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339)

这能不让他多想吗!!!

贾赦认真的思量了一会儿,这才掰着手指头道:“我记得应该是,盐课那头最严重,直接去了九成半;漕运那头去了约莫六七成;织造也不少,起码五成;再么就是江南最富庶的几个州县,像金陵、姑苏、扬州、钱塘……这些个地方都没逃掉,怕是要折进去一多半的人,还都是高官。二弟你说说看,这档口,谁还会在乎林妹夫的职位由哪个顶着呢?咳咳,其实就是因为我不知道。”

“大哥!”若说方才贾政只是被吓得不好了,如今却是真的快要被吓得魂飞魄散了,要不是因着他这会儿跪坐在贾母跟前,指不定早已软瘫在地上了。

到了这会儿,贾政真的对于林海的职位被哪个顶了这种小事情已经完全不在乎了,毕竟跟小命比起来,这些都不值得一提。

“还不是为前太子请愿一事吗?对了,先前你媳妇儿特地回京不就是为了寻人起个头吗?第一回倒是没出甚么事儿,只是被圣上压下来了,按下不表罢了。可第二回,我猜测该是江南那头逼得太紧了,官场上一多半的人都写了联名请愿折子。这不,圣上生气了,于是大家都倒霉了。”

这番话,从贾赦口中说出来,还真就带了一丝丝逗趣儿。可惜的是,在场的所有人心里头都是沉甸甸的。

旁人的担忧就不提了,单是那拉淑娴心里头也很是不好受。她很清楚,如今不过只是个开头,等那位爷上去以后,才是惨案的开端。然而,甭管是前世的康熙帝,还是今生的长青帝,也许他们并不喜欢血流成河,可同样的,他们也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人。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经此一役,不知晓有多少饱学之士被削官罢职,而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站错了队。

“天!天!”贾政已经被吓得说不出一句囫囵话了,别看他以往同贾赦关系并不算好,可甭管怎么说,俩人都是嫡亲的兄弟,且贾政很清楚,即便平日里贾赦再怎么不靠谱,也绝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面胡说八道的。

最最重要的是,贾政打心底里认为,以贾赦的脑子是绝对想不出这么可怕且逻辑严谨的谎话来的。

#这是一对嫡亲兄弟互相认为对方是蠢货的悲伤故事。#

“等等!赦儿你说……”贾母终于缓过神来,只是仍两眼发直,略显呆滞的道,“你方才说王氏也牵扯在里头了?所以政儿根本就不是被林哥儿连累的?”

贾赦再度陷入了思索之中,过了良久,斩钉截铁的道:“从没听说过有妹夫犯事牵连到妻子娘家哥哥的事情。我是这么想的,假如二弟真的没犯事儿,那么就只有三种可能。一个是我被牵连的,一个是被隔壁东府牵连的,再不然就只剩下他媳妇儿了。”

兄弟之间互相被牵连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尚未分家单过的情况下,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问题是,贾赦完全压根就没遭到贬斥,他昨个儿还去廉亲王府待了一整日,还总是时不时的往御史台跑一圈,甚至再往前十来日,他还被长青帝召见过。

至于宁国府和王氏,那就不知晓具体情况了。

这时,贾赦又开了口:“应当不可能是隔壁东府。我昨个儿晚间从廉亲王府回来时,还在街口碰到了敬大哥哥,他说他已经好几个月没出门了,光顾看着他媳妇儿了,因为不知晓啥时候咽气,一直忙着备后事要用的东西。”

“那珍哥儿呢?他素来就爱惹是生非!”贾政急急的道。

听得这话,所有人都沉默了,半响后,才由贾母开口道:“珍哥儿在去年腊月里闯下了大祸,具体情况回头抽空再详细说好了,反正政儿你只需要知晓一点,珍哥儿已经被敬儿逐出家门了。是……是从族谱上剔名。”

贾政目瞪口呆。

不要小看了从族谱上剔名这事,可以说,这种事情几十年都难得一见的,哪怕真的犯了大错,多半也都是逐出家门,让其分家单过罢了。严重一点的,则干脆就是净身出户去单过,就连这种情况都是很少见的,更别提除名了。

除名,是比削官罢职更严重的事情。

试想想,一个人被除了名,那他还剩下甚么?别指望家产,都已经被除名了,还谈何家产?都不是这个家族的人了,别说家产了,连名姓都得还回来,或者就是还一个姓氏,光有名而无姓。当然,同时也没了祖宗,没了祭田,没了祖坟。

可以说,一旦被除名之后,那人就是没有以往也没有未来的人了,根子被掐断了,又无法葬到祖坟里,还有比这更惨的事情吗?

当然有,那就是被除名之人是一族之长唯一的嫡子,还是国公府唯一的继承人。

简直太惨了。

惨到在那一瞬间,贾政全然忘了自己前程未卜的事情,只觉得自己太幸运了,生活太美好了。然而紧接着,贾赦说了一句话。

“我这头看得明明白白的,上头真要拿我,也不可能等到如今了。东府如今看起来也没啥问题,那大概就是二弟你媳妇儿了。”贾赦诚恳的道。

于是,好心情没了。

贾政咬牙切齿的道:“王氏!王氏!!”

“王氏她如今坏着身子,大夫说四月里就能生了,你可千万别过去吵她。”贾母看得更分明,倒不是她不气王夫人,而是她很清楚,王夫人那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大不了等孩子生下来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只要别休弃,哪怕悄没声息的恁死了,也只需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旁的完全不用在乎。

“是。老太太您说的是!”贾政努力说服自己,他不生气他真的不生气他真的一点儿也不生气。

——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始终立在一旁的元姐儿都快要吓死了,她都是十二岁的半大姑娘了,又是天生早慧的性子,从头听到如今,哪里还有甚么不明白的?当然,要她理解江南一带的是非确实困难了点儿,毕竟连贾赦都没能弄个通透。可是,光听王夫人那一段,她当然能理解。最最起码,她也明白如今所有人都对王夫人产生了恨意,尤其是她爹贾政!

原本,元姐儿是得了王夫人的叮嘱,匆匆赶往荣庆堂来,为的只是想方设法让贾政尽早赶回梨香院去。当然,以元姐儿的聪慧程度,她完全明白王夫人的潜台词,不就是担心贾政带回来的那几个美貌通房吗?这事儿她不好插手,却可以偷眼瞧着,回头状似无意的透露给王夫人听就好了。

可事到如今,元姐儿还哪里顾得了这些?她只盼着贾政千万别回梨香院,至少不能在这个时候回去,要不然就王夫人这辛苦胎,指不定能出啥事儿呢。

她还是赶紧想辙儿悄没声息的溜回去罢!

“哦,对了!”贾赦徒然间开了口,正当贾母和贾政赶紧看过来以为他又有啥重要的话要说时,他却冷不丁的说起了旁的事情。

是关于嫡女名讳的事情。简单地说,就是贾赦给迎姐儿改名为贾璎,却忘却了贾政的嫡长女元姐儿并未改名,偏给嫡子嫡女改名的事情是必须由亲生父亲提出来的。这要是如今是珍哥儿当族长倒是容易糊弄/吓唬得很,可问题是贾敬这人油盐不进呢。所以贾赦提出,让贾政抽空往宁国府跑一趟,将这事儿给办了。

元姐儿脸都绿了。

这改名讳倒不是大事儿,虽说她并不介意自己叫贾元春,可若是能随着嫡长兄的名讳绝对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情,起码将来说亲的时候,能显得娘家对自己格外看重。然而……

为啥偏偏要挑在她已经往外头挪了一半的时候呢!!

却说贾赦,原是真没想起来。可倏地用眼角瞥到元姐儿正猫着腰踮着脚尖往外头挪时,也不知怎的,就这样想了起来。

待贾赦话音落下,所有人包括丫鬟在内,都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了尚不曾反应过来的元姐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