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寡妇丫鬟(495)+番外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周二嫂,我晓得了,多谢你。”程小七挺直胸膛,大步走出堂屋。

蓝怡随着他到东院,看到浅墨割草回来正在喂那只未被宰杀的梅花鹿,忍不住笑笑,“小七,最近浅墨迷恋上入山打猎了,你可莫跟着他学。”

浅墨嘿嘿一笑,带着小七进屋安置。

蓝怡默想着小七的事情,想等他歇息好再做打算。

浅墨出来后垂手站在蓝怡面前,等她吩咐,蓝怡没多提小七的事情,转而问道,“刀大侠呢?”

浅墨摇头,“刀大侠吃过早饭就出门了,没带弓箭,不晓得去了哪里。”

没带弓箭就是没有入山打猎,想来也是,这样的阴雨天气,他也不会入山打猎的,“浅墨,小七在这边,辛苦你照看一二。”

浅墨点头并不多问,蓝怡又道,“这院里的人越来越多了,你随我过来搬两袋米面,再拿些蔬菜。”

“好嘞。”

蓝怡看看厨房,又随口问道,“这几天还是刀大侠做饭么?”

“也不全是,浅墨也会做的,刀大侠说今天晌午不回来吃,让我做饭呢。”浅墨有点郁闷,其实他不喜欢做饭,做得更没刀大侠好。

这眼看着人原来越多,都是等吃的主儿啊!

难得出太阳,蓝怡赶紧将晾在屋檐下的湿衣裳搬到阳光下晒着,最近的衣裳都是阴干后再用贾氏调配的香薰料点燃熏过,否则总有一股子霉味。晒好衣服,她步履匆匆地出门,山上的鸭子还未来得及喂呢,以前倒不觉得,现在贾氏不在家,喂养这些活物总要费去她不少功夫,不过蓝怡并不觉得麻烦。

这样喂养鸡鸭,放羊牧马地忙碌着,其实很不错呢。(未完待续。)

第四二二章 放着我来

天空放晴,村里人都走出家门忙碌起来。蓝怡跟熟识的人打着招呼,到牡丹园下的池塘边喂鸭子。

待到了鸭栏边上,才发现鸭子已经被喂过了,想来是赵尚景的妻子齐氏帮着喂的,便抬步迈上山坡的石阶,想去赵尚景那边看看。

如今山坡上的牡丹已经收拾妥当,再过几日无事的话,也该给他们一家子结算这个月的工钱让他们回家过年了。这样算来,其实赵尚景他们在山坡做工的世间并不算长,每年开春大地解冻时过来,九月下旬收拾东西归家,一家人热热乎乎地在家度过整个冬天。比起在夏家全年照顾各色花草时要长很多。

且随着牡丹园子扩大,蓝怡他们给他的工钱也提升了,村里人种牡丹也会请赵尚景过去做些指导,或是请他到家吃饭,或是送些东西表示谢意。都说认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赵尚景一家在这里并没有因为外地人受到欺负,反而被大多数村里人家尊敬着,这让他们满足和感恩,做事自然勤奋。

“二嫂。”还未到赵尚景家,却碰上刀无锋不知从何处出来。

蓝怡有些奇怪的左右看看,“无锋,你这是从哪里来啊?”

刀无锋一笑,“在家闷着无事,四处瞧瞧。”

蓝怡才不信他的话,这人天天恨不得宅在家里不出门,这样下雨的天气他反倒闷不住了?

“那你瞧着,我先走了。”

刀无锋点头。状似无意问道,“二嫂可是要去客栈?”

蓝怡摇头,“不是。去赵叔那里,谢谢赵婶帮我喂鸭子。”

闻言,刀无锋笑了,“二嫂不必去了,鸭子是我喂的。贾婶子不在家,二嫂你两头跑着着实不便,她回来之前。山坡的鸭子我来喂吧。”

蓝怡心中一动,笑着点头谢过他,转身回家。其实出赵尚景那里。除了找齐氏,还打算向赵尚景询问一下夏家特别是夏家三房的情况。

不过现在,为了让他安心,还是回家吧。询问夏家的情况。问赵尚景不如过两天商记议事后问六子,他对夏家的情况比赵尚景熟悉得多。

蓝怡便到杨氏那里接文轩,文轩正和飞雨、飞南在院子里用树杈挖泥洞,玩得不亦乐乎。

文轩见娘亲来,摇晃着小树杈喊道,“娘,你快看轩儿挖得,可深了呢。”

“是吧。”蓝怡走过去,看看小坑。又看看三个小家伙满手满脚的泥,“你们别挖好了自己掉进去就成。”

已经五岁的飞雨颇有大哥派头地对蓝怡说,“二伯娘放心吧,有我看着,他们俩掉不下去!”

蓝怡笑着鼓励道,“嗯,飞雨真棒,不止洞挖的最深,还能照看两个弟弟了。”

小孩子最喜欢被认可,周飞雨笑成眯眯眼,接着卖力挖洞。

赵氏抱着被褥出来晾晒,见到蓝怡进来腼腆笑笑,“二嫂,来接轩儿吧。”

蓝怡点头,“爷爷和二伯他们不在家?”

“嗯。”赵氏低低应了一声,便开始晾晒怀里的被褥。

因是炕上用的东西,蓝怡也不好伸手帮忙,在旁边看着晾在架子上被尿出一圈圈地图的两个小褥子,笑问,“飞南夜里又尿炕了?”

“嗯,这两天雨水大,他也跟着凑热闹,夜里尿了两块褥子。”赵氏边说,边用手慢认真摆弄两块小褥子,摆弄了四五次,才把两块小褥子对齐。

蓝怡深吸一口气,她自认不是急脾气,但看着赵氏这样慢吞吞的动作也有些难受。她转头看旁边还穿着开裆裤的飞南,想着他也马上三周岁了,按说该给他穿合裆裤,否了到了冬天容易受凉,文轩像他这样大的时候,已穿上合裆裤了,这孩子自小就懂事,蓝怡没怎么为他大小便发愁过。

杨氏抱着一大木盆的脏衣服从厢房出来,笑道,“二嫂,你有事且忙去吧,让轩儿在这玩就成。”

“也没什么事。”

蓝怡刚想叫文轩一起回家,却看到杨氏放下木盆,给她使眼色,“二嫂,我屋里有块料子,你帮我看看做点啥合适。”

蓝怡便跟着杨氏进了厢房,一条土炕占了半边,另外半边摆放着两个高柜和一个躺柜,屋子正中是一张小四方桌和几把凳子,炕上也摆了炕桌,这些东西将本就不宽敞的厢房摆的满满当当,好在杨氏收拾的整齐,并不显得杂乱。

“四弟妹,花枝呢?”见屋里没有杨氏三岁的女儿,蓝怡问道。

“跟着她奶奶串门子去了,二嫂快坐。”

周家这一辈的几个男娃女娃也是按岁数排了序的。大姐儿和二姐儿老大周卫文家的花朵和花芽,赵氏的女儿花雪是三姐儿,花絮是四姐儿。男娃老大便是周卫文家的飞云,老|二是他的胞弟飞霄,老三是杨氏的儿子飞雨,老四是赵氏的儿子飞南,平日里几个孩子也是按着排序相互称呼兄弟姐妹的。蓝怡带着两个孩子改嫁过来,改嫁的妇人带过来的孩子就算改了姓也是无法入夫家族谱的,所以宇儿和文轩并没有被加入到排序之中。

杨氏不好意思地搓搓说,“二嫂,屋里没热乎水,我就不给你倒了啊。”

蓝怡一笑坐在桌边,“四弟妹,又不是外人,不讲究这些虚的。”

上一篇: 富妻盈门 下一篇: 嫡女荣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