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妃(104)+番外
祈旌这一手,的确是一鸣惊人。
别说小孩儿,连大人都想学了。
本朝重文轻武,读书人自然比武人金贵,但也总有交不起束脩或者“不是念书那块料”的孩子,再说不但不用交钱,还管饭。
至于吃苦,大家本来就默认学东西是要吃苦的,学手艺还要入门苦三年呢……就连那些娇贵的读书郎,先生都是要罚就罚,动不动就打个手板儿,学武要吃苦,大家都能理解。
但祈旌并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过来的小孩儿,他都会摸摸骨,通过的,就到一边登记。
唐时嵘和唐俊琛都过来帮忙,在门口摆个桌子帮忙登记,登记完了,一人发个小木牌子,上头写着名字,到时候,会有人在门口专门查这个,没有就不能进。
大家热热闹闹的忙了一整天。
村里的风俗,开业是定然要吃酒的,这一次唐时玥却没入席,等大家吃了一半,唐时玥就带着几个人过来,一人捧着一个托盘,笑道:“今天玥儿弄了个新鲜东西,请大家尝尝好不好吃。”
一边说着,后头几个媳妇子就上前,一桌上了两盘。
大家就低头细看,然后试着挟了一筷,放进嘴里。
一盘是凉拌的,不用说是晶莹剔透,冰滑酸爽,夏日吃起来极为爽口。
一盘是炒的,小方丁上都挂着酱汁,一入口,外头咸浓焦香,里头滑嫩鲜润,简直好吃的停不下来!
有人忍不住道:“这味儿,绝了!”
又有人问:“唐当家,这是什么啊?”
唐时玥只笑不语,等大家都尝过了,族长才道:“玥儿,这是什么?我竟从未吃过?”
唐时玥笑道:“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一种吃食,我这是用米做的,其实用菽也可以做。我叫它米凉粉,你们觉着可好吃么?”
“你自己琢磨的?”族长有些吃惊,然后才道:“好吃,当然是极好吃的。玥儿就是有本事!”
唐时玥笑道:“前日里刘婶儿过来找我,我倒是有了个想法,刚好趁这个时候,跟大家伙儿说说。”
她顿了一下:“我这头有些做衣裳的活计,想找人帮忙,谁家有会做衣裳的娘子,可以过来,不给工钱,但是等做完了衣裳,我就把这个做米凉粉的法子,教给大家。”
大家齐齐吃了一惊。
就连族长和里正这两个经多见惯的老人,也都惊住了。
这年头,手艺历来是最值钱的,都是捂着藏着,当传家宝,一代一代往下传的,唐时玥端出这个菜来,大家都以为她要当个营生做了,没想到,她这么容易,就要教给大家?
唐家族长喃喃的道:“玥儿,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唐时玥笑吟吟的道:“上一次玥儿出事,连累大家担惊受怕,玥儿一直有些过意不去。弄出这东西本就是凑巧,大家看的上,玥儿哪有不教的。”
她顿了一下:“但是只限咱聚宝村的人,一家子也只限一个,纵是不会做衣裳,来帮忙做个饭也成。”
这就等于是白教给大家啊!
这孩子,知道感恩!是个仁义的!
族长一时竟是失语。
这些日子,族长和里正那是走路都带风。
前有酒坊,后有武馆,在这十里八村都是独一份儿的,风光无限啊!
但酒坊再怎么红火,也是一家子的营生,武馆的成效也是一时不显,唐时玥这个就不一样了。
这是一门手艺,学会了,阖村都可以干这个!赚到的银子,都是给自家的!当场就能看到!
族长忽然站起来,扶着拐杖,向她施了一个大礼。
唐时玥吓了一跳,赶紧闪开:“堂伯公,你这是干什么!折煞玥儿了!”
“你当的起!”唐家族长颤微微的起身,一字一句的道:“你这孩子!仁义!有大气魄!你是咱们聚宝村的大恩人!”
唐时玥连道不敢。
她拿出这个方子,其实真没有那么大公无私,纯粹就是为了……改良居住环境?收买个人心什么的。
再说她不贪财,钱够花就成,反正自己不做,让给别人做,她也不心疼。
族长这么郑重,她就有点不好意思。
但显然这件事儿,在族长和里正心里都十分重要,两人商量了一番,又各自给同宗的人开了个会。
大意就是,各人都得记着唐时玥的恩情,到时候全听唐时玥的,手脚要勤快,千万别作妖,另外,只许各家的媳妇去,闺女将来要出嫁的不许去,在家做时,闺女也不许学,总之,万万不要泄露出去,否则必定饶不了他……等等。
唐时玥提前就跟周娘子说了,借了原来小酒坊的地方,又提前打好了器皿,准备好了东西。
聚宝村大小几十户人家,但并不是每一家都有媳妇,而且没分家的,来一个就成了,所以一共来了四十来个媳妇子。
第106章 炫小腰儿
因为唐时玥提了一嘴,所以连铁匠铺的刘娘子也成了功臣,被众人恭维了一圈儿。
之前大放厥词的毛娘子也来了,叫几个人冷嘲热讽了一番,她低着头,红着脸,强撑着就是不走……她是真的没想到,刘娘子她们去问了一回,居然就真的有活儿了!
她这会儿,只想倒回当时,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叫你嘴贱!狗眼看人低!
大家正在嘻嘻哈哈,就见有人低着头,挨着墙根进来了,大家一看,居然是唐家二房的李氏。
刘娘子当时就道:“哟,你们不是分家了么,怎么还好意思来?”
“就是,之前怎么对人家的,心里就没点子数么?”
“头先这么狠,见死不救,如今见唐当家的发达了,就来打秋风,这脸皮,针都扎不透。”
李氏含着两包眼泪,一声不敢吭,更不敢走,她要走了,孙婆子能打死她。
就在这时,唐时玥和周娘子进来了。
刘娘子几个,纷纷跟她打招呼,一边又道:“你二伯娘还来了呢?说不说的就是不走!”
李氏身体一僵,头都要低到胸口了。
这会儿,唐时玥只需要说句话,甚至只需要一个眼色,其它人就会积极无比的帮她赶人。
但她的脚步声并没停下,没听到似的,快步进去了,一边笑道:“刘婶儿,你针线好,快来帮我瞧瞧,咱这活计怎么干快些!”
大家就轰的一下进去了,李氏隔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敢相信,唐时玥居然真的没赶她走。
一时竟满眼是泪。
其实唐时玥根本懒的理她。
她和周娘子都不擅长针线,叫了刘娘子商量了一会儿,才给大家派活儿,一边笑道:“大家别急,先干活儿,干的越快,就越早学手艺。”
大家纷纷笑应了。
唐时玥准备做一些酒坊的“制服”。
这年头的衣服都肥大,基本上做三四个码就行,也不用去量身。
她从酒坊的工人里头,挑出来十来个平头正脸的青年,个头都差不多的,到时候专管往镇上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