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1179)

作者: 沙漠 阅读记录

两名女子挤在一起,坐在地上,瑟瑟发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还不快说!”另一名影子卫已经从身上摸出寒光闪闪的匕首,贴在那装扮成萧灵芷的女子脸上,光滑白皙的脸庞被这寒刀子贴住,那女子惊叫起来。

影子卫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缓缓道:“说了,这银子是你的,不说,你这张脸至少会出现五道伤痕。”

那女子颤声道:“我说……”

“快说!”

“昨儿半夜,有人找到我们,交给我们这两套行装,让我们穿上这套衣裳,今日未时三刻之前必须赶到那间裁缝店,只要我们按照他的话去做,在裁缝店里可以拿到一百两银子。”女子瑟瑟发抖道:“我们按照他说的,今日未时三刻到了那里,然后在里面等了许久,昨夜那人终于出现,交给了我们一百两银子,然后让我二人离开裁缝铺子,什么话也不要说,只要一路回到这里就是……你们说的那两个女子,我们也看见,我们当时还奇怪为何衣裳一模一样,可是……可是我们哪里敢多问……”

两名影子卫互视一眼,知道是掉进了精心的谋划之中。

萧灵芷进入那家裁缝铺子,正是午时三刻之后,也就是说,在她们进去之前,这两个身着同样衣裳甚至是身材都大致相同的女子便已经在里面待着。

对方显然是计划周密,选择的这两个女子,虽然相貌迥异,但是她们的身材却与萧灵芷主仆有七八分相似,特别是身高,几乎没有区别,而且身披大氅,将身体掩饰,头戴斗笠掩着黑纱,面孔根本无法辨认,这两个替身自然是精心挑选。

“吩咐你们做此事的人,你们可认识?”一名影子卫冷声问道。

他其实明白,对方如此精心设计,这两名女子只是两枚棋子,绝不可能知道太多。

果然,两名女子互视一眼,脸上一片茫然,摇了摇头。

……

当萧管家颇有些将此事禀报给太师的时候,萧太师闭上眼睛,沉思许久。

“那两名女子确实什么都不知道。”萧管家小心翼翼道:“裁缝店里的人也审问过,他们倒也是见到过大小姐,当时还奇怪为何大小姐与那两名女子穿的衣裳一模一样,但是却不敢多问。除此之外,他们也确实不知道太多。只是他们看到,那两名女子离开之后,一辆马车就停在裁缝铺子前,大小姐和小君丫鬟就上了马车离去。”

萧太师嘴角泛起淡淡的笑意,轻叹道:“是老夫疏忽了,没有想到这孩子竟是真的离老夫而去。”他睁开眼睛,平静道:“昨日灵芷丫头出去,自然是给韩漠送信,老夫倒是奇怪,她是如何通过那裁缝店送出信件的?”

“太师,那裁缝店的掌柜倒是提过一嘴,他们店里的一个伙计本来在铺子里好好地,今天突然没到铺子里做事。”萧管家轻声道:“老奴派人追查,那小伙计一家人已经人去屋空,早已经没了踪迹。”看了萧太师一眼,“大小姐应该就是通过那小伙计送出了信,而韩漠只怕也是重金打赏,将那一家人送走,又或者已经杀人灭口。老奴……老奴已经派人继续探查,要找出那小伙计的老家在哪里……”

“不必了。”萧太师轻轻摇摇头:“韩漠既然动手,就不会给你留下任何线索。老夫已经知道是他所为,就算找到那小伙计又能如何?难道那小伙计还能证明是韩漠拐走了我萧家的闺女?”

萧管家皱起眉头,轻声道:“老爷,圣上赐婚,过几日韩家必定有人上门来约定婚期,按照以往的惯例,圣上赐婚之后,最迟三个月便要定亲……可是大小姐如今没了踪迹,让我们如何向韩家交代?”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响动,萧管家知道是有人有事要禀报,迅速出去,很快便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书信呈给萧太师。

“太师,这是大小姐留下的书信!”

萧太师接过书信,取出信来,打开书信,里面自己娟秀,正是萧灵芷的字迹。

“不孝灵芷敬拜:七年恩情,终生难忘,此生难以为报,若有来生,愿成为爷爷膝下子女,两世恩德,一世尽报。爷爷自保重身体,莫要熬夜,冬日寒冷,万望身体安健。不孝女灵芷拜上。”

萧太师眼中竟是显出怜爱之色,摇了摇头,沉吟许久,终于道:“找一个擅长临摹书法之人,让他来见我!”

第842章 御史大夫

户部对于西北军的封赏,倒也是颇见效率,如之前所料,三日之内,三军封赏到位,韩漠辞别家人,不再耽搁,统帅西北骑兵,便要启程返回西北。

韩漠深知此行的重要,回到西北,自己必将竭尽一切所能,牢牢控制西北兵权,但是他却也深切明白,若想完全控制住西北军,实在是一件极其困难之事,中间势必会有许多的荆棘需要自己去斩断。

当骑兵拔营,整队即将辞别之际,韩漠预料中的麻烦便迎头而至。

一队五十人的精甲武士,护着一辆马车缓缓来到骑兵阵前,在韩漠的注视下,自马车中走下一名一身官服的中年官员。

那身官服,韩漠却是认得,正是御史台御史大夫的官袍。

一直以来,御史台都是朝堂上极其活跃的一个衙门,御史台官员最擅长的工作,便是在朝堂上你争我吵,拿到鸡毛便会当令箭,看到一个拇指大小的空隙,便会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这空隙折腾成滔天窟窿。

御史台之中,皆是能言善道之辈,世家当道之时,除了皇族,各大世家在御史台都有人,每一次朝议,往往便是通过御史台这帮御史们的弹劾拉开序幕。

说起来,燕国御史们的权势实在是太过渺小,不值一提,但是各势力往往又少不了这些伶牙俐齿的善辩之众。

御史大夫乃是御史台最高长官,铁杆保皇派,自然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高手。

此人年过五旬,身材细长,但是站在那里,却自有一股气势。

“姜大人!”韩漠翻身下马,上前拱手道:“不知姜大人来此有何贵干?”

大军行将出发,这一个御史大夫跑到这里来搞什么鬼。

御史大夫姜思源往右侧一拱拳,淡淡道:“本官奉圣上旨意,随同韩将军前往西北,作为钦差大臣,巡视边关。如今边关情势复杂,本官是要前往帮衬韩将军,另外则是要替代皇上探视太子殿下的病情!”

韩漠面不改色,淡然一笑,道:“原来如此,此去山高路远,千里迢迢,姜大人一路上还要保重才是。”

姜思源平静笑道:“韩将军放心,圣上考虑本官安全,调了五十名金殿武士保护,另有韩将军大军在旁,本官应该能活着到达边关。”

韩漠微微一笑,也不再言。

毫无疑问,皇帝是不可能让自己顺利接掌西北兵权,所以派了这样一个钦差大臣跟在自己身侧,目的就是时刻监视自己而已。

韩漠翻身上马,手一挥,西北骑兵立时启程,经过这一阵子休养,酒肉不缺,西北骑兵一个个精神抖擞,马如龙,人如虎,金鸣马嘶,离京往西北而去。

上一篇: 青春 下一篇: 三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