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小福妃(530)+番外

作者: 百里砂 阅读记录

她在长安城接触的人中,大多都懂政治不懂经济,所以她解释的十分详细,孟锦有本来就做这一行,倒是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他缓缓点头。

半晌他才道:“殿下的意思,草民懂了,我会向上头禀报的。只是殿下……”

他看着她。

晏时玥愣了一愣才回过神来:“你误会了,我没打算怎样,我也不要什么,我就纯粹是想到这个前景,所以先铺好路,后续你需要什么帮忙,我也可以找人配合你。”

孟锦有愣了愣才回神,拱手道:“殿下大义,是草民冒昧了。”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晏时玥还叫夏余晖带着他,在龙门县转转。

他们一走,邻桌的老者就走了过来,微笑着道:“殿下,我可以坐下吗?”

晏时玥刚才就注意到了这个老头儿,他一直往他们这边看。不过看他模样和气,她便道:“可以,”她招手叫人把茶盏换了:“老先生贵姓?”

“姓闻,闻道之闻。”老头儿很直接的道:“老夫想请问殿下一个问题。”

“嗯?”

他道:“殿下为何要把书院建在此处?只是因为这里是殿下的出身之地么?”

“不全是,”她道:“这么说吧,如果把大晏国土,划为四片,秦州刚好在西北的中心点上,这个位置,真称的上四通八达,而且风景好,气候适宜,本来还要担心漠北做妖,但现在漠北已经不必考虑,这个位置,就成了一个真正的风水宝地,不管是发展经济还是人文,都很合适。”

“而且,你刚才也说了,这是我的出身之地,这边的百姓都很喜欢我,相信我,这让我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能一呼百应,省掉了很多‘说服’的工夫,所以很多新粮可以在这边试种,所以我的学校要盖在这边。”

她在桌面上画了一个圈:“龙门县这个地方,做为一个点,便如太阳,从这个地方,向四周照射,循序渐进,这种发展方式,最快,最省力。”

老者点了点头。

半晌,他又问道:“听说殿下这北方书院,只可授业,不可收徒,不知为何?”

晏时玥道:“因为我想要的是为国效力的人才,他自始至终,持身以正,光明磊落,为国、为民、为君、为正道,而不是在一件事情上,屡屡的去考虑,这个人是我师兄,我要容情一二,这个人是我师父的政敌,我处罚要重上三分……我不要这样有私心的‘人才’,大晏也不需要这样的人才。”

老者微怔。

良久他才叹了口气:“想法的确是很好的,只是……很难,很难。”

他看着她,目光十分温和:“殿下既有此心,为何不索性让朝廷出面来做这件事呢?便如另一个国子监?”

第549章 北方书院第一人

晏时玥笑了:“闻老先生,你既然叫我殿下,应该知道我是谁。万事开头难,这件事情不论是谁来做,都难,朝廷做,也难。所以,我身为人子,怎么能把难的事情推给我爹爹做呢??”

老者哑然。

这个回答,他倒是真的没有想到。

半晌他才道:“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即便学生,也是想要走捷径的,入仕之后,也想有所倚仗,而非孤身一人,你这样的举措,也许两方都不喜欢。”

晏时玥直视着他:“闻老先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时,朝中朋党成患,所以,没有师承的学子入仕之后,是‘孤身一人’,但如果三年之后呢?五年之后呢?十年之后呢?每一个入朝的,全都是‘孤身一人’,他们没有师承,没有偏颇,反而更可以一心为国、为民、为君,为这天下,你说是不是?”

老者微微动容:“殿下高瞻远瞩,老夫远不及也。”

她道:“过奖了。”

老者道:“老夫还想问最后一个问题。”

“请问。”

“你的想法虽好,万一曲高和寡,又如何?”

晏时玥笑道:“我从不高估人性,但也从不低估人性,我相信真正的君子能够理解我想要的局面,我相信这世上有一秉至公的有德之士,此事再难,我也绝不会退让半分,我相信终会有人与我一起坚持,我相信百年之后,我们会青史留名。”

她目光清亮,含笑起身,向老者折身施礼:“如老先生,不就懂了,且赞同我么?老先生可愿做我北方书院的第一人?”

老者含笑受了她这一礼:“那老夫就却之不恭了。”

等回去之后,晏时玥绘声绘色的跟几人说了,虽然至今连个名字都不知道,但她坚持认为这位一定是个大才子,长了一张满腹经纶的脸。

许问渠笑道:“那我长了一张什么脸?”

晏时玥道:“你长了一张高岭之花的脸,就那种‘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那种。”她指了一下高洋:“高大人长了一张随时会投笔从戎的脸。”

张白圭忍不住道:“那下官呢?”

晏时玥捏着下巴道:“你脸上真看不出有学问,你给人的感觉就是扮猪吃老虎。”

张白圭:“……”

大家说笑几句,一边又猜测这个人会是谁,张白圭道:“姓闻……这个姓倒是很少见,我一时真想不起有姓闻的大儒。”

高洋道:“谁说没有,闻达么!”

“哦,闻达……”张白圭也想了起来,跟晏时玥解释:“此人倒也是一方名士,才华满腹,只是因重墨子学说,为上所不容,做了两年官,就被贬了,后来就辞官不做了。”

高洋道:“若当真是他,倒是不错,才华人品都是好的,也算是名满天下。只是他重墨子……有些不妥。”

许问渠给她解释:“孟子曾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他顿了一下:“墨子兼爱,为上位者所不容。”

晏时玥点了点头。

张白圭道:“虽不可为山长,但也可为洞师的。”

高洋道,“可若只叫他为洞师,又似乎太过屈才了些。”

三人面面相觑,张白圭道:“殿下说了宁缺毋滥,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许问渠道:“毕竟时间尚短,远处的人还未过来,倒是不必操之过急。”

“还是该想些办法才是。若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来此,之后就好说了。”

“正是这一点为难。”

而此时,那位“民间状元”朱仲元,正急匆匆出了租住的宅子,虽然被人扶着,仍旧显得狼狈了些。

他本来只是想拿个架子,所以一来之后,先租了庭院,然后再下帖子叫晏时玥过来,没想到只是提了个小小的要求,晏时玥就拒绝了。

再之后,就听说御笔亲提“北方书院”。

这一下,所有人拣现成便宜,弄成“X家学堂”的念头都碎了,但书院的档次却瞬间就拉高了,而且还听说,朝廷派了许六元过来,主持招贤事宜。

当今世上,风头最盛的才子,非许问渠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