显与谢大将军很熟,笑着拱了拱手。
老刘名叫刘越,是谢大将军的副将,比起谢大将军的儒雅英俊,老刘的长相,倒是更符合众人心里武将的样子,是个浓眉大眼,身形高大的汉子。
两边互相通了名,刘越就从怀里,掏了一卷纸出来。
盛明麟接过细看。
谢大将军道:“老刘觉得,武人上战场拼杀,一天天尸山血海里头爬,可是文人没见过不知道,还以为他们多轻松似地。他说会干的不如会说的,所以时常写一些诗啊文章啊什么的放出去,好让大家知道打仗有多苦,别一天天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顿了一下:“还有,有一些人,上了战场,死了,什么也没留下,所以,若有认识的人死在战场上,老刘就会把他姓甚名谁,哪儿人,干过啥事,打过啥仗什么的,写下来,说将来边关太平了,没仗打了,就编个册子,没人看也没事,大家自己留着,没事翻一翻,也知道这些人,也都曾经是活生生的人,总得在人间留个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