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寡妇丫鬟(517)+番外

其他事情?蓝怡双目一转,也不再问下去。

“陶记彩帛铺子那里,你打算怎么办?”周卫极换下衣裳,看着思索的蓝怡,轻轻问道。

“不必理会,怕是他们也呆不了多久了。”蓝怡用剪刀减去烧焦卷曲的灯芯,“过些日子,应会有其他人过来。”

周卫极点头,“轩儿身边不要离人。”他担心的是这些人寻不到下手的机会,会狗急跳墙采取强硬手段。

蓝怡点头应下,“我晓得。对了,婉姐姐来信说米义超已定下升任为下一任的梅县知县,田道之那里还没有确定的消息传出来。”

“嗯,也在情理当中,他不满三十升任知县,若是这三年能够平稳度过,再下任升到州官也不无可能。”米义超心眼灵活,年纪不大却颇懂得为官之道,懂得利用关系结交上官却不让人觉得阿谀。而且由于出身寒门,米对民之疾苦了解甚深,也有为国为民出力的抱负,这样心思再加上他的手段,若是能够升迁也是好事。

蓝怡不想不提米义超,问起黄县知县周长海的情况,“咱们县的周知县,这次必定也是能升迁的吧?”

“周大人也是年底任满,下任应能到京中或京畿为官。”周卫极拿着蓝怡给他准备的睡衣。准备到浴室梳洗,“咱们这里下任的父母官,也是要换的。”

蓝怡把桌上的纸笔收起。炕桌也抬到一边,听着窗外的雨,想着下一任父母官来了后对青山商记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地方官为官是否清正廉明对当地的农业和商业影响很大。地方官若是要敛财,定能想出“名正言顺”的理由,长官如此,下边的小官小吏自然会竞相效仿,整个衙门就会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接下来。县内的各行各业的行会,各村的里正的行动也会有所动作,民众的生活将会变得艰难。

现在青山商记在黄县已扎稳脚跟。在杂货行、油行的行会内也有一席之位,而且夏顺现在是油行的会长,等到新任知县上任后,再做观察吧。

“如此想来。还是当地主好啊。”蓝怡趴在铺好的被子上。双手托腮看着摇曳的灯火。大周上下十分重视农业耕作,且为了让农民有积极性,朝廷规定的缴租比例是有严格规定的,蓝怡来的这几年都是四成,只是各地根据当年的收成情况会对具体的缴纳斤两做出明确规定。若是有地方官胆敢超出此比例,一旦被查出,涉事官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地方官想敛财。一般不会把脑子动到农民身上。这样的政策确实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周境内的农田被合理开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便于管理,也便于征丁。

重农相对的,就是抑商。大周相较于前朝,对商业和商户的限制和盘剥已经少了许多,但是商户们要交的各种税赋仍是很多的。

蓝怡前后摆动小腿,置办田产的心思更坚定了。虽说投资田产每年的收益比起商业来要少,但是胜在稳定啊。

周卫极冲完澡回到室内,见到小媳妇托腮撩人的姿势,眼神火热起来。这些日子贾氏不在家,文轩与他们一条炕上睡着,蓝怡顾及着孩子,不让他折腾,今晚她逃不掉了。

蓝怡正想着田地的事情,就觉得身子一沉,周卫极火热的身躯压下来,哑声道,“媳妇儿……”

蓝怡被他压住无法翻身,只能扭动身躯,“别闹,灯还亮着呢。”

话刚说完,周卫极便抬手把灯挥灭,火热的气息落在她的耳朵上,“灭了。”

蓝怡还未言语,他火热的吻就落在耳朵上,蓝怡忍不住一阵轻颤。

这两月下来,周卫极摸清了蓝怡身上的敏感点,知道她的耳朵和脖子极怕痒,忍不住轻声笑着商量道,“媳妇儿,今晚没有轩儿,你就由着我,可好?”

九月十九日,北沟村抬草龙收雨。

巳时刚到,村里老槐树下的挂钟就敲响了,这是召集村民集合的钟声。蓝怡和贾氏也带着文轩出门,赶过去。

刚出门,就碰到了刀无锋。

想到今天他是抬草龙的苦力之一,蓝怡乐弯了眼睛,也不晓得剩下的三个苦力都是谁呢。

“二嫂,瑶姨。”刀无锋主动打招呼,上来抱起文轩。

对贾氏,刀无锋也是很尊重的,苏永珅的腿能好到现在的程度,贾氏的药功不可没。

贾氏冲他点头微笑,跟在蓝怡身后并不多话。

蓝怡看看他身后,“刀大侠,您的跟班呢?”

这样热闹的事情,浅墨居然没跟出来,让蓝怡觉得奇怪。

“浅墨前两日就出门了,现在还没回来。”刀无锋笑道,少了浅墨这个打下手的,这几日家里的杂事又落到他头上。

到了村中老槐树下时,大半的村民都已经到了,大槐树下放着一条约一丈长的草龙。蓝怡带着文轩,好奇地去打量这条以木为龙骨的草龙。草龙用稻草捆绑而成,龙爪和龙头皆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雕工自然没有赵尚景的好,但是也看得过去。

“娘,为什么龙嘴是闭着的,没有珠子呢?”文轩指着龙嘴,问道。

蓝怡想了想,“可能是为了不让更多雨水从龙嘴里流出来吧。”

对于为什么会下雨,本地人以为是龙皆天命从四海吸水后再腾云驾雾过来,在空中喷洒而成。既然要收于,扎成的草龙闭着嘴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轩连连点头,旁边赶过来看热闹的八婆二嫂听了蓝怡的话,笑道,“弟妹说得对,刘仙姑就是这么说的。”

刘仙姑,就是前几日给村南老王家捉鬼的道婆,也是今日收雨的主角之一,此时正有盘腿闭眼坐在蒲团上。

蓝怡回头看看由周二全小心扶着的八婆二嫂,“二全嫂,你晓得今日的雨怎么个收法么?”(未完待续。)

第四四八章 雨龙归海

听蓝怡像自己询问雨龙的收法,消息灵通的八婆二嫂摇摇头,“村里的老人们也不晓得,全都好奇着呢。你瞧,里正叔说一户来一个人就成,我看村里的人能到的都到了。”

就在这时,站在大石头上的赵里正用铁锤敲响大钟,把众人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大伙都来了,咱们这就开始吧。抬龙的到这边来,剩下的各户到这边来交催龙钱。”

里正吩咐罢,刀无锋、赵世财、周素方和胖子四人走到刘道婆面前。另一侧,赵良秀和牛修尧站在放这大木盆的桌子旁边,手里拿着一本账册,开始叫号。

牛修尧见大伙过来,扯着嗓子喊道,“各位爷爷奶奶,叔伯婶子伯娘们,大伙别急啊,这可不是正月十五赶庙会烧香,大伙别挤扁了桌子!”

众人哄笑起来,挤在前边的周老抠的娘子抬手一拍木桌,高声笑道,“尧小子,你别睁着眼瞎咧咧,这木头桌子木头盆的,能挤扁才是怪事!”

牛修尧咧嘴一笑,“抠大娘,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大雨下了这么久,木头都泡软啦,别说挤扁,挤方了都能成呢,要不咱为啥收雨龙啊。大伙听我说,咱们按着户叫,叫到哪户哪户就头前来把催龙钱放木盆里,省得待会儿乱了拉下谁。良秀哥,你开始喊号吧。”

上一篇:富妻盈门 下一篇:嫡女荣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