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妃(769)+番外
霍祈旌道:“不用,我们的‘态度’,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助力了,如果这样他还做不到,那就换一个人,对我们来说,周靖李靖王靖都无所谓,我只是选了最有能力的那个人而已。”
晏时玥点了点头,又道:“那个三当家,总在默默的观察我们。”
霍祈旌笑了笑:“他们这里,总有军师似的人物,爱多想,不必理会。”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进了行宫,被圈起来的院子里,数位曾经赫赫扬扬的江南大员,透过守兵的缝隙,看着这两人走过,心情十分复杂。
他们已经被圈了好一阵子了,除了基本的食水,什么也没有。
他们起先还一天一天的等着有人来问,来审,在心中想好了如何抗辩如何哭求如何的……讨价还价。
可是这么久以来,连一个理他们的也没有,生像是忘了他们似的。
越等,便越惶惶然。
他们当然不知道,他们家中的妇人们全体倒戈,各自把自家相公卖的干净,他们也不傻,如果他们不死,合族不败,她们就算脱了罪,也过不上好日子。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卖的干干净净。
三司也不傻,跟这些老奸巨滑的官员打交道,何如从这些人嘴里挖呢?
于是等到三司开始召见官员的时候,直接一进去,就给一道供词,那些人心里纵是想了千千万,一看细致至此的供词,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心理防线当时就垮掉了。
整件事,前前后后忙了近两个月,才总算尘埃落定,一干巨贪,该杀的杀,该流的流,该放的放,等到明延年间最大贪腐案落下帷幕,已经到年跟儿了。
官府为此出了一道安民书,表示这一次是江南某官员的夫人心怀大义,往密告箱里投了状纸和许多内情,故此才查的如此彻底,过程中,其它妇人也被带动云云……之后就是普通的格式了。
瞬间就把注意力给带开了,这样大家私底下不管怎么想,明面上,此事起源都是先有“密告”,而不是我非要来查你们,这样一来,皇上妥妥的明君。
皆大欢喜。
从一个月前开始,太子就在写信催明延帝回去,太子接连写了十几道信,明延帝最后直接传了口谕,表示朕要在江南过年,那边的事情就全交给你了。
太子:“……”
虽然明延帝肯放权是好事,可是放权太过,尤其在年节这个关键的时间点,这太微妙的,太子也是难受的很……偏偏没什么办法。
晏时玥心里想着江恨别和女王应该要来了吧……等回去之后,四只小猫儿还能认得她不?
一边就赶着置办年货,准备在江南过年。
说真的,这边真的是宜居之地,小桥流水人家,感觉整个节奏都放缓了,人都跟着静下来。
而且这边的人,确实富有、也好享受,都城里头骑逐日车的,都没有这边多,下雪天都骑的嗖嗖的,打着一把小伞,男的女的,都是一副画儿,漂亮的很。
晏时玥跟曲斯年商量:“你说在这种地方,什么东西最好卖?”
曲斯年想了想:“也不过是华衣美食?玩乐之物?”
她问:“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些现有的东西,搞出新花样儿,让大家都能乐于掏钱呢?”
周见微道:“相爷是不是想弄一个,类似于庙会的事情?”
“差不多,”晏时玥给了曲斯年一个嫌弃的小眼神儿,一边转到周见微这边:“我想趁着年节之前,把气氛炒的热一点儿,不然圣驾在此,又逢大变,感觉人人都不敢冒头了似的,我希望能很快恢复气氛好过年。”
第808章 子大父壮
曲斯年随口笑道:“那简单,你找问渠啊!江南文风鼎盛,再说他又曾随太子殿下来过这儿,只要放出风声说要搞文会,必定一呼百应。”
晏时玥道:“那就太刻意了。”
“那你想怎样?”
晏时玥道:“杀贪官,是好事儿,可一次性杀了太多人,加上抄家,就会让人心生畏惧,而且这些官员并不鱼肉乡民,只是贪腐,小老百姓感受不到他们的‘坏’,他们死了之后也就感觉不到爽,所以他们会对帝王有畏惧,所以,现在需要的,是借着年节这个好时候,让帝王‘与民同乐’。”
她用“懂了没”的眼神儿看着他。
曲斯年半晌无语。
这原本是他擅长的东西啊!可是这些日子忙到脚打头,他居然忽略了这一点。
于是曲大人一拱手:“下官明白。”
他就把手头的事情交给了周见微,然后去找新上任的杭州刺史谈心去了。
晏时玥背着手儿溜溜达达的去看孩子。
其实她有一个秘密武器,是在当初写《寻道》的时候想到的,暗中布置下去了,但,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在过年之前弄出来。
要是能弄出来,到时候肯定能叫人眼前一亮,事情会更加圆满。
隔了一天,新上任的王刺史就到行宫来见驾,与明延帝谈了一会儿,之后,杭州便传出了一个消息,元宵灯会之时,明延帝将在五凤阁接见江南百姓。
消息一出,民间鼎沸。
要是之前,这是文人的专利,但现在有商部在,单独见文人不好,所以索性改成了见百姓,更热闹。
事后,明延帝还问她:“这是曲斯年的主意,还是玥儿的主意?”
“当然是我啦!”晏时玥嘻皮笑脸道:“斯年被我指使的团团转,水都没空儿喝,哪有空儿想这个。”
明延帝笑道:“不错,以后多从相爷的角度想问题,朕也能放心些。”
他一边说着,侧头看她,她正没正形的趴在炕桌上,明延帝摸了摸她的头:“好好辅佐太子,他若有想不到的,你也要多多提醒他才好。”
晏时玥摆手让人都下去,一边小声问:“阿耶,你为什么忽然想到要禅位啊?”
明延帝久久才低声叹道:“子大父壮,祸乱之源。”
晏时玥一下子直起身:“阿兄不会的!”
他轻轻拍了她脑袋一下:“傻姑娘,他不会,旁人未必不想,而且,捷儿渐长成,也难免要考虑子孙后代。许多时候,时势推人往前走,由不得人……朕不想看到这种情形发生。且如今太子也长进了,许多事情上,有他独到的见解。”
他沉默了半晌:“朕在这个位子上,坐了二十余年,也够了,朕怕将来年老昏聩,做了错事。而且,朕也想知道,朕的太子,与朕的玥儿,能将大晏推到怎样的高度。”
他看了她一眼:“所以才要叫你尽心辅佐。”
晏时玥小声咕哝:“可是阿耶,我……我也不是不喜欢阿兄,我也蛮喜欢阿兄的,可如果叫我待阿兄跟阿耶一样,我可能做不到诶。”
明延帝意味不明的看着她,半晌才道:“不需全无保留,只尽心尽力便好。”
好吧!晏时玥嗯了一声,趴在桌上想。
皇帝做到最后,没有不恋权的,能把这些事情看明白,想明白不稀奇,难得的是,想明白之后,就能果断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