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哥哥重生黑化后,被团宠小公主萌翻了!(546)

作者: 百里砂 阅读记录

团子呆住,试图抽回小手手,太子握着不放。

团子急得东看西看,终于找到了一个理由:“就,就算珠珠爱四锅锅,也不用每天都见的,珠珠会在心里想四锅锅的,心里想也系一样一样哒……”

她偷偷看太子信了没有,太子就这么眯眼看着她,团子一下就急了:“虽然珠珠系骗你哒,但系你一定要相信珠珠呀!”

太子:“……”

太子失笑着放过了她:“那好吧,那不见面的时候,珠珠在家里想四哥,四哥也在家里想珠珠,跟见面是一样一样的。”

团子连忙点头:“对哒对哒!”

盛明麟在旁边直乐。

太子悄悄瞪了他一眼,让他不要拆台。

三个人在这边说话,那边明熙帝和端王爷一直在聚精会神地研究地图。

团子很快就被吸引了,也过去看了看,明熙帝就抱着她,跟她说这里是什么地方,那时又是什么地方,从哪里放一万人马,整座城就多么安全……

端王爷讲的就好玩多了,他讲这边有什么风俗,有啥好吃的……

于是团子很快转到了爹爹怀里,端王爷说起各地的风土人情,真是如数家珍,就没有他不知道地,连太子和盛明麟都听得津津有味。

团子听得口水直流,于是到晚上,大家破天荒吃了一顿全是小吃,没有主菜的饭。

好在明熙帝兄弟俩人也是食不知味,草草吃了几口就又去看地图去了,两个哥哥则陪着珠珠,每一样都尝过,好吃的就多吃两口,不好吃就哥哥帮忙,到最后哥哥也吃不下了,只好放在那儿。

就这,珠珠也撑得不行,盛明麟看他爹是准备通宵了,就牵着妹妹小手,叫上沈凌绝霍沉昭和大老虎,一起腿着回了府。

第二天一大早,盛明麟都还没起,宫里就来人传他进宫,盛明麟急匆匆进了御书房,一抬头就吃了一惊。

~❤~

五星好评3200加更,继续求五星好评❤

第567章 人精子中的人精子

御书房一屋子人,打眼一看就看到了好几张熟面孔,明显是正式议事的样子。

盛明麟进惯了御书房,但还真没参与过这种正经议事,心里有些吃惊,但他脸上稳得住,含笑施了礼。

可他没想到的是,大臣们对他的态度,好到出奇,一个个笑容可掬,大牙豁子都笑出来了。

一聊起来,他就懂了。

大家是在商量昨天他的提议。

如今御书房这些人,不说是全天下人精子中的人精子,也差不多了,所以大家一听到这个议题,立刻就会想到之前明熙帝封太子时的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

如今更牛了,凡我大盛子民,虔诚祝祷,便会有福泽庇佑,康健长寿。

没说的20%那么精确,但已足够让臣子们惊喜和敬畏。

然后大家商量着,把祭天的时间,放到了年三十的晚上。

年三十晚上戌初(19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基本上就算再贫苦的农家,也都饭菜上桌,一家人吃着饭了,因为要熬年,所以肯定都没睡,也不至于多困,闭眼祈祷一会儿都有空,正是最适合的时候。

但,告示如何下发,祭天谁去祭,大家正在商量。

如今最多人赞同的,是皇上、太子和珠珠带着大家一起去,告示也这么下发。

这就是谁也不得罪了。

盛明麟安静地听了一会儿。

其实,叫他看,这个议题根本不用商量。

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影响深远的祭天,其政治意义,甚至远远超过了封禅。

明熙帝还年富力强,又没有退位的打算,他傻了才会把这个风头让给太子,不在于他爱不爱儿子,关键动摇统治啊,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有木有?

但这话他自己不能说,大臣们也不好说,包括端王爷也不好说。

太子自己倒是可以婉拒,但他也不能点破,祭祀神明这种事他又不能坚拒。

还有珠珠。

珠珠才多大点儿,祭天的仪式那么繁琐,时间那么长,出一点错又不吉利,让珠珠去就是受罪。

祥瑞什么的,放在心里就可以了,真不用天天放在嘴上或者顶在脑袋上。

所以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皇上带着太子和百官祭祀,也就是说,告示上只有皇上,不提太子和珠珠。

这点事儿,这些人想不明白吗?

怎么可能!

这些老狐狸一个个门儿清,可是有些话,他们不好说。

这种万年不遇的大风光,青史浓墨重彩的一笔,你张口就否了太子?

这还不得把人得罪死了?

或者不让珠珠去?

虽然话没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这事儿跟珠珠有关,说不让珠珠去,那以后还想不想好了?

盛明麟心说怪不得莫名其妙叫我来,估计明熙帝这是心头火热,懒得等大家慢慢商量了,所以叫他来“年少气盛”、“直言不讳”一把,早早地把事儿定下来。

这个话他还真敢说。

他了解太子。

太子是一个公心很重的人,他权欲心不重,公心重,所以为天下好的事情,他就会乐意配合。

而且,别人不知道他们能不知道吗?这种事情以后又不会没有,太子急什么!

于是盛明麟瞅了个空儿,就开口道:“诸位大人,明麟可否说一句?”

旁人连忙道:“世子爷尽管说。”

盛明麟就道:“诸位大人皆言之有理,但明麟忽然想到一点小处。百姓其实记不住太复杂的东西……所以,若想传得快,传得广,告示越简单越好。明麟说一句僭越的话,官府告示下发,百姓只怕连祭天都记不住,所以告示最重要的就是强调时间。”

“强调时间,让大家去感受,等事情发生之后,大家自己感觉到了变化,才会转而寻根究底,才知这样大的好处是因为皇上祭天,皇上受命于天,才会福泽万民,才会百姓拥戴,政令通达,盛世绵延。”

“一切皆是为了大盛,为了百姓,所以明麟觉得,祭祀有皇伯伯带领便够了。”

其实他是在偷换概念,却说得煞有介事。

老狐狸们也假装没听出来,他话音落,顿时一片对对对,是是是,后生可畏啊,王爷你后继有人啊!

“就是这话。”端王爷配合他:“我也觉得皇兄一人足够,叫珠珠去,那就是开玩笑了,珠珠不过一懵懂小儿,皇兄偏疼她几分,才得了些体面,让她去祭天那不是胡闹么。”

太子接话道:“我也如此认为,父皇,儿臣愿与百官一起,同领上天和父皇赐下的福泽。”

气氛到了,明熙帝便拍板点头了。

朝上以最快的效率下了告示。

除了官府告示,还下了内部的告示,严令每一个地方官员,都必须将此事通传各村镇,而且在除夕当天,还需敲锣打鼓,再次在每个街巷通传一遍,而且有钟楼者,打更者,都需在那个时间单独提醒,朝廷会派出锦衣卫四处督查,发现延误就地免官,押回京城受审。

上一篇:穿到权臣年少时 下一篇:农家小福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