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妃(713)+番外
但这几个嬷嬷也不傻,真招出太后有意害人,她们纵有十条命都得赔进去,反倒咬死了不说,还有一线生机。
皇后得知之后,过来劝明延帝:“皇上,这回定是您想多了,母后对饺子两个,纵是不如九郎十郎,又怎么可能有意加害,这一回,恐怕是好心办了坏事,母后这会儿,心里不定怎么难受呢!”
旁人说,明延帝未必信,但皇后说,他却不能不信。
而且,哪个儿子真能接受母亲是个蛇蝎心肠?
再想想之前,他大概真的是想多了,太后只是把他们当成普通后辈,而与几个嬷嬷相依为命,感情深厚,所以心中才会有轻重之分吧!
最终皇后劝着他,把三个嬷嬷都放了回去,还亲自去了慈宁宫安慰太后。
从慈宁宫出来,皇后意味深长的瞥了福嬷嬷一眼。
这件事情,她绝不会善罢甘休。
但如果听任明延帝处死几个嬷嬷,于晏时玥有何好处?于太后又有何损失?不过是几个下人而已!
只徒然叫明延帝伤心。
所以,不如放一放,咱们慢慢来!
太后自那晚开始,就称了病。宫里本就是皇后的天下,第二天,玲珑便悄悄找上了福嬷嬷。
福嬷嬷心头暗叹。
她一时心软伸了次手,就脱不开身了,可她对太后,却也是几十年的主仆之情。
福嬷嬷最终道:“淑妃娘娘,最近来的多了些。”
皇后得报,问:“淑妃?”
玲珑点了点头。
皇后立刻派人去查。
也没费多少工夫,就查了出来,淑妃暗中收买了一个工头,来了一招偷梁换柱,把太后弟弟南绥伯府,给换成了明成伯府。
想必正是因为此事,太后才对晏时玥心存不满的。
但,又何至于此?
太后身份尊贵无极,又一向脑子清楚,想的开,从不多事,从不管事,又何至于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暗害晏时玥的儿女?
瑾瑜道:“兴许这一次,太后当真不是有意害人。毕竟若是有意害人,不该用这种方式……一查就查到她头上,她又不是不知皇上有多宠爱小殿下,难道不怕母子之间,生了嫌隙?”
玲珑心直口快,则道:“太后这把年纪了,会不知小孩子吃不得补汤?”
皇后沉吟许久:“此事还需细查。”
她纵然聪明过人,也万万想不到,晏时玥奉了君命,操心费力的教导几个孩子,教导的懂事知礼,却反而阴差阳错,叫太后记恨上了。
故此,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皇后想了半天,又道:“但淑妃,又为什么要挑拨太后和玥儿的关系?就算之前玥儿与七郎八郎,有些过节,她跳出来又有什么意思?”
想知道这个倒是容易。
她就直接找了那个工头,叫他来找当时收买他的人,也就是淑妃身边的太监赵良,趁着两人拉扯的时候,直接把人给摁了。
要知道,旁人家的后宫,通常你来我往,你强我弱……但明延帝的后宫,皇后在还是皇贵妃的时候,就占尽圣宠,地位超然。再加上一个晏时玥,更是个不能惹的。
如今被抓了个现行,赵良当时就吓尿了,什么都说了。
…………
淑妃娘娘道:“为母则强,纵是再难,本宫也得为八郎搏一搏。”
她倒不是为了出气。
在淑妃心目中,八皇子聪明机敏知进退,又会读书,前程远大之极……可就因为七皇子犯蠢,受了连累,与晏时玥因为《商部专识》的事结了仇,闹腾的这么历害,想和解,恐怕是难了。
所以,晏时玥一日风光,八皇子就只能一日被她压着,再没有出头之日。
她怎么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也所以,她想尽办法,也要把晏时玥压下来。
可明延帝魔障了似的宠爱她,皇后也是疼如珍宝,外头还有晏成渊和日渐强势的霍祈旌……淑妃想了许久,只能从太后身上下手。
明处帝孝顺,而太后对晏时玥,最多只有三分疼爱,也就是脸面情儿。
只要能让太后生出厌恶,明延帝不可能无视。
但这个度,不能浅。
太浅了,太后肯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多请安时面上淡些,却不会对明延帝说。
所以肯定要让太后记恨上才行。
晏时玥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太后要是对她摆脸色,她绝不可能一如既往,两人若有冲突,明延帝会帮谁?
长此以往,多少情份都能磨没了!
八皇子才十岁,他等的起!
第747章 慢慢嘶咬
其实这个主意是不错的,但淑妃也没想到,中间阴差阳错的,太后的怒气,竟是冲着孩子去了。
得知国公府的事情,淑妃来回的想了许久,都觉得太后不可能这么做,这一次必是意外,想必是小孩子嘴馋闹着要吃,所以吃出事儿来了。
但这么一来,她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了。
她后知后觉的害怕起来,万一此事查到她身上?岂不是一下子得罪了两头?
那个工头,必须赶紧处理了!她就叫:“来人!赵良呢?”
好一会儿,赵良才急匆匆进来:“娘娘!”
“你跑哪儿去了!”淑妃横了他一眼。赵良脸色微变,想说什么,又迟疑了一下。
好在淑妃并没怀疑,只道:“刚好明日我妹妹出阁,你报请出宫一趟,然后……”她附耳叮嘱了几句。
赵良眼神闪动,垂首应了。
慈宁宫里。
福嬷嬷几个人回来之后,太后的情绪好了些。
她除了眼花牙齿也不好,其实身体一直还不错,经过了这么一场是非,也没有倒下。
但还是一直称病,对外只说是心疼孩子。
她身为长辈,为了一个意外,心疼的病了,说句到底的话,就算饺子年糕死了,晏时玥也不能找她算帐!否则就是不孝!
这么想着,她就一直躺着。
结果早上醒来,就看到外头有人与福嬷嬷说话,福嬷嬷面露震惊。
但进来之后,却什么也没说。
太后心惊肉跳,唯恐听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但这么熬着,反倒加倍难受。
所以太后最终还是动问了:“出什么事了!”
福嬷嬷一个迟疑。
太后瞪眼道:“说!哀家这么几十年,福气享的够多了!什么风风雨雨,也见的多了!不过就是儿孙不孝!哀家担的住!”
怎么扯到儿孙不孝上去了?
福嬷嬷愣了愣,然后急回道:“太后节哀,是世子爷醉后骑马……没能救过来。”
世子爷?太后愣了一愣,醉后骑马?
她猛然回神,这才醒悟她说的是南绥伯府,她的侄子。
太后惊道:“什么!”
福嬷嬷道:“世子爷昨日从……软红楼出来,喝的多了些,又带了一个新宠,不许从人跟着,结果从马上跌下来,头磕在了石头上,抬回府就咽气了。”
太后愕然许久。
然后怒道:“怎么会这么巧!给哀家查!好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