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极闻此,笑道,“常先生,暗河水道多分支,不是一两日能探查清的。您不若在此住下,周某每日来回衙门若有消息能及时通知您知晓,再者您要去暗河,此处坐马车也不过半个时辰。”
常先生也想与无名先生多聚几日,听了周卫极的话便也应下。
无名先生高兴地连连点头,于伯此时做好了饭菜,众人开始吃饭,席间有酒有肉,常先生未免多喝几杯。
酒足饭饱后,众人又到堂屋坐下,蓝怡此时已经有八分确定常先生就是柴公常,不过无名先生和雷天泽都没有明示,所以她也就不问。不过,常先生和蔼可亲的样子,与她印象中的皇家王爷大有不同。
常先生此时颇为舒适,“我大周境内山脉纵横,以大青山命名者,不在少数,这都是当地人观山色而名之。我记得梅县北去几十里,那条山脉也是叫做大青山吧?”
无名先生摇头。
“正是,梅县北去四十余里,有一镇名为青山镇,那里的山也名为大青山。”蓝怡回道。
常先生点头,“没想到蓝怡所到之处,也不少。”
蓝怡微笑解释道,“不瞒先生,我乃梅县人,后嫁到此处,青山镇乃在梅县之北,也算在到此处的路上,所以途经过罢了。先生,人有同名呼之不便,山若同名,虽与当地人无异,但是若范围扩大,也会带来同等不便之处吧。”
常先生点头,“不错。但改起来也不易被人接受,只能如此唤之。”
蓝怡不由又好奇问道,“先生,蓝怡对地名也有些好奇。此县往南百十余里有一镇子,名为边海镇,虽然那个镇子并不靠海,但是其中的村子名称多与海有关,比如,海边村,海西村,滩边村等。是不是可以认为,那处原是有海的,后经沧海桑田之变,但这些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常先生志在山水之上,听蓝怡这么说也来了兴趣,“你言之有理。老夫也曾有过如此想法,每到一处,若考其地名,或与你所言地形有关,或与当地名人志士有关。”
“那,可不可以由这些地名辅以当地的县志等文字记载,推导出几百几千年之前或者更久之前,当地的地貌呢?”蓝怡追问道,机会难得,遇到这样的地理大家,自然不能放过机会。
常先生看着她,微笑道,“推断出千百年前的地貌,又有何用呢?”
他这话,含有考校之意。
周卫极等人也含笑听着。蓝怡微笑,直言道,“先生,正如知史明鉴一般,若是能探查出各处地形的变迁,从中得出变化规矩,是不是可以推断出未来这些地方的变化呢?”
常先生眼睛一亮,与蓝怡一言一语地交谈起来。待周卫极夫妻带着孩子归家,常先生才笑道,“无名,你这个弟子,果真是个妙人呢。”
无名先生捻须而笑,“她甚喜常兄所著的地志,今日得遇真佛,所以多言几句,让常兄见笑了。”
“哼!”常先生也就是柴公常哼道,“今晚先歇下,明日再与你算账。”
他就说嘛,无名和晋儿都要让自己见蓝怡,原来是这丫头颇好地志,想见他!不过,一番交谈下来,这小丫头确实机灵好学,他也不觉讨厌。
走了两步,柴公常回头好奇道,“无名,你这女徒弟身边带的两个孩子,论年纪该不是她所出吧?”(未完待续。)
第四六零章 蓝怡藏书
无名先生一愣,“柴兄,你怎关心起这些事情来了?”
柴公常笑嘻嘻地道,“没什么,只不过是观这两个孩子的面向与他们夫妻不同罢了。”
“确实如此。两个孩子都非蓝怡所出,”无名先生点头,又加了一句,“不过胜似己出。”
柴公常哼哼笑了,“看来这个弟子,你满意地很呢。”
“不瞒常兄,确实如此。”无名先生捻须而笑。
周卫极抱着文轩,蓝怡领着宇儿下山坡回家。
虽说今夜无月,但满天寒星闪烁并不觉得黑,但周卫极还是提醒提着灯笼的蓝怡和宇儿,“小心脚下的三阶石阶。”
“娘,小心。”宇儿也指着脚下的石阶道,“最下边一个台阶比上两个宽不少呢,别摔着。”
“好!”蓝怡笑呵呵地双脚一跳,落在最后一阶石阶上,抬头向着周卫极露出大大的笑意。
宇儿见此,也双脚跳下去。
看着淘气的妻与子,周卫极满眼笑意,“很开心?”
“嗯,很开心。”下了山坡,便是土路了,蓝怡接过周卫极手中的灯笼为自己和宇儿照着,反正周卫极能夜视,有没有灯笼无所谓。
“宇儿也很开心。”
“轩儿也很开心!”文轩搂着爹的脖子,“爹,你开不开心?”
“爹也开心。”周卫极随大流答道,只是自己面前的三个小家伙。开心的怕不是同一件事吧。
“爹,回到家咱们还打拳不?我看常爷爷身边的两个护卫,好像很厉害呢。”宇儿回头问道。“你看他们,一动不动地站那么久。”
他们哪有一动不动,明明眼睛都转来转去的。蓝怡笑道,“打拳,娘跟你们一起。”
“好嘞!”宇儿拉着娘的手,“爹娘,今天秦夫子教了一首新诗。宇儿念给你们听,好不好?”
两人点头,宇儿抑扬顿挫地念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宇儿真棒。刚学的就念得这样熟练。”蓝怡表扬道,秦飞鹏乃是宇儿入义学时的夫子,后来因为要刻苦攻读,才又请了苏永珅帮着教半天书。两人教学之间还是有些差异的,若论起来,苏永珅教得更系统,秦飞鹏讲的内容更通俗些。
宇儿被娘亲表扬,小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娘,回家打完拳。宇儿想去温室里洗澡,可不可以?”
温室种上后,升起了火墙,西院的浴桶又被搬进温室内,宇儿和文轩又爱上去里边泡着。
“娘,轩儿和哥哥一起洗,好不好?”文轩还是老样子,什么都跟着哥哥一起来。
蓝怡和周卫极相视一笑,推开家中的大门,“好,都洗,加上香草好好洗。”
晚上打完拳,贾氏带着两个小家伙洗澡,蓝怡和周卫极回到屋内。蓝怡拿出《大周地志》看着,这本《大周地志》不是她初时从夏婉那里借来抄录的那一本,而是周卫极后来送她的。比起蓝怡自己的手书,这本书上的字要规整很多。
周卫极坐在旁边,笑问道,“常先生果真就是柴公常,还真让你猜对了。”
蓝怡嘻嘻一笑,“恩师在东平颇有盛名,东平离京城很近,常先生与恩师彼此认识也属正常。不过两人的交情这样好,还真是有些出乎意料。”
“无名先生是两榜进士出身,虽未做官但在京中呆了几年,想必是那时与常先生相识的吧。”周卫极解释道。
蓝怡好奇地合书问道,“这些你怎么晓得呢?”