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登基的那天朕发现自己是反派(361)+番外

却见陛下扔了笔,又拿出一封信帛来,说起另一件完全不同的事:“两湖郡的战事,似乎要有眉目了。”

……

傅灵羡最开始不太喜欢两湖郡。

顾名思义,这个郡有两个大湖,一为“望舒”,一为“坠星”,它们带来了潮湿的天气和丰富的沼泽丛林,首先令傅灵羡的旧伤又疼又痒,其次让太平道的人能够到处躲藏。

但后来有一天晚上,她站在坠星湖前,抬头看见湖面与夜空连接在一起,漫天星屑倒映在湖水之中,于是划了小船泛于湖上,湖天一色,她就好像徜徉于天空之中,微波荡起,小舟划过星河,果然不辜负“坠星”之名。

她就突然喜欢上这里了。

次日她想去看望舒湖,结果望舒胡被太平道的人占领着,她就花了点功夫打了下来,那天是清晨去看,见湖上雾气迷蒙,还未落下的月亮挂在湖边,像是个浅浅的牙印子。

她就想,如果从此以后就生活在这里,远离朝堂上的纷争,其实也是不错的主意。

她写信将见闻告诉穆停云,由此又发现一桩养了女儿的好处——那便是若她没有女儿,简直就不知道能把这事分享给谁了。

如此,不知不觉,过去了大半年,与皇后生女的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陛下要发兵在漠北发起总攻的消息,傅灵羡觉得这个时间点有些不对,不过,还不容她想得更多,太平道这边对他们发起总攻了。

看起来,太平道得到了朝廷要发兵漠北的消息,知道他们这边等不到支援,要来一场破釜沉舟的出战了。

傅灵羡发出了防守的命令,然而对方势如破竹,临时的防守没有奏效,他们很快只能撤退,暂时放弃了望舒湖附近的领地,傅灵羡本想在边界线上筑起堡垒,当晚却意外地见到了英国公。

英国公带了一万的士兵,其中一千是所谓火器营的精锐。

“在无遮挡的地方,这火器绝对是利器。”洛襄这样说。

简单演示之后,傅灵羡一边惊叹于火器的威力,一边有了主意。

诱敌深入。

瓮中捉鳖。

她对着地图道:“只要将敌人引出密林,在空旷的湖面上,火器很容易便能将远处的敌人全部击杀。”

“若他们不去湖上呢?”

傅灵羡笑道:“不会的,他们对水战很自信。”

次日开始,傅灵羡先是装作不敌,数日不断撤兵,临到坠星湖前,太平道的人却不上前,到中午送了一封信来,

傅灵羡当着洛襄的面打开,而后脸就黑了,紧紧抿着嘴递给了洛襄。

洛襄看了,哑然失笑:“武信王不用忧心,臣知道武信王无异心。”

心中傅屏说,只要傅灵羡归顺于他,待到攻入魏京,可以共分天下。

傅灵羡深吸一口气,压下怒气,道:“仔细想想,这事有些奇怪,他处在优势,为何突然招降?”

洛襄想了想:“像是试探。”

“是了,他也在怀疑我们不断后撤的原因,所以不敢上前了。”

两人交换眼神,洛襄道:“可以给他一点勇气。”

这是叫她诈降的意思。

傅灵羡沉默不语。

她不敢。

今日诈降,她自己知道,但未来传到宫中,会是什么样的说法呢?会不会变成陛下处置她的一个把柄?

想到这惊觉,她其实是怕了陛下了。

洛襄也明白了,叹气道:“你的顾虑也正常,那便算了,此时去包抄,便是他反应过来了可能也来不及。”

傅灵羡低声道:“来得及,他可以走水路。”

她叹了口气:“算了,有英国公为孤担保,孤未必不能一试。”

于是传信过去,说愿意聊聊。

对面很快回信,约在次日晚上坠星湖之上,傅灵羡道:“若傅屏就在船上,以摔杯为号,发起反攻。”

洛襄想了想:“你在船上摔杯,我未必看得见吧。”

“……也是。”

洛襄便遣人拿了只烟花弹来,递给傅灵羡:“你拔了引线,便会有烟花升空,我就明白了,当然,你也要首先保全自己,就在回来的路上放信号吧,然

后自己立刻就近上岸。”

“放心,自会的。”

次日晚上,临到要出帐上船,傅灵羡突然问:“公主漂亮么?”

洛襄眼睛一亮,脱口而出:“我就没见过更漂亮的孩子。”

傅灵羡笑道:“陛下和娘娘小时候就很漂亮。”

这么说完,她出了军帐,迎着冬日夜晚的冷风,傅灵羡骑马来到坠星湖边,火把照耀之下,她看见水面上有一层薄薄的雾气,比起夏天的时候,更有种穿行于云上的错觉。

有一件事她一直没说。

上次见到皇后之后,她时常梦到对方。

梦里对方时常在哭泣,哭泣的时候,眼眶中像是盛着清澈的湖水,潋滟迷蒙。

醒过来,梦的内容就忘光了,只觉得心里很堵。

她不是很喜欢这种感觉,这让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变态。

难道是在觊觎别人的妻子?

她思来想去,觉得她可能确实独身太久了。

若这次回去的话,可以找一个伴。

这么想着,船压着映满星辰的湖水向前,很快到了中央,碰到了一艘更大一些的战船,道士模样的人过来迎接她,傅灵羡站在船头,皱眉道:“傅屏不在么,他不在就让我上船,莫不是鸿门宴。”

道士道:“武信王不敢上船,莫不是不那么诚心?”

傅灵羡皱眉:“孤是独自前来,还不算诚心?”

那船上下来了人检查,见船只上果然无人,船舱之中便传来一个有些虚弱的声音:“灵羡,进来吧,让我看看你。”

傅灵羡心中一惊,听出这个声音虚浮无力,毫无中气,带着疑惑往船舱走。

待要进到船舱,便被解了佩剑,还要搜身,傅灵羡怒道:“你也配搜孤的身?”

那人眉头一皱,正要说话,傅屏开口道:“算了,让她进来吧。”

傅灵羡进去了,然后她吃了一惊。

船舱里躺着一个须发洁白的老人,穿着洁白的道袍,微笑着靠在一个高大侍从的身上。

当然,傅屏如今已经五十多岁,并不算年轻,但绝不应该是眼前的模样。

若不是眉眼没变,声音也确实是傅屏的声音,傅灵

羡不那么敢认。

傅灵羡想保持不动声色,但吃惊大约还是难免从眼中透露出来,傅屏便笑道:“是不是觉得我老了太多?”

“……还行吧。”

“不用哄我,但也不用担心,我并非是垂垂老矣,而是服下仙药之后,将要飞升。”

“……”

傅灵羡开始怀疑傅屏的脑子出了什么问题。

但这次她只表现出了恰到好处的疑惑。

傅屏便又道:“世人皆传,那如今坐在高位上的黄口小儿是仙人降世,实在荒谬,我问过仙人,仙人根本不知道她。”

傅灵羡佯作吃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