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352)+番外
“九叔,十叔,四叔、八叔已经离开了好几日了,他们俩在暗中暗访盐官与盐商们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老四的手段那么狠,八哥的嘴皮子那般溜,他俩凑在一起办差就是最好的搭配了,再者还有汗阿玛的侍卫、暗位保护他们呢,能出什么事情呢?”
胤禟眼睛都没睁开,有气无力地说道。
胤俄嚼着嘴里的奶糖,感觉稍微有些黏牙就抬起胳膊拎起桌面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水,用舌头将黏在牙齿上的糖块勾下来,混着茶水给冲进了肚子里,才开口道:
“九哥,你还真别太自信了,我看四哥、八哥这差事办着不简单,常言道,强龙也怕地头蛇,更何况为了能真的查到东西,四哥、八哥这回还得隐藏身份,连‘强龙’都不是了,想要瞧清楚一些隐藏在暗处的东西,想来是得冒着一定风险的。”
“毕竟这贩盐是那利润巨大的什么断生意来着。”
“垄断。”
弘晞开口接上自己十叔的话。
“对,对,垄断生意,那只要是牵涉到‘垄断’俩字的就是养了一只整日生金蛋的老母鸡,有的人为了银子可是什么事儿都能办出来的。”
听到老十这话,胤禟也睁开眼睛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一块瞧着他的叔侄二人蹙眉低声道:
“老十,你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倘若,倘若老四和八哥这次暗访时真的遇上什么危险了,怕是江南这地的官员们就会见血了啊。”
“咱们家和前朝不一样,朱家的皇帝们若想料理南边官场的事情了,怕是还会被南边文人文官们的言行束缚,咱们的基本盘毕竟在满臣和八旗这儿,遇上实在是不听话的人家,抄本之源由蔻蔻群夭屋儿耳起五耳吧一整理家砍头流放都是汗阿玛一道旨意的事情,反正杀不杀,咱们都逃不过被骂。”
弘晞听到自己九叔这好似摆烂的话,又伸手从桌面上摸了根牛肉干,慢吞吞的撕开透明油纸放进了嘴巴里。
只要改革就不可能没有流血和死亡。
旗人东迁计划还只是动了旗人们的奶酪,牵涉到了旗人们的利益就把多数闲散旗人们给气得跳脚破防了,盐政改革这事儿可是涉及到全天下老百姓们的利益的。
一路从北而来,这些盐商们家境有多优渥他们是亲眼所见的,那大宅子、大别院、连成串的美貌小妾,全是靠着数不清的白银堆出来的。
也不知道他汗玛法究竟是预备怎么废掉纲盐法,该换成票盐制度的,将原本被大盐商们瓜分的大蛋糕,切割成数份,让只要想卖盐的人光缴纳盐税就能从事这门生意,把高额的官盐价格打下来呢。
弘晞坐在二层房间里想的出神,康熙靠在三层的房间软塌上也握着手中的书苦苦思索,瞧见心腹太监回来了,他开口询问道:
“拐杖给老九送过去了?金团呢?”
“回万岁爷的话,九阿哥已经拿到太后娘娘的备用拐杖了,他试着握着拐杖走了几步确实省力,太孙殿下留在九阿哥和十阿哥身边玩象棋了。”
康熙点了点头,从软塌上起身,双手背后看着墙上的窗户:
“老四和老八那边有消息传回来吗?”
梁九功瞥了皇上一眼,摇头答道:
“万岁爷还没有呢,奴才没有接到四爷、八爷送回来的信鸽。”
康熙眸子低垂:
“咱们还有多久到江宁。”
“快了,万岁爷,若是快的话咱们下午申时左右就到江宁了,慢的话怕是得到天擦黑了。”
康熙转了转手上的玉扳指,思忖片刻对着心腹太监吩咐道:
“梁九功传令下去,就说老九晕船晕的厉害,咱们到最近的码头停下,坐着马车去江宁,不着急,江南风景好,让太后娘娘多看看。”
梁九功忙不迭的点点头,明白万岁爷这是又拖着行程给暗访的四阿哥、八阿哥留时间了。
他再度告退转身离去了。
康熙则透过干净的玻璃窗,凤眸微眯的透过窗户望着远方白墙黛瓦的建筑群。
……
日光迟暮,金乌西坠之际。
曹寅领着江南一众官员、富商、乡绅在本该接驾的码头左等右等却瞧不见半点儿皇家船队的影子,都不禁有些着急了。
为了迎接圣驾,他们可是精神饱满的从早上就站在这码头处等了啊。
“曹大人,万岁爷是今日到达江宁吗?”
一个平时与曹家关系不错的盐官凑到曹寅身边讨好的低声询问道。
曹寅如今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扬州与江宁离得又不算太远,而且这风向也是顺风路,不管怎么算,万岁爷的龙舟都应该到江宁了啊。
“哎,那旗帜是明黄色的龙旗,是不是皇家的船队到咱这儿了啊?”
没等曹寅张口说话,一个眼神不错的盐商就指着远处水面上的船只出声喊道。
曹寅下意识往远处望就看到两只小船朝他们一行人驶来,没一会儿小船就靠岸了。
约莫十几个穿着黄马甲的带刀侍卫从床上下来,瞧见领头的曹寅后抱拳道:
“织造大人,九阿哥晕船晕的厉害,身子都发虚得靠着拄拐杖走路了,万岁爷如今带着太后娘娘和几位主子一块在扬州附近的驿站住下修整了,准备坐马车走陆路来江南,特意派我们一群人提前过来给您说声,大约三日后,万岁爷直接进入织造府,尔等无需在码头处等了。”
曹寅等人闻言皆是一愣,没想到原因竟然是这样,但又想想皇子、龙孙们本就生活在北方,出一个晕船体质的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最先回过神的曹寅笑着颔首道:
“那还请诸位跟着我回别院先行休整一番吧。”
能在御前做带刀侍卫的基本上都是出身不错的八旗子弟们。
带刀侍卫们点了点头。
其余官员和富商、乡绅们瞧着等了一日却只等来了两船的侍卫,算是白费了一天的功夫,别说万岁爷的龙颜英姿了,连龙舟的影子都没机会瞧见,只好神色怏怏的跟在曹寅和侍卫们身后离开码头回城里去了。
殊不知,他们在前面忙着迎接圣驾的事情,注意力被一件件琐事给消耗着,四阿哥、八阿哥正在他们后方逐家逐户的摸底呢。
第135章 众人遇险
曹寅将两船御前侍卫安置在别院的当晚, 江宁就又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待到次日天光大亮后,雨水不仅没停止还转变成了瓢泼大雨,曹寅站在府邸的抄手游廊上, 仰头观察乌沉沉的天空就能猜到东边的扬州此刻必然也是正下着大雨呢。
江南地区本就多雨, 这样的天气不稀奇, 只不过突如其来的大雨势必会阻止万岁爷前行的脚步,毕竟皇家一行人从京城大老远赶过来是来巡游的又不是逃难的,一群人没必要冒着大雨前行,这一是因为如今水泥产量远远跟不上使用,未拾掇的湿漉黄土路走起来泥泞极了, 二是皇太后的年纪大了,皇太孙又年纪太小了, 这一老一小的万一再在路上淋了雨,感染风寒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