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退婚后我嫁给了年代文大佬(124)+番外

作者: 柠檬九 阅读记录

这事儿显然没那么好躲,当天下午,负责组织出节目的核算员小赵就找上了门。

小赵看着不到三十的年纪,人挺漂亮,穿得也好,一身毛料的长裙。

她能当上这个核算员是有原因的,食品厂一把手宋书记是她老公公。据说她在来食品厂之前做过文艺兵,所以每年联欢会的节目都是她组织出,也一直出得挺好。

“咱们单位三个车间,就糕点车间女同志最多,不得好好出几个节目?”

小赵显然早就盯上夏芍了,‘’你看唱歌、跳舞,最少你得出一个吧?我听说你字写得不错,乐器会吗?会的话我家里有台手风琴,别的我也可以想办法借。”

别说手风琴了,口琴夏芍都不会,公司年会她都是职业喊666的。

她眼神特别真诚,“我真什么都不会。”

“不会你可以学呀。”小赵说,“你们班张淑真以前也不会,我看她民族舞跳得也挺像样。”

“今年可跳不了了。”张淑真捧着肚子。

“那正好让你们班小夏上。”小赵十分热情,还现场哼着歌儿跳了两步《达坂城的姑娘》,表示真的很简单,“你不用动脖子,把手放在这,动手就行。”

郭姐和张淑真也投来鼓励的目光,于是夏芍硬着头皮跳了两步,然后……

然后小赵沉默了半晌,“你还是去唱歌吧。”

五分钟后,小赵沉默了更久,“假唱,假唱你总会吧?。”

为了拿出这个门面她也是拼了,“到时候我把你安排在中间,你跟着动嘴就行。”

郭姐人都木了,“小夏真不是啥都会啊?”

看着小赵离去时心累的背影,夏芍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但臣妾做不到,臣妾也没办法。

晚上陈寄北看到她抄回来的歌词还问了句:“你要参加合唱?”

夏芍能怎么说,夏芍只能转移话题,“你不说让我找大夫看看吗?什么时候看?”

八月都过完了,她还没来,陈寄北又跟她提了一次看大夫的事。

男人还若有所思望着那份歌词,闻言道:“后天吧,后天食品厂休息。”

“那顺便去趟百货商店,把毛线买了,我总觉得这两天又要降温。”

天的确是冷了,八月十五过完,家里的毛巾被就下岗了,换回了以前的棉被。夏芍看着陈寄北把换下来的毛巾被泡上,还笑着问:“当初你坚持要买一条,真是为了省钱?”

陈寄北没说话,耳根却红了一片。

然后当晚这男人就又臭不要脸抱了上来,还美其名曰怕她冷,被她踹了两脚都没撒手。

再踹,男人干脆抓住她脚丫,将她微凉的小脚焐在掌心,倒把她弄不好意思了。

去看大夫那天果然又降了温,夏芍穿了件单衣刚出门,就回去又添了一件。两人跟着何婶儿走去那位大夫家,陈寄北还趁何婶儿没注意,摸了下夏芍的手。

夏芍被他吓了一跳,赶紧看前面。

陈寄北却只感觉到了掌心的冰凉,皱眉正要说什么,前面门一开,走出个许久未见的熟人。

那人看到他俩也吃了一惊,吃惊过后,就是无法掩饰的慌乱。!

第53章 有备无患

夏芍已经有几个月没见过杨巧云了,说实话,她比当初瘦了一大圈。

杨巧云怀孕和坐月子时养得好,又不用自己带孩子,夏芍第一次见她,只觉得身材丰腴面色红润,比刚出月子的程文华胖得不是一星半点。如今下巴却已经尖下来了,不知道是瘦的还是生活环境变了,乍一看高颧骨吊眼梢,面向甚至有点凶。

当然没了陆泽同接济,刘铁萍一个人的工资要养好几个人,生活水平下降了,瘦了也正常。

不正常的是杨巧云眼底的慌乱,她又没惹到他们,慌什么?

而且杨巧云这显然不像正常走出来的,而是被赶出来的。她眼神一厉,本来还准备继续敲门,看到陈寄北和夏芍后又把手收回去了,瞪一眼大门转身快步离去。

夏芍忍不住看了眼陈寄北。

陈寄北却理都没理杨巧云,抬抬下巴示意,“到了。”

果然何婶儿已经上去敲门了,敲的还是刚刚杨巧云出来那家。

“不是说了我们家不抓打胎药,有完没完了?”里面传来个不耐烦的女声。

打胎药?

夏芍很怀疑自己听错了,何婶儿也愣了下,“春花你爹在家吗?我把我那亲戚带来了。”

“何婶儿啊。”里面的人这才来开门,脸上已经带了笑,“我爹在家呢,今天没上山采药。”

是个三十来岁的女人,相貌普通,一身干练。一开门,还飘出来一股淡淡的药草味。

何婶儿忙引着两人进去,“在家就好。”又问那春花:“还有人来你家抓打胎药?”

春花家这个小院儿不大,房顶上、院子里却分门别类晒了许多药材,摆放得井井有条。她已经坐在板凳上踩起了药捻子,闻言有些不愉,“来了两回了,死缠烂打的,非让我爹给她抓。”

“那胎是那么好打的吗?”何婶儿说。

“可不,搞不好就出人命了。我们家是正经大夫,可不接这种脏活儿。”

何婶儿说着话已经进去了,夏芍在后面听着,只觉信息量太大她得缓缓。

听这意思,杨巧云刚刚是想来抓打胎药,她抓这东西干嘛?给谁抓的?

总不会是她自己吧!

虽说有的女人孩子密,一出月子就来大姨妈,哺乳期怀上的不是没有,清朝嘉庆帝的生母就是一年一个。可刘大军已经变公公了啊,这孩子哪来的?

冷冷的大瓜在脸上胡乱地拍,夏芍耳边已经响起一首嘹亮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小心门槛。”旁边陈寄北提醒了她一声,见她发呆又忍不住皱眉,“想什么呢?”

“想这帽子颜色真正。”夏芍嘀咕了句,跨过门槛进去了。

何婶儿介绍的老大夫六十来岁的年纪,干瘦,但精神矍铄,符合夏芍对老大夫的一切印象。

六十来岁了还要上山采药,身体不好也不可能啊。

不过和夏芍想象中不同的,这老大夫看病倒挺接地气。没有上焦火下焦寒一类的套话,更没有云山雾罩,说一堆你听不懂的专业术语,让你直呼牛逼。

老大夫切了脉,看了舌苔,又问了几个问题,就说她气血太虚,没啥大事。

“真没事?”陈寄北从进来表情就很凝重,“她以前不小心中过农药。”

“量不大,早排干净了,就是体质有点寒。”

三年饥荒刚过去,夏芍这种亏了身体的老大夫见多了,“你这种情况不吃药也行,回去多吃点好的补补,有条件的话炖个鸡汤。”说着还写了几样温补的食物,撕下来递给了陈寄北。

“体质寒会影响要孩子吧?”何婶儿这个年龄的人都很关心这个。

陈寄北也道:“她每个月那几天会肚子疼,特别疼,还不准时。”

一般男人更在乎的都是要孩子,注意到女人肚子疼不疼的倒真不多,强调特别疼的就更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