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261)

作者: 姜红酒 阅读记录

锋利的刀尖一直在几人面前晃啊晃,几人自然不敢说谎,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

总结起来就是:荆州虽然大,但大部分是荒地,城池分布也杂乱。静王府前几年开始改建荆州,以静王府为中心,将城池改造成了一个同心圆。把所有的城池百姓都迁到了一个城内,十二商会的十二个主事府邸散在外围圆线上,下辖的官员,知府、知州、通判、县令等府邸都安置在内圆线上。朝廷派来的官员其实没什么实权,都是依附静王府而生,要是不听话的就会像上一任县令一样——死无全尸。

城池之外是散落响马、土匪、游牧民族之流。

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响马侵袭,又能加强对荆州所有人的管控。

赵凛觉得这样挺好:羊都在一个圈里头,也省得他到处跑。

几人说完了,殷切的看着赵凛:“大人,卑职们知道的都说了,能将卑职们放了吗?卑职们保证以后再也不干这种事了。”

赵凛是不相信发誓的,正寻思着要把这五个人怎么办。旁听的何春生突然上前,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一人嘴里丢了一颗奇苦无比的药丸进去。他们还没反应过来,那药丸就顺着下咽的动作流进了喉管。

这种情况下喂到嘴里的东西能是什么好的!

几人连声呸呸呸,恨不能伸手去扣。然而手还绑着,药丸已经到了喂里,哪里还吐得出来。下一秒肚子就开始痛,那疼接连不断,压根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就像是一把刀在肠子里面不断的翻搅。

疼得人想死!

师爷额头沁出大颗大颗汗,仰着无力的脑袋,惊恐问何春生:“你给我们吃的什么?”

何春生顶着一张人畜无害、白玉生光的脸,轻飘飘道:“毒药,以后没个月都会发作一次,没有解药会一次比一次疼,疼到浑身抽搐,最后肠穿肚烂而死。”

他停了半秒,又道:“不过你们放心,只要听话,解药会按时给你们的。”

五人被恐吓了一番后,被放了回去。等府衙重新归于寂静,赵凛才问何春生:“真是毒药?”

何春生摇头,声音温润:“不是,只是普通肚子疼的药,疼过就没事了。”他是医者,不轻易害人。

赵凛笑出声:“一年不见,长心眼了?”

何春生含蓄的跟着笑:“我娘说,人善被人欺,我觉得挺对。”

赵凛先前还觉得两个孩子不好照顾,看来是想多了。春生这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也有谋算,又会医,人也聪明懂变通。

是个顶好的帮手。

第106章 106

次日一早起来, 云中的两个车夫告辞回去,赵凛把十二商会的旗子给他们带着,又嘱咐路上小心。

这一趟虽然危险, 但两个车夫一下挣了一年的银子,心里也是高兴的。等车夫走后, 陶御厨打算做早饭, 赵凛让他做自己和两个婆子的就成。他要带宝丫和春生一起去外头吃, 感受一些荆州的生活气。顺带去集市那边逛逛,买些生活必须品回来。

荆州城占地十分广袤, 步行估计腿脚得废, 于是几人乘了马车往集市赶, 让师爷同车夫坐在外架车辕上跟着带路。

清晨的荆州街道倒是人来人往, 可早点铺子并不多,马车行了一刻钟才寻到一处卖包子粥点的小店。小店里也只零星坐了两桌客人, 衣着都还不错。几人下了马车,师爷立刻上前擦了凳子桌子笑得谄媚:“老爷, 您请坐。”

等赵凛他们坐下后,又招呼店家来几份粥点和包子。

赵凛环顾一圈店里, 又往街道上看去, 疑惑问:“荆州人都不吃早点吗?怎么早食店这么少?”

师爷赶紧解释:“荆州物价贵,寻常百姓宁愿在家里熬口糙米粥, 啃两口咸菜。富贵的人家,像十二商会的人或像大人您这样的,也很少出来吃。一般出来吃早食的家里情况都还可以,又不算顶富贵的。”

赵凛有些好奇, 一个边陲之地,物价能贵到什么地步, 总不可能比京都还贵吧。然而,他很快就知道离谱这个词怎么来的了。

五碗粥三十个包子,要一百二十文。

要是在京都,撑死了九十文。

他们去集市,问了锅碗瓢盆、被子棉絮、米粮果蔬、布匹珠钗的价格,统统比京都还要贵上两三成。

这是要上天了。

赵宝丫疑惑问:“这里的百姓瞧着也不像有钱啊,东西这么贵,他们要怎么办啊?”

师爷解释:“从前荆州东西也便宜的,很多地方都是以物易物……”他四下瞧了瞧,见没人注意这边,又压低声音道:“后来静王府来了,所有的通商往来都被他们把持,茶、盐、矿产、田地、布匹、马匹、米粮……价格都是他们说了算……”

“普通百姓自己种点粮,还要上缴大部分的粮,还有赋税,不够吃也只能出来买了。外头说荆州穷,是百姓穷,静王府可不穷,连大门的匾额都是纯金打造的呢。”

何春生蹙眉:“照你这么说,那每年应该饿死很多人才是,我瞧着路上并没有多少乞丐和流民?”

师爷:“荆州不养闲人,乞丐和流民都得去做工,活不下去的百姓也去做工,有工钱,自然饿不死。”

赵凛眸色微动:“在哪做工?”他们逛了一整日好像也没瞧见有许多人做工的地方。

师爷:“十二商会啊,汤家的布庄、陈家的米仓、刘家的马场、段家的玉石矿场……到处都是做工的地方。卑职偷偷和您说,就荆州这些人口都不够干活呢,好多都是从中原地带拐卖来的人口,这些人便宜,都不用工钱!”

赵凛色变:“拐卖可是犯法的!”自从丫丫被拐后,他就对人牙子深恶痛绝。

“嘘嘘嘘!”师爷生怕他声音太大,“这个卑职自然知道,可在荆州,静王府就是王法,他们不放人,咱们就没法子啊!”

静王府已经将荆州打造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小国,他把所有的百姓当做劳碌不知疲倦的工蜂,终年为了一口吃的供养着他这个王。一口一口把自己喂成了个有野心的大胖子,只等他的主子静亲王归来,就要反扑。

只怕那么多年,从各地运来的金矿石已经很多很多。荆州的精兵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应该已经不止三千,粮草、兵器和财富比之大业之多不少。

也难怪老皇帝要忌惮静亲王。

金矿石若是确定运到荆州地界了,那很有可能就是在十二商会的其中一家作坊或是矿场里面了。

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把十二个商会主事的家全都搜一遍呢?

一行人下了马车,赵凛边思索边往县衙走。师爷急急忙忙跟了上去,道:“大人,按规矩,您来荆州后应该先去静王府拜访才是。”

赵凛停下步子,扭头:“哪来的规矩?”

他人高马大的,眸子看人时犀利又寒渗渗的,师爷吓得后退两步,讪笑道:“历来朝廷委派的官员都会去,不去的话会被静王府排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