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小福妃(581)+番外

作者: 百里砂 阅读记录

淳亲王笑着应下了。

然后大家才各自散了,曲斯年和顾恒沙,仍是直接去了户部,晏时玥叫了丁九来,一起去了工坊。

她的想法还是做国营企业。

之前的水泥,她就想过可以做,可是明延帝的观念,毕竟还是受时代局限,并不重视商业,没能做起来,敝帚自珍藏起来了,这个是一个。

然后,咋说呢,穿越者的三板斧,肥皂、火.药、玻璃。

火.药这里已经有了,肥皂她已经蝴蝶出来了,玻璃似乎也可以试一试了。

玻璃的原料,就是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

石英和长石,都是造陶瓷用的着的,本来就有,石灰石也很易得,纯碱,也就是碳酸钠,是出自盐碱湖的,这个时代也已经有了。不同于草木灰制取的,那个是碳酸钾,只有盐碱湖的才是碳酸钠。

把这些干燥、粉碎,当然比例要多试几回,然后高温加热,一般一千六百度烧制几个小时,就能形成均匀、无气泡,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然后就是简单的成形、退火了。

退火就是缓慢的降温,而不是直接冷却,这是为了强度和热稳定性。

技术难点就是需要测试物料的比例,但这对于玥工坊的一些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至于能做什么,她只说了镜子、窗子等等,至于一些小饰品,这不是她的强项,却是工匠们的强项,只要玻璃液制作出来,这些都可以慢慢的试。

她细细的跟丁九说了,然后才道:“这个东西,试验出来之后,我可能要献给朝廷,工匠肯定也要跟去,你挑人的时候留心些。”

丁九应了,就下去安排了。

晏时玥又叫人把宇文丹叫过来,她前些日子就叫他帮忙弄个体重秤,主要是觉得自己成亲之后衣服都窄了些,所以想没事儿就称一称。

宇文丹不会儿就抱着秤过来了,笑着请她试用。

晏时玥上秤一称,她居然有九十五斤!亏她还以为自己是个瘦子!要知道她当年一米七多,才八十八斤,向来号称蚂蚁腰的!

她问:“这个准么?”

“殿下放心,”宇文丹道:“小的试了很多次了,是准的。”

“好,”晏时玥就道:“多做些,这个指针和表盘也要大些明显些,做的精致一点,然后就可以卖了……还有,不同大小的秤,都要做一些,可以用铜铁之类的做,例如三百斤、五百斤、千斤的,试着做一些。”

宇文丹道:“若用铜铁,必定贵,只怕那些店铺不会买。”

“贵些没事,先少做些,我看看官府用不用的着,再去想店铺的事情。”

宇文丹应了。

第604章 不可纳妾

从工坊出来,晏时玥直接回了家,琳琅正在接待官媒。

一见她回去,官媒更是兴奋,舌灿莲花,好听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倒。

琳琅不得已打断道:“我们主子不爱听废话,也没那么多时间,你直接说罢!”

官媒脸色略僵,偷偷瞥了晏时玥一眼,这才迅速进了正题。

唐秀,或者也可以说晏时玥,还是挺受欢迎的,官媒来了几回都没见面,此时,手里足足攥着四家给唐秀提亲的。

晏时玥一听之下,全都是一些家中庶子,虽然她不在意嫡庶,可是对这个年代的观念来说,这就是明晃晃的轻视。

官媒还在说什么“一表人才,温润如玉。”

晏时玥忍不住道:“所以他除了长的好看就没别的优点了?二十了没念书也没学武?”

“倒也不是。”官媒咳道:“不然李郎中家的三郎……”

晏时玥仍是摇头,最后一个是伯府庶子,算是来提的人中门弟最高的了,但是是续弦。

晏时玥道:“就这样了?就没个像样的?”

官媒隐晦的道:“殿下,这位唐小娘,虽是殿下的徒儿,却是……恕小的直言,毕竟只是一个织娘,不曾读书未学掌家……”

晏时玥摆摆手,打断了她:“她是我徒儿,跟我女儿差不多,我会给她嫁妆,我会给她撑腰,她未读书却明理,不会掌家我会给她请嬷嬷……以后这种就不用拿过来了,我不会答应的,别浪费我时间。另外,还有一条,我家阿秀,成亲之后,男方不可纳妾。”

官媒十分讶异。

然后这话很快就传了出去。

说福晏殿下会给她嫁妆会给她撑腰,唐秀的地位瞬间就高了好几个度。

但一说不可纳妾……大家顿时又打了退堂鼓。

毕竟谁会真的看上一个织娘呢?不过是冲着福晏殿下,可要是不能纳妾,万一无子呢?

虽说殿下是送子娘娘,可没准儿就是因为送了这么多子,才把自己的子给送没了,这样一来,万一无子,不就等于绝了后?庶子也就罢了,谁敢叫谪子娶她?

这事儿暂时挡了回去,第二日便是休沐之期。

一大早,小两口儿就在门口迎客。

几人陆续到了,除了徐相一干人,家里还有晏时蕤、霍祈阳、曲斯年和许问渠。同时因为四皇子说要来,太子就把五皇子也叫来了。

一行人倒也热热闹闹,而且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晏时玥两人真的不需要多说话。

坐下喝了几杯茶,聊了一会儿,人齐了,就带着人四处走了走。

虽然她嘴上说仓促,其实并不仓促。

明延帝亲自下旨叫工部修整的,时间足有半年多,虽然那段时间两人要演戏,不能亲来,但任东两人也是一直盯着的,晏时玥和霍祈旌全程遥控,对着图纸这里添一点,那里添一点的。

只是因为没见实景,所以名字未起,也真的是像她说的,门楣都是秃着的。

她这个地方其实说不上雅,也并非富丽堂皇,却十分的新奇,很多地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虽然在这些老书生看来,风格偏险奇,但实在能称的上有趣二字。

而且她这个院子,花园并不是中规中矩的,而是有几分错落随势的意思,做的像是天然的风景。

几人一路啧啧称奇,绕过假山时,却见半空中悬着一个茶壶,水流正哗哗而下,倒入一个浅浅的茶碗中,又自缝隙分散溅出。

徐相打量了半天,惊奇的道:“这是何道理?为何那茶壶竟会悬在空中??流水竟能逆上?”

晏时玥笑道:“其实很简单,”她拿了个杆子,把水一截:“这中间有一个管子,水是从这儿引上去的,这茶壶也是这样支住的,然后引上去再冲下来,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因为这杆子不好掩饰,所以我才叫人把水染成碧青色的。”

“当真奇思妙想!”

徐相几人都凑上去看,一边纷纷道:“远观竟是完全看不出!着实神异!”

晏时玥指了指旁边的石头:“那地方,就是准备留着写字的,几位大人……”

徐相笑道:“放心,并不会忘。”

几人就开始商议要起什么名字,此处又要题什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