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美滋滋(149)+番外

胖小子瞬间怂了,缩着脑袋就跟个鹌鹑似的。

“哈哈哈哈哈哈……”这回大笑的人变成了皮猴子,他已经吃过晚饭了,捏着块奶味饼干在那里磨牙。见到亲哥吃瘪,顿时开心的手舞足蹈,别提有多乐呵了。

唐婶儿一个没忍住,吐槽道:“当爹的跟当儿子的,傻到一块儿去了。”

“噗!”唐红玫抿着嘴偷笑,可惜演技不过关,父子三人都看了过来,她索性也不装了,光明正大的笑开了,又问唐婶儿,“妈你刚才想说什么来着?什么猜测?”

“哦,那个呀。”唐婶儿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句,“我想起二桃说过,她是入夜了去厨房里寻摸吃的,才正好看到了你妈给耀祖钱。都说是入夜了,怕是你二姐不知道吧?两家离得近,到底有多近呢?”

“不近的。”唐红玫解释了一下,其实都说二姐嫁得近,这是相对来说的,毕竟比起大姐和唐红玫,当时一个公社不同生产队的二姐婆家肯定是近了。可严格来说,从唐家到二姐家,步行至少要十来分钟,要是冬日里路不好走,走上个二十分钟都是常事。

唐婶儿点了点头:“那肯定不知道呢,估计你爸妈安抚一下,这事儿就当没发生过吧。”

家丑不可外扬,这是大部分人的心态。

这时,唐红玫也想起了去年那事儿,当时她和耀祖就是不小心脱口而出捅破了二桃的身份,那会儿唐爸差点儿没给气死。也就是说,唐婶儿的猜测十有八九是对的。

“回头我问问耀祖吧。”

唐红玫也不是个较真的人,再说一家人,闹得彻底撕破脸本来就不太可能。不过,她也是有底线的,那些钱确实是这几年耀祖赚的辛苦钱,只要钱还是到了耀祖手里,旁的事儿装个糊涂也无所谓。

至于二桃编排的那些话,唐红玫并不在乎。

说白了,她都已经嫁出去这么多年了,弟媳跟嫂子是不同的,假如是嫂子,至少在她未出阁前相处过几年,怎么着也是有点儿感情的。换做是弟媳,还是第二任的那种,哪怕唐红玫早就认识了二桃,也完全没有加深交情的想法。

能处则处,实在是不能处,也就是过年碰上一面,要是凑巧的话,还能正好错开,没啥好在意的。

唐婶儿也是这么想的,事实上她娘家那头,先前处得也不是很好。主要是,当初娘家人是希望她再嫁的,毕竟她男人死的时候,她也才二十岁。把儿子丢给婆家,自己回娘家再嫁一次,这才是她娘家人尤其是她爸妈最大的希望。

可惜,她爸妈直到闭眼也没等到这一天,好在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现在随着日子越过越红火,娘家那头早已恢复了来往。

说白了,本来就不是什么生死大仇,多一门亲戚也好多条路。

次日一早,唐婶儿带着儿子儿媳并俩孙子,就往娘家去了。虽说她爸妈已经没了,可兄弟还在呢,回门这事还是省不得的。

那边早就等候多时了。

按理说,年初二才是回门的正日子,到了今天,也就是初三了,唐婶儿的娘家人到了全。有趁着昨个儿就陪了媳妇儿回娘家又赶紧回来的,还有已经嫁出去但是听闻姑姑出息赶过来看个新鲜的,当然更多的也想问问能不能帮着寻份工,或者出个赚钱主意啥的。

往前几年,谁都不敢张口闭口都是钱,一副清高的做派。到了现在,假如还是目不染尘的模样,保准被人怼一句假清高。

改革开放了啊,就是要谈钱,毕竟连国家都提倡经济发展,他们这么做都是顺应潮流。

人嘴两张皮,上下一拨弄,话就瞬间变了味儿。

“姐来了!”

“赶紧把红糖水煮上呢,别直接用开水泡,不对味儿,要煮上,带放点儿姜片,去去寒。”

“这是皮猴子吧?瞧着小胳膊结实的,长得也好,像姐你!来,叫声舅婆!叫一声就给你一块糖,来,叫舅——婆——”

“胖小子来,过来叫姨婆抱抱,咱们的胖小子哟,一年没见了,都成大小伙子了?听你奶说,你去年就开始上学了?瞧你这模样,一看就是个聪明娃儿,来,告诉姨婆期末考试考得咋样?双百分?第一名?”

前头说话时,家里人都是高高兴兴的,轮到胖小子时,他已经盯上了人家手里的糖块花生米,心道抱完以后该给吃的了吧?就像搂着他弟不放手的舅婆那样,水果糖一抓就是一大把,直接往他弟兜里塞。

结果轮到他时,画风突变!

胖小子本来是笑着的,一听到“期末考试”这个关键词,瞬间就变了脸。

——你问啥不好,非要问考试成绩?

——为啥不问问长高了多少长胖了多少,不然叫人也好呢!

——爸,爸你别瞪我,这次真不是我的错!!

第64章

悲伤不已的胖小子并不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从他上学这一天起,长辈们的过年例行问话都将不再友好,并且这份不友好将伴随着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真的不夸张,这年头哪家的长辈都是这个调调,面对像皮猴子这种连幼儿园都还没上的小娃儿,也就是单纯的逗弄一番,拿水果糖哄他喊人,抱一抱亲一亲,哪怕孩子淘气了,当长辈的也有一千种一万种理由帮着开脱。

可像胖小子这个年岁的……

如今嘛,就先问问期末考试成绩,回头再大点儿还可以问问升学考,像什么中考啦、高考啦,一个都不能落下,偶尔再点评一下哪个学校好或者哪个专业容易就业,纸上谈兵是每个长辈都无师自通的技能。即便之后顺利得升入了大学,能问的还是有很多,或是有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或是毕业后准备找什么工作,以及人生规划等等。及至毕业工作了,不还能问找对象的问题吗?哪怕都结婚了也无所谓,可以催生孩子嘛!

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胖小子他什么都不知道,他还沉浸在被问到成绩的悲哀之中,浑然不知未来还有种种磨难早已磨刀霍霍的等着他。

唉,无知是幸福的。

撇开胖小子不提,唐红玫也被人围着问事儿。她倒是还好,也结婚也生娃了,托计划生育政策的福,没人会再提生娃问题,而俩孩子都还年幼,也没到婚嫁年纪,所以……

“你家耀祖说对象了没?”

逃不开的魔咒啊!

唐红玫也很关心耀祖的婚姻大事,昨个儿回娘家时,也曾提过这个问题,二姐表示唐妈已经托媒人相看着了,暂时还没眉目,让她有门路的话,完全可以先相看起来,广撒网多捞鱼嘛!

因此,见这边的亲戚问了起来,唐红玫也不矫情,只摇头道:“没呢,家里人也着急,可一时半会儿的,真没什么可心的人。”

“正常,你家耀祖要是待在乡下地头种地,早就有人上门说亲了。可他这不是待在县里吗?乡下那头估计有这份心又怕你们家看不上,平白出了丑,县城这边终究还是看门第的,耀祖本事是不小,可架不住他是个农村户口。”

户口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并且很难叫人忽略过去。

哪怕现在大部分的票证都已经取消了,没取消的也都不影响日常生活了,可户口却仍杵在跟前,让人皱眉叹气,总是束手无策。

唐红玫明白这一点,事实上,当初唐婶儿找儿媳时,唐爸唐妈之所以一口答应,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他们家城里户口,以及许学军国营厂子正式职工的身份。

“这个我也明白,耀祖吧,他虽然是农村户口,可应该不会再回乡下种地了,往后都会待在县城里的。”考虑到耀祖年岁也不小了,唐红玫到底还是有些心急了。

耀祖这个年岁,搁在乡下是妥妥的大龄青年,也就是在城里,兴许还是有些希望的。

“那有啥要求不?咱们都是亲戚,实话实说就成,也免得寻了人来再不满意,这不是闹出笑话了吗?像多大年岁,啥学历的,个头呀胖瘦呀,还有工作啥的,对了,父母兄弟有没有要求的?不瞒你说,之前我给我娘家侄子介绍对象,他就说了,一定不能要有小舅子的。”

上一篇: 侯门宠媳二三事 下一篇: 我有八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