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寡妇丫鬟(256)+番外

蓝怡并没有多做停留,只买了些点心干果便骑毛驴回家。亚岁皇帝要祭天,众民要祭祀祖先,现在这些对蓝怡来说已没有了新鲜感,照习俗而行罢了。

她刚到家门,却见着了王林山的表弟花常东。时至亚岁,花常东过来给她送节礼也是正常的,不过此时他却穿着一身粗麻不缉边的丧服,头发以麻绳结起,双目通红。

“表嫂,”花常东声音嘶哑,“奶奶今天辰时,没了。”

“姥娘怎会去的如此突然?”前些日子伤风感冒起来时,蓝怡托王林远到花家村给王林山的姥娘送过草药和香囊,当时老人家也只是有些咳嗽,怎么没几日的功夫就去了。

花常东满脸哀伤,看着蓝怡的目光有些躲闪,“奶奶前日开始发烧,请了周郎中过去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好好将养着,没想到她老人家昨晚睡下后就没有醒过来,今早我娘去叫起时发现老人家已经迷糊,再也叫不醒了。”

老人家今年六十有五,感染风寒发烧突逝也算合情理,而且这样睡过去也算没有遭罪,“表弟稍待,我这就寻文轩同你一起回去。”

花常东点头,“表嫂先准备着,我先去民善叔家报丧。”

蓝怡回屋,贾氏正带着两个孩子在温室内除草,她说明情况让贾氏帮着准备。因她是外孙媳妇,不需重孝,但也要摘下银簪换以竹叉,身着粗麻不缉边的大袖长裙,脚下一双麻履,文轩则只需日常装扮即可。

贾氏手脚利索地帮她换好衣衫,“桃儿今天过去,什么时候回来,需要守夜么?”

蓝怡摇头,她并不熟悉村里的丧俗,王林山下葬她虽是全程参与的,不过林山辈份小,没有这么多的子孙。

“若丧主和护丧主事不说,你就早点带着孩子回来,现在天寒,生冷的东西莫多食,见着咳嗽流涕的人也离远些。”贾氏叮嘱完,犹不放心,“我还是跟着你们一起去吧。”

在贾氏看来,王林山的外祖母与文轩不算真正的亲属,若为了守丧而染病就犯不上了,且一个两岁的孩子,按着梅县的规矩,磕头吊孝后便能抱着离开的。

蓝怡虽与王林山的外祖家不算亲近,但她现在是王林山的妻子,该守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瑶姨,家里还有这一大摊子的事情,宇儿也需要有人照料,你就别去了。花家表弟已去了二叔家报丧,二弟或三弟应会随着我一起去的,有他们在您就放心吧。若需要在那守着,我就让他们先带文轩回来,第二日再送过去。”

“娘,文轩给你在一起,不回来。”文轩虽听的迷糊,但也抓住了关键点。

宇儿也拉住蓝怡的手,挺起小胸脯,“娘,宇儿也去,照顾娘,保护弟弟。”

蓝怡矮身安慰两个孩子,“宇儿大了,在家帮娘照顾姥姥,看好咱们的家,好不好?娘带着弟弟去。你们林山爹爹的姥娘去世了,娘要守丧,你们乖哦。”

宇儿懂事的点头,最近村里去世了几位老人,他见着那样痛苦的场面还能记起父亲去世的事情,知道这时候不能任性,“娘去吧,宇儿乖乖的。”

看着宇儿眼里的水雾,蓝怡心疼地揉揉他的头,“宇儿真是娘的好孩子,别怕,娘很快就会回来的,若是娘晚上不回来,你就跟姥姥一起睡,要听话。”

宇儿抽抽小鼻子,乖乖的。文轩上来抱住蓝怡的的胳膊,“宝宝也乖乖的听话,跟娘一起去。”

王二叔、林喜和花常东很快套着牛车过来了,蓝怡取出去年夏婉的母亲秦夫人送她的黑色短毛披风,把穿得厚实的文轩搂在怀里,上牛车跟林喜和花常东一起赶往花家村。

“三舅和大表哥他们都在家,没有出去行船吧?”

花常东轻应一声。

“姨母那边也送信去了吧?”王林山还有一位姨母,嫁得也不算远。

花常东没有抬头,只低低应道:“小姑姑从奶奶生病就一直在身边伺候着,表嫂这边是知道的最晚的。”

蓝怡见他没有开口的意思,也就不再询问,只搂着文轩与他低语。

王林喜见花常东待大嫂的态度不够尊敬,皱起眉头,不过体谅他亲祖母突然去世悲伤过度,没多计较,一路沉默着赶往花家村。(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八九章 灵堂风波

四人到达花家村已近申时,蓝怡叫醒已经摇晃着睡着的文轩,在挂了白布的大门前停下。不同于北沟村这样由各姓先后聚集起来的村落,花家村大半人家都姓花,都是同族,所以姥娘去世后,院门口支起了帐桌,由捆着麻绳的外五福的族人帮忙记帐,院内支起了两口大锅,护丧人正指挥着厨子烧水造饭。

王林喜把牛车拴在大门外的老槐树上,跟着蓝怡和文轩一起进院。护丧人见着他们进来,马上上来招呼。

“大嫂,这是咱们村赵里正的小舅子,咱们喊他坡舅。”王林喜在蓝怡耳边低语,王林喜记性一项好,见过几面的人大都记得。

“坡舅,辛苦您了,姥娘她老人家怎么就忽然去了呢。”蓝怡面带悲伤,与花坡见礼。

花坡四十多岁,瘦长脸,三撇小胡子,一对三角眼,一双耷拉眉,这样的五官凑在一起,十分喜感,“林山家的,林喜,家里人已经给婶母沐浴袭衣了,你们先进去见老人家最后一面吧。”

按照大周丧葬习俗,人死后亲人要为她洗浴、洗发。洗完要换上新衣,用棉球塞耳帛布裹头戴上幎帽,再用一尺布盖在脸上,死后第二日小敛,给去世之人穿上两到三套衣服,由子孙把尸体放在棺中,第三日加棺盖下钉。蓝怡她们来的算早,逝者未入棺,按着规矩是可以见老人最后一面的。

护丧人带着蓝怡三人进入灵堂,灵床前的奠桌上放着做好的肉、酒、香炉等物。众男子在灵床东,妇女在灵床西,按备份和远近分别跪坐。蓝怡只见着白压压有的满屋子人。

蓝怡带着林喜和文轩跪下,众亲属哭声就响了起来,男子多是哀声齐哭,妇女们则热闹很多,边哭边喊:

“啊——我的娘亲啊!您怎就狠心撇下女儿去了啊——”

“奶奶啊,您睁开眼再看看孙媳妇吧……”

按说,这样的场合。蓝怡也该声泪齐下,悲伤难抑地来上一段才符合礼数,让众人知道她对死者的离世充满不舍和伤痛。

她在路上还以为自己会哭不出来。但现在被满屋子的哀伤渲染下,她的眼泪也刷刷地掉下来,唱哭她不会,只得哭喊着老人:“姥娘。姥娘。姥娘,……”

文轩听到娘亲的哭声,也哇哇大哭起来。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哭声渐歇,有人上前扶起蓝怡三人,劝他们莫过度悲伤。

老太太生养了六个孩子,王林山的母亲行四,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一妹一弟。都已成家,此时都在灵堂内。蓝怡带着文轩一一上前见礼。

王林山这一辈的表兄弟姐妹有十大几个,不少也已成亲育子,除了去过北沟村几次的花常业和花常东,蓝怡对其他人的印象都很淡,只点头打过招呼。

上一篇: 富妻盈门 下一篇: 嫡女荣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