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刷到最近流传很广的采访视频也是理所当然的。
作为军校生,假如真的需要救援且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苗上帆知道自己肯定也是要去的,所以看的角度倒是和普通人不一样,没有太多特别的想法,引起他注意的是古景耀的脸。
他摸了摸下巴:“这个校友……长得有点像眼熟啊。”
大家都是第一军校的学生,虽然属于不同的分院,但说一声校友确实也没有问题。
不过此刻,苗上帆的感想也就仅止于此了,他关掉视频愉快地去刷别的内容,并且很快把这条视频忘到了脑后。
蓝星,普林斯顿大学。
在古景耀忙于救援的这段时间,普林斯顿高等数学研究院的交流团队已经结束了和京华大学数院的交流,带着一本中文的数学教材返回了普林斯顿。
且不说其他数学家忙着学中文的,忙着找人翻译教材的,菲尔顿拿着一叠稿纸来到了给自己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物理学家老朋友菲奇的办公室:“给你,你要的虫洞论文演算部分的详细演算过程,如果这么详细的步骤你都看不懂的话,就别来找我了。”
正常情况下的话,菲尔顿当然是不会这么好心的,他哪有这个时间做这种事情啊,但这不是这次菲奇帮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吗?这点还是要感谢一下菲奇的。
菲奇收下手稿,没有马上去看,而是询问道:“你们这次去京华大学,见到古了吗?”
说到这里菲尔顿可就来劲了,“见到了!还拿到了古的邮箱!”
虽然说当时并没有太多时间交流,但仅仅只是短短两个小时,就已经让菲尔顿受益匪浅了,更何况后来他几次给古景耀发邮件,也得到了回复。
“古是个怎样的人?”看老朋友菲尔顿兴奋的样子,菲奇好奇地问道。
现在可不是只有数学家对古景耀感兴趣,对古景耀感兴趣的其实更多的是物理学家,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家都知道古景耀的能耐,但现在肯定没有物理学家没看过古景耀这篇关于虫洞的论文。
菲尔顿:“很强大也很平和,我有一种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的错觉,当然这肯定是错觉,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但他也许是蓝星上最知识渊博的人。”
“这个评价很高。”菲奇有些吃惊,随后问道,“那性格呢?好打交道吗?”
菲尔顿看了菲奇一眼:“你也先去见古吗?但未必能见到,古的工作很忙。性格的话,我只和他说了几句话而已,不好说,不过我感觉他不是很难相处的人。但他应该也很有原则,不是那种很容易心软的类型。”
菲奇有点明白了,摸了摸下巴说道:“既然你从头到尾验算了一遍,那这篇论文的数学部分有发现问题吗?”
菲尔顿正色道:“没有问题,整个推演过程在数学上非常严谨,即便是最严苛的审核者,也绝对找不到任何问题。”
菲奇不太确定地看了看菲尔顿:“你确定你是用完全公正的态度说出这句话,而不是抱着粉丝心态说的吧?”
菲尔顿不满地看了菲奇一眼,“虽然我确实有些崇拜古了,但我是个有原则的学者!”
菲奇点点头,这点他还是相信的,既然菲尔顿这样说,他就没有疑问了,解释道:“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这篇论文到底有没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至于现实可行性,那就太遥远了。另外,你是数学家可能没看过《天工》上的其他论文,但现在各行各业都已经确定,《天工》所有论文的质量都非常高,并且除了这篇都是完全可以复现的。”
菲尔顿挑眉:“你们动作还挺快。”
菲奇苦笑道:“不是我们动作快,而是《天工》这一期的论文,都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验证,而除了少数条件比较苛刻的,大部分的论文都已经有实验室复现成功了,有部分论文还有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价值。夏国……是真的不一样了。”
菲尔顿耸耸肩:“他们早就不一样了,你现在才知道吗?”
菲奇摇摇头,正色道:“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菲尔顿有些明白了菲奇的意思,不过他不是很在意,他对夏国的印象很好,也不相信漂亮国政府天天宣扬的夏国威胁论,他相信夏国是一个真正热爱和平不会主动侵略别人企图争霸的国家,既然如此他们变得更强又有什么不好呢?
所以他只是无所谓地说道:“好吧,那样也不错。”
菲奇怔了一下,随即无奈地摇摇头说道:“你说的对,我只是个搞物理的,为什么要去操心政客才需要操心的事情呢?”
最重要的是,到底对他来说,科学才是他更感兴趣的事情,而且他总是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突破和创新,而不是和别人比较,更加不是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
这样一想,菲奇也就放开了这些家国情怀,继续说道:“比起这个,我更关注的可能是《天工》的野心。”
菲尔顿虽然对其他学科的领域不太关注,但在学术圈混,多少有些了解,他沉吟道:“《天工》想要打造成新的顶刊?”
菲奇点头:“应该是的,这一期《天工》论文的质量也配得上,就是不知道后续论文的质量能不能保持,我问过他们编辑部,据说是季刊。”
“另外,”菲奇露出了一个笑容,“《天工》不收版面费,如果在《天工》官网上下载论文虽然要收费,收费的一半会汇入作者的账户上。”
这件事情菲尔顿也知道,不过他并不知道《天工》不受版面费的事,毕竟他又不可能给《天工》投稿,自然没必要打听这个。
他直白地说道:“那我希望他们能成功。”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顶刊都收取高额版面费,但不得不说,目前收取高额版面费的顶刊数量是高于不收取版面费的,这也是为什么学术圈有那么多学者对学术出版集团有意见的原因之一,收费维持运营可以,两头吃就过分了。
学者们大多数并不在意这部分收入,真的有能力在顶刊发表论文的学者,不可能靠稿费生活,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公平,没理由被人当人冤大头宰两次对吧?
菲奇:“希望他们能够改变学术圈的生态。”
菲尔顿依然很直白地说道:“很难,做了和他们一样的事情的人不是没有,但想要改变这个学术圈,太难了。”
菲奇也有些惆怅:“如果只有一个期刊,确实很难,除非他们有一条从高到低的学术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