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小福妃(707)+番外

作者: 百里砂 阅读记录

九十双手乱摇:“不吃菜!别吃它!”

明延帝对孩子是真的有耐心,笑着道:“如果不吃,菜就烂了,烂了,就不能吃了,我们马上就要回都城,回都城之后,这里的菜都会被挖走,所以我们要趁着回去之前,赶紧把菜吃了才行。”

比起刚来行宫时,九十眼里完全没有别人,如今还会心疼“菜”了,做为训导员,晏时玥还是比较自豪的。

于是她就见缝插针的说了一段儿孝道,然后就把其它孩子也叫过来,带着孩子们亲手摘菜,亲手洗菜,然后孝心奉父母了。

对她来说,这就是一次普通的机会教育,但对古人来说,这就是孩子懂事了,知道孝顺了。

感激涕零有木有!

于是第二天,四皇子妃送了两方好砚给她。

晚上四皇子想起来问:“你给玥儿送东西了?”

四皇子妃低低应了一声。四皇子道:“怎么想起来送东西?”

四皇子妃沉默良久,道:“妾是个没见识的人,妾只知道,振儿是妾的心头肉,谁真心对振儿好,妾就真心对她好。”

她看了四皇子一眼:“爷,妾说一句僭越的话,若有一日妾要死了……要将振儿托付给人,这世上妾谁也不放心,只放心福晏殿下一人。”

四皇子一时愕然。

她的意思岂不是说连他都不能托付?四皇子怒道:“混帐话!”

四皇子妃屈身请罪:“是妾失言,爷莫见怪!”

她表情平静却疏离,四皇子瞪着她,一时无力。

从小到大,他似乎一直就不讨人喜欢。

母妃不喜欢他,他从小到大看的最多的,就是她从上头看下来的平静眼神,带着压抑的不耐烦。

如今,连自己的枕边人,也是这样。

午夜梦回时,他有时会想,假如他真的有一天心想事成,母妃大约也只会矜持的道一声:运气不错。

但若他败了……没有人会与他站到一起,只会眼睁睁看着他跌落深渊。

第740章 纯粹是闲的

都城之中。

周见微这几个月,一刻也没闲着。

商部根本不存在啥新入职的坐冷板凳,排挤什么的……真没那闲工夫,一个个忙的走路都是小跑。

尤其他这种贸易科状元,压根儿连回乡祭祖的工夫都没有。反正他前脚进了商部,后脚立马挑大梁,推广玻璃窗。

除了民间推广,他还接了给皇宫等处换玻璃窗的任务。

前几个月,工坊刚研究出花玻璃,他抽了一伙小太监,先学了一下,然后趁着皇上在行宫,把皇宫上上下下的玻璃都换了。

花样是明延帝和皇后临走之前挑好的,除了皇宫之中,皇子府、公主府、王、公、侯、伯府等等,还有六部及太医院等朝廷机构,全都需要趁着主要官员不在换好。

玻璃相比起窗纸窗纱,的确是焕然一新,等折子上到御前之后,明延帝被夸的高兴起来,又下旨把四品及以上管员的家中都换了,这就相当于一个员工福利了。

毕竟全都是达官贵人,周见微这个差使,也是办的战战兢兢,虽不用亲自动手,也得处处都照应到,真的忙到一个人恨不能劈八瓣儿。

本来这也没什么,按部就班的一家家换完就好。

但皇宫换完之后,宫妃们就开始做妖了。

后宫中的女人们闲极无聊,最爱攀比这些面子上的东西,不时有宫妃派来传话,说要连家里也换上。

周见微商贾出身,为人外方内圆,并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人,也弯的下腰,所以不管来的太监多么趾高气昂,要求多么无理,但凡是有爵位的,沾点儿边的,能说的过去的,他全都好声好气的答应了下来。

毕竟全都是皇上的女人们,玻璃本身造价并不高,这一点小事,明延帝不可能不答应,真闹到帝前,就是下头人不懂事儿了。

所以他也就是一边答应着,一边悄悄写信知会了曲斯年,然后告诉晏时玥一声就算了。

但用量太大,玻璃工坊之前攒下的库存很快就消耗一空。

所以只能是一边加班加点的制作,一边安装,中间各路人马,各种较劲儿催促扯皮,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幸好曲斯年想的周到,晏时玥的二管家唐小影一直跟着他,这些人总算不敢闹的太过份。

结果有一天他刚去了商部,就有一个女官过来,态度倒也和气,就问南绥伯的府邸为什么还没安装。

南绥伯是太后的弟弟,太后有两个弟弟,一个弟弟袭了爵位,另一个弟弟自己赚了爵位,就是南绥伯,但此时已经死了,其子降级袭爵。

两家并不同府居住。

周见微一听就蒙了。

太后的亲族,十分要紧,这是排在最前头的,皇宫完了之后就立刻去了这边,看表上,一个多月前就安装完了啊!

周见微一时也不知哪里出了问题,一边急急的致歉一边就亲自去看了,果然见伯府没有安装。周见微赶紧叫了人来,把伯府安装好了。

但此时晏时玥不在、皇后也不在,所以也没人能替他说句话。

事后,周见微细细的查了,却发现南绥伯府表上有,没安装,却有另一家明成伯府表上未安,实际却安装了。

工匠们大多不识字,他也不知是中间出了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从中使坏,只能是写信,细细的跟曲斯年说了。

晏时玥得知之后十分无语。

所以这些人,纯粹就是闲的吧?一个玻璃窗也能整出这么多事儿?

这会儿她离的远,也没什么能做的,只能是先跟明延帝报备了一声。

明延帝并没当回事儿,周见微不过是个新入职的小官儿,弄错了也不奇怪,最后安了就成。

然后南绥伯府肯定要进宫谢个恩,伯夫人跪谢了太后关照,又表示周大人亲自盯着安的,还不住的致歉。

其实就是收了周见微的银子,替他说了句话。

然后淑妃在旁,温温柔柔的说了一句:“你们也别太在意,谁不知小殿下最是个铁面无私的,她手底下的人,自然也是上行下效,不过这位周大人倒是不错,听说嘴巴甜,很会说话呢!”

场面诡异的一静。

她这话看似好心,实则极为刻薄。

这岂不就是说,按级别他们已经是子爵了,不在圣旨恩赐之列,所以才先安了明成伯府的,后来被太后问了,才又跟着宫妃们的家族一起安了?

换句话说,根本没把太后的亲族当回事儿?还排在一干嫔妾之后?

伯夫人一时窘迫之极,张着嘴不知道要说什么。

太后的脸色也猛的沉了下来。

太后身边的福嬷嬷看在眼中,不由暗叹。

她知道晏时玥和七八皇子有过节,可是大错儿都叫七皇子顶了,八皇子不过是陪着禁了几日足,淑妃挑拨这个是非,阴了福晏,却也招了太后不待见,却是何苦来呢?

等到人都走了,太后才道:“哀家如今,竟是连母族都庇护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